寧夏青銅峽市2020年實施舊城改造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7億元,高標準完成了32個老舊小區270棟樓宇改造工程,7557戶居民在自己的老房子裏迎來新的幸福。

到底是哪些老舊小區急待解決,寧夏青銅峽市老舊小區兩清兩訪四公開”工作機制調動當地百姓參與,決策共商、建設共管、效果共評。工作組通過逐棟逐戶走訪填報問卷6500餘份,組織社區詢訪及座談會32場1600人次,徵求居民意見1000餘條,老舊小區居民參與率達85%以上,切實摸清羣衆意願、全面掌握改造需求。

排水難、停車難、維修難都是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青銅峽市按照區域歸整、管理方便、集中服務原則,將規模較小的相鄰小區以及獨棟居民樓進行整合,通過拆除圍牆圍欄、連通內部道路、配套基礎設施,將45個老舊小區及零散樓棟整合爲32個綜合性住宅小區,構建“15分鐘步行生活圈”。通過分類施策,將全市32個老舊小區分爲“基礎完善型、環境美化型、功能提升型”進行綜合改造。同時,立足青銅峽沿黃縣區定位,在改造中有機融入黃河文化元素,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小區品味、改善人文環境,因地制宜打造景觀小品、特色文化牆,形成“一小區一側重、一小區一特色”的改造格局,讓城市看得見發展、留得住記憶、記得住鄉愁。

針對物業管理滯後、缺位的老舊小區,青銅峽市在寧夏率先開展物業管理體制改革,賦予街道社區對轄區物業企業的監督管理權、評價考覈權,建立物業“評星定級”管理考覈機制,對配合程度不高、居民不滿意的予以列入“黑名單”或“降星”管理,確保服務跟得上、小區管得好;針對物業管理缺失的零散小區,通過成立業委會、引進物業公司,補齊管理短板、提升服務能力,切實讓居民享受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紅利”。

改造老舊小區,資金哪裏來?青銅峽市通過建立“中央補、省區配、市縣保、社會引、企業投、居民籌”的多元融資機制,累計投入2.7億元資金用於老舊小區改造。積極爭取中央資金16809萬元,爭取自治區配套資金998萬元,地方政府配套4717萬元,將老舊小區優化整合後的16畝空置土地估價1280萬元無償劃撥給參改社區,多渠道籌措資金3437萬元;社會融資4200萬元,引入國網供電公司、鐵塔公司等大型國企投入資金4200萬元,對城市電網進行改造,配套建設電動車智慧充電樁、自動售電機等設施,爲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務;企業投資610萬元,引入電信等四大運營商投入資金462萬元,完善小區通信、網線、基站等配套設施,解決網絡通信領域改造資金問題;引入物業公司投資148萬元,建設智能安防監控,提升物業管理精細化水平,讓居民享受更優質的物業服務;居民羣衆累計出資200餘萬元,對居民住房內上下水管道、單元間支管以及住房設施進行更新,通過建立政府與居民合理共擔改造資金機制,僅管網改造入戶費用居民出資率就達100%。通過多元融資機制,確保“有米下鍋、有錢辦事”,老舊小區改造中政府沒有舉一分錢的債。同時,加大政策保障兜底力度,對低保戶、特困戶家庭減免改造資金。

在青銅峽市,社區黨組織成爲老百姓的“代言人”、建設方的“協調者”和施工方的“監督員”,凝聚各方共同參與改造、推進改造的強大合力。建立“社區黨委(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體系,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動,實現了居民“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轉變。

如今,寧夏青銅峽市老城區新建改建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新建停車泊位431個、公共活動場所5340平方米,改造後小區房屋價格平均每平方米增漲了600多元,老百姓說,我們的小區道路寬了、牆面整潔了、停車有位置了、休閒運動有地方了,家裏下水通了、臭味沒了、日常生活更方便了。(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