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拜登執政百日:承諾兌現與現實挑戰並存

(華府觀察)拜登執政百日:承諾兌現與現實挑戰並存

中新社華盛頓4月29日電 題:拜登執政百日:承諾兌現與現實挑戰並存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4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就職滿100天。

在華盛頓的政治語境中,新總統就職百日的象徵意義更濃。但面對百年未遇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和由此造成的經濟困局,無論白宮還是美國輿論,都有意無意因循當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百日新政”留下的歷史慣性,試圖釋放和觀察拜登新政府的執政目標和基調。

“總統們感到有必要在第一個100天的記分牌上累積一些分數,以顯示他們是議程設定者和行動領導者,以及他們將成爲什麼樣的領導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副教授特里·比姆斯在談到美國總統對於就職百日的心態時如是說。

根據政治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的綜合民調,美國民衆給拜登的評分是“B+”。拜登的支持率過去三個月內在53%-55%之間浮動。同時期的支持率,除了高於特朗普,低於自1953年艾森豪威爾以來的歷任總統。

在《今日美國》報看來,拜登上任100天以來,主要做了兩件事:應對新冠疫情和扭轉特朗普的許多政策。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拜登就任當天,美國有4400多人死於新冠病毒,而到4月27日,這一數字降爲800人。在這期間,美國的7天平均新增病例數從19.9萬降至5.4萬,新增病例數下降超七成。

加速和保障疫苗供應,是拜登政府抗疫的主要策略之一。在上任51天時,拜登將自己制定的百天1億劑疫苗接種目標翻倍,並在4月21日提前完成。“少說多做是拜登百日‘衝刺’的特點。”美聯社評價稱,拜登採用了“低預期,高兌現”的策略,讓自己的抗疫成效一再超過公衆預期。

據美疾控中心數據,截至27日,美國37.8%的成年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目前,美國疫情進入“僵持期”,防疫心理進入“疲憊期”,在民衆疫苗接種意願下降等情況下,如何讓美國恢復常態成爲拜登在下一階段必須交出的答卷。

根據“美國總統研究項目”統計,截至4月23日,在拜登簽署的40項行政令中,有19項是爲了撤銷特朗普簽署的政令。不過,美國輿論也指出,白宮單方面的行政舉措,並不足以成爲最後的“政治遺產”。如果無法推動國會立法,未來的總統同樣可以“反轉”拜登的政策。

擁有超35年參議員履歷的拜登,深知這一點。他曾說過,從富蘭克林·羅斯福身上學到最重要的就4個字——“把事做成”(It can be done)。

在28日晚的首次國會演講中,拜登清晰地展現了“紓困-就業-家庭”三大立法重點。在1.9萬億美元疫情紓困法案“通關”後,拜登政府將力推“美國就業計劃”和“美國家庭計劃”,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刺激就業,並大幅增加醫保、教育等公共福利。

自拜登就職以來,美國非農部門增加了120多萬個就業崗位,但仍有約850萬美國人失業,失業率比疫情暴發前高出約2.5個百分點。美國《時代》週刊認爲,拜登的數萬億美元支出法案將是自林登·約翰遜時代以來,聯邦政府對中低收入階層最大的投資,有可能改變美國幾代人的生活。同時,勢必面臨美國保守派對於聯邦政府擴權的質疑以及共和黨頑強的立法阻礙。

而國會山的黨派分歧依舊嚴重。據蓋洛普的調查,儘管約30%的共和黨人支持拜登的抗疫舉措,但共和黨內對他的總體支持率只有約10%。這也意味着拜登後續的經濟、社會福利、氣候變化等立法議程,在國會山的阻力只會有增無減。

在國會演講的最後,拜登也提到了羅斯福。他呼籲兩黨團結一致,共同應對21世紀的挑戰。“在美國經受考驗的另一個時代,富蘭克林·羅斯福提醒我們:在美國,我們要儘自己的一份力。”

《華盛頓郵報》指出,相對於內政成型的政策思路,拜登政府在外交領域尚未建立新的戰略。不論是宣佈從阿富汗撤軍還是重返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美國外交的重點仍是“修復”。但拜登面臨的生動提醒是,衡量美國總統的標準往往是看他們如何應對自己無法控制的事件。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評價說,無論是好是壞,慶祝新總統就職百日已成爲華盛頓歷史悠久的傳統。這個時間節點的關注度很高,沒有太多實際意義,但也確實有爲總統任期“定調奠基”的意味。

從29日開始,拜登與副總統哈里斯將分頭踏上赴各州推介立法計劃之旅。在優先事項和分裂民意之間,拜登想要“把事做成”,挑戰纔剛剛開始。(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