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讓孩子將來變得有出息,最好能光耀門楣,這些想法自然無可厚非,這是長輩對後輩的殷切期望,對孩子有着積極的意義。

但也有這樣的父母,他們抱着讓孩子快樂的想法,給他們灌輸一些消極的思想,讓孩子缺乏勇氣,不思進取,最後變得默默無聞,以致發生不可挽回的結果。

其中,父母的某些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孩子的人生。

同學林輝在讀中學時成績一直很好,作爲尖子生的他深得老師的好評,按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他將是一個前途無量的青年。

但是,他父母卻不以爲然,一直讓他接受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比如,讓他不要和同學爭名次,反正家裏條件也不好,即使考上名校也讀不起,不如讀一個實在的學校,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就好。

就這樣,當年比他成績差的同學都考上211大學,而成績優異的他只讀了一個本市的大學,最後找了一個普通的工廠就業。

現在年過30的他仍是一個基層員工,曾經帶過的徒弟也成了上司,他還每月拿着不高的收入。爲了孩子上幼兒園東奔西跑,被老婆瞧不起,與老婆吵架更是在所難免。

看到他的現狀,真是令人唏噓。

父母眼光短淺,看不到社會的發展態勢,也影響孩子成了一個整天混日子的人。因此,林輝變成今天無所事事的模樣,其父母難辭其咎,教訓十分深刻。

爲避免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不要給孩子灌輸以下幾種想法:

1、少和其他同學比較

有的父母經常給孩子說:“少和別人爭,少與別人比,這樣才快樂”。當然,這裏的比較,不是比喫、比穿和比玩,而是比學習、比進步,比誰學到的知識多。

雖然這種想法沒有大錯,但對需要學習的孩子來說,這些話顯然是不好的。

別的同學都在進步,而自己不比就會落後,失去奮進的目標甚至會退步,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就會變得沒有進取心,成爲一個碌碌無爲的人。

因此,在孩子處在懵懵懂懂的年齡,正是學習知識和文化的好時機,最需要的就是增強上進心,需要父母的鼓勵和督促,才能激發出內在的潛能,將來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2、錢要省着花

有的父母覺得自家的經濟條件不好,因而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讓他們不要亂花錢。

雖然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有節儉意識,不要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但孩子經常聽到父母的嘮叨,容易在消費觀念上步入歧途,要麼變得斤斤計較,處處以金錢至上,要麼變得羞於談錢,對金錢沒有追求,或者不敢有掙錢的想法,從而走向兩個極端。

同時,還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產生自己的父母什麼都不如別人的想法,在內心深處感到自卑,可能變得瞻前顧後無所適從。

所以,儘管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要不卑不亢,特別是用在教育上的錢一點不能省,才能讓孩子變得自信陽光。

3、少管閒事爲好

古人云: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這種說法看似是善意的,卻有着比較消極的一面,畢竟社會需要熱血的勇士和善良的人。

儘管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管閒事能有時間更專心讀書,但任何時候也不能缺失內心的正能量,否則只會變成一個讀死書的人,或者是沒有正義感的冷血動物。

父母要告訴孩子,在他人需要幫助時,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要魯莽行事,最好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對超出能力範圍的,可以尋求警察和他人的幫助,讓孩子經常奉獻出愛心,有助於從小培養起責任感。

4、小孩子不要亂插嘴

父母或長輩在一旁說話,孩子覺得說得不對,就會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卻經常遭到他們無情地反駁:“我們大人說話,你不要亂插嘴,小孩子懂得什麼?”

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

  • 一方面,父母不接受孩子的意見,會讓他的自尊心受到挫傷,久而久之,明知父母的說法不對,也不願意與他們交流,擔心再次受到打擊。
  • 另一方面,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說得不對,從此不願再進行獨立的思考,有的還會失去自我意識,變得人云亦云,將來走入社會後,容易成爲職場上的“工具人”,事事聽任別人的擺佈,甚至失去上升的空間。
因此,只有孩子說得對,父母不要急於否定,多給予鼓勵能讓他愛上思考和探索。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詩中的美景,這畢竟只是古人夢想中的世界。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稍有懈怠就可能落後於人,切不可給孩子灌輸消極等待的思想,這會動搖他積極進取的信念,可能拖累孩子的一生,最終讓他一事無成,這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