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小玥(化名)馬上就要中考了,但是最近她學習成績下降,不想上學,去了學校上課也老是發呆,有幾次上晚自習時,莫名其妙地在那哭泣。

班主任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小玥在醫院做了心理測試,證明她只是輕微的抑鬱情緒,喫了藥,症狀仍沒有緩解。

媽媽帶着她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理門診就診,媽媽告訴接診的心理諮詢師蔡亞宏:“孩子經常關起門來抹眼淚,真是拿她沒有辦法了,家裏還有個弟弟,每天要管兩個孩子上學喫飯、她爸爸工作也忙,都是我一個人在照顧他們......”

坐在一邊的小玥低着頭一句話也沒有說,安靜地聽着媽媽在抱怨,不停地用指甲划着手臂的皮膚,整個前臂內側都是一道道的劃痕。

媽媽擔心小玥是抑鬱症,蔡亞宏心理諮詢師告訴她,從孩子目前的表現和心理測試來看,小玥還不是抑鬱症,而是處於“閾下抑鬱”狀態。

什麼是閾下抑鬱?應該怎麼預防呢?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李曉屏教授介紹:近來,心理諮詢門診接待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很多都是小玥這樣的狀況,有時候一個上午四個孩子都是這樣的類似的問題。

說是抑鬱,卻又夠不上診斷的標準,說是正常,可孩子就是和原來狀態不一樣,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質量。

家長們都倍感壓力,苦惱不已。

什麼是閾下抑鬱?

臨牀上有種心理狀態稱爲:閾下抑鬱,是指具有抑鬱情緒表現卻又未達到抑鬱症臨牀診斷標準的一種介於健康和抑鬱症之間的心理亞健康狀態。

從中醫角度講,是一種由過憂、過悲、過思等陰性情志造成的陰性症狀,歸於“鬱證”範疇。

即雖未達到“鬱證”程度,但是有較爲輕微的“鬱證”的部分症狀,主要表現爲憂鬱情緒、表情淡漠、少語少動、胸悶胸脹、乏力、腰痠腿軟、喜歡嘆息、多疑多慮、焦急膽怯、易怒善哭、不思飲食、失眠多夢等。

研究顯示,閾下抑鬱在人羣中普遍存在,其發生率爲7.3%~23.1%,顯著高於抑鬱症。

閾下抑鬱人羣發展爲抑鬱症的概率顯著高於健康人羣,屬於抑鬱症高危人羣。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他們普遍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衝動,童年的經歷、來自學業、家庭的壓力等等,很容易導致青少年抑鬱症這類心理問題的出現。

近年來,青少年閾下抑鬱發病率持續上升。

孩子情緒異常怎麼辦?

當青少年忽然變得情緒不穩定,表情淡漠、少語少動、食慾減少、感覺提不起力氣、腰痠腿軟、或多疑多慮、脾氣暴躁,膽小、愛哭、失眠多夢等症狀時,家長朋友們要引起注意,並且要知道應該怎樣幫助孩子:

家庭支持

孩子的性格、品行、愛好、習慣和心態等的形成是受家庭潛移默化影響的。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家人應及時給予孩子關注,多予鼓勵,讓孩子說出最近的情緒變化原因,一起分析探討正確的解決方式和思維方式。

●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增加了很多學習任務,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應分清學習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首先是有一個心身健康的青少年,其次纔是培養一個優秀的青少年,應適當給孩子減壓。

● 非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們,在孩子有情緒問題時,一定要反思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公平公正,要易地而處去思考孩子的感受,傾聽孩子的真實感受,用行動去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

自我調節

●陽光及運動

《黃帝內經》中素問有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孩子忙於學習,缺少陽光及運動,易導致動靜失宜,陰盛陽弱。所以青少年需要保證適量的戶外運動,纔有利於身心健康。

●生活習慣與觀念

幫助孩子養成規律與安定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不陷入自我設想的心理漩渦,當有任何疑問擔心或者思慮時,學會傾訴,多和朋友家人交流分享,取得朋友家人的幫助。

尋求專業幫助

青少年閾下抑鬱如果得不到及時干預,可能會對健康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及時的心理干預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曉屏教授提醒:相對於抑鬱症的成熟研究,對於閾下抑鬱的研究還非常稀少,但認識閾下抑鬱,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目前從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出發,挖掘傳統醫學在預防和治療閥下抑鬱的經驗,可運用中醫特色治療結合認知行爲治療、團體治療、家庭治療、心理動力學治療等治療手段對青少年閾下抑鬱,希望大家一起關注青少年閾下抑鬱,給孩子一片蔚藍的天空。

(編輯zebra。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蔡亞宏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