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時報》公衆號vittimes 

30秒快讀

1、刷臉、定位、賣貨……小區數字化“好忙”刷臉、定位、賣貨……小區數字化“好忙”刷臉、定位、賣貨……小區數字化“好忙”

2、電子煙入侵校園藏在鉛筆盒中的煙電子煙入侵校園藏在鉛筆盒中的煙電子煙入侵校園藏在鉛筆盒中的煙

3、刷臉、定位、賣貨……小區數字化“好忙”刷臉、定位、賣貨……小區數字化“好忙”刷臉、定位、賣貨……小區數字化“好忙”

“人臉識別更便捷”,每當刷卡通過自家小區門口的門禁,月月(化名)總能聽到這樣的提示。對於刷臉,月月不是沒有心動過,每次忘帶門禁卡,她都要向保安求助,比較麻煩。不過,因爲看到越來越多有關個人生物信息泄露產生重大風險的消息,月月始終沒有去小區物業錄入自己的人臉信息。

這只是縮影,隨着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不少小區都在向數字化管理轉型,採用了刷臉進小區的管理方式,不過這也衍生出了新的問題。

01 照片“騙”過人臉識別

有的小區在數字化管理系統項目上線前,會徵詢全體業主意見,100%通過才上線;有的小區在數據保護的範圍、查看、導出、複製的權限方面做了明確的限制,也明確了數據泄露的責任。

但是,並不是每個小區在進行數字化管理的同時,都會全面考慮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以目前非常流行的刷臉通行爲例,有不少業主反映,物業對此並沒有提前徵求業主意見,有的小區更是強制性要求業主必須錄入人臉,業主沒有其他選擇。

“我們家樓下的鐵門可以刷臉進入,本來我覺得蠻方便的。但有一次,我看到一位住戶用手機裏的照片就‘騙’過了鐵門,我開始懷疑門禁系統的安全性,以及他們是否有能力保護好業主的信息。如果誰得到了我的照片,是不是都可以進這棟樓了?”家住徐匯某一小區的王先生告訴《IT時報》記者。

陳小姐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們小區不是刷臉,而是每次進小區都要掃二維碼,要授權位置信息。”從事科技工作的陳小姐相對謹慎,她告訴《IT時報》記者,她不知道後臺是誰管理、怎麼存儲,有可能被別人掌握自己進出小區的規律,所以不願授權位置信息,有時保安也沒辦法只能讓她進。

02 小區App猶如購物平臺

“現在的小區,就像一站式的互聯網平臺。”孫雲(化名)這樣告訴《IT時報》記者,她之所以這樣認爲,是因爲她所居住的小區居民在普遍使用一個App,通過它可以繳納物業費、邀請訪客、查詢快遞、租售房屋、手機刷門禁,甚至還有“跳蚤市場”,鄰里之間可以轉讓家裏的閒置物品。

業主註冊這個App時,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地址、車輛等信息,這些信息需要每月輸入,如果沒有這些完整信息,有的功能則無法使用。

讓孫雲擔心的是,她發現這個App不僅僅是她所在小區的居民在使用,其實在國內有不少小區的業主都在使用。而且App上也有不少商業化內容,食物、家居用品、旅遊等各類信息時有發佈,“這些內容應該是物業和第三方商家合作的,不確定商家會得到業主的多少信息。”孫雲說。

該小區物業相關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業主不必擔心自己的隱私,如果想在這個App上網購,可以選擇虛擬地址,系統會自動分配一個以字母和數字組成的虛擬地址,每個住址一年最多可以更換12次虛擬地址。

對於數據的存儲,該人士表示,數據存儲在物業總部服務器,並非小區本地。

目前,孫雲所住的小區暫未開通人臉識別功能,但這個App覆蓋的其他小區有部分已經啓動了刷臉進小區的功能,《IT時報》記者在該App的隱私保護協議中看到一份《生物識別信息保護原則》,其中表示當使用人臉開門功能時,業主上傳的人臉圖像會通過服務器加密傳送到第三方門禁設備提供方。並且,業主上傳的人臉圖像僅用於小區內刷臉通行功能,如果要用於其他功能,會另行告知。如果業主不再使用刷臉功能,可以通過小區工作人員或者和App運營方聯繫,刪除個人面部信息。

03 亟待建立行業標準

能夠採集個人信息的主體尚不明確,小區物業爲了便利化、提升管理效率,都在儘可能多地採集個人信息。

“物業公司都在做智慧物業,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採集居民信息並沒有完全做到單獨告知使用目的、方式、範圍等這些基本要求。”一家物業公司負責人向《IT時報》記者坦言,大多數中小物業公司不具有智能研發團隊,需要引入社會資本來進行智能化改造,成本也較高。

社區數字化管理是大多數業主所期待的,但是在社區實行精細化、數據化管理的過程中,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感,打消居民的顧慮,是當前社區數字化管理必須考慮的問題。不少業內人士呼籲,對於物業開展的數據採集、利用、共享應該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予以規範。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佈《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其中明確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全域全量採集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與政務服務平臺、公共事業服務平臺共享。《意見》同時指出,應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要“全面建立隱私數據保護機制,保障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

信息採集的規範性和傳輸過程的可靠性是決定數據效用和安全的關鍵,這樣才能解決居民在享受智慧物業過程中的“心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