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強東與王衛,必有一戰?

京東順豐,亦敵亦友

記者:張旭

快遞行業一直有種說法:快遞分兩種,順豐和其他。但現在,美譽度與順豐不相上下的京東物流,欲改寫上述說法。

5月28日,京東物流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京東物流股價報收41.7港元,市值2540億港元,力壓“四通一達”,成爲中國僅次於順豐的第二大物流上市公司。劉強東和王衛掰一掰手腕的時候到了?

連虧14年,累計虧損300億

京東物流是京東孵化出的又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劉強東一直以來最用心的板塊之一。

對於物流的重要性,劉強東曾說:“客戶購物滿意度的70%決定於配送的及時性,而物流配送平臺不健全、機制不完善將嚴重製約京東商城的發展。”爲了彰顯決心,從沒做過京東小二的他,特意給外界留下了一張張送快遞的照片。

甚至在京東年營業收入還不到5億元時,劉強東在董事會上提議自建物流,就給出了高達10億美元的預算。

京東物流的模式被稱爲“以儲代運”:先將商家貨物儲存在大倉中,然後用戶下訂單,系統響應,就近調貨給末端派件點。優點是消費者收貨快,因爲貨物是從最近倉庫出發的,缺點是需要巨量資金支撐。

因此,有行業大佬就曾多次公開表示,京東會被這種重資產模式嚴重拖累,影響公司的整體發展。甚至當劉強東對京東物流再次加碼時,他更是預言:“中國十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

2020年2月26日,智能配送機器人在觀山小區內送貨,自動避讓行人。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但在劉強東看來,物流是電子商務的核心,京東想要實現差異化運營,必須堅持自建物流。“京東物流燒錢,是燒的有價值的錢,京東燒錢是建大量的物流中心和信息系統,其本質還是爲了做好用戶體驗。”

京東物流自2007年創建以來,便處於長期虧損狀態。到2020年,總虧損額已達300億元。

在目前上市的快遞公司之中,京東物流也是唯一一家仍在虧損的公司。

300億花在哪裏了?在上市儀式現場,京東物流CEO餘睿表示,京東物流自創立起就開始爲快遞小哥繳納五險一金。此外,爲支持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及其他物流服務的增長,京東物流不斷擴大倉儲面積,增加分揀中心、配送站等。

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運營超過900個倉庫,加上1400座由合作伙伴運營的“雲倉庫”,京東物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倉儲租賃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這使得租金成本居高不下。

但京東物流表示,上市完成募資後,未來仍將繼續增加相關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中短期內可能會導致盈利狀況發生波動,但長期而言,相信盈利能力將有實質性提高。”

京東物流上市儀式。

在快遞專家楊達卿看來,“京東物流過去的虧損,是爲了構建京東流通供應鏈的必然付出,雖然物流端虧損,但京東一方面在消費者面前樹立了服務口碑,另一方面在貨主企業面前打通了服務鏈。只要京東物流想盈利,應該可以很快做到,但中國物流在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從倉配一體化服務向供應鏈服務延展,京東物流還需要持續推進戰略性投資佈局。”

價格戰愈演愈烈,京東物流走向開放

隨着極兔快遞用低價殺入快遞市場,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這把火一路燒到2021年。在這樣的環境上市不是最好的時機,但留給京東物流的選擇並不多。

公開信息顯示,京東物流僅在2018年完成了一筆高達25億美元的融資,創下快遞行業融資紀錄,但此後便再無融資消息。

2019年,劉強東在內部郵件中透露,“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億元,這已經是第12個年頭虧損了。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2018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如果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

對於虧損原因,劉強東認爲,“核心原因就是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

背靠京東商城,既是京東物流最大的機遇,同時也是最大的挑戰。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京東物流對於京東商城依賴性過大,獨立性、運營能力、造血功能都有所欠缺,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端的認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2017年,京東物流開始強調“開放”,向外部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及服務。從2018年到2020年,京東物流來自京東集團及關聯方的收入佔比從70.9%下降到53.9%,來自其他方的收入從29.1%上升至46.1%。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所謂的外部增長大多來自京東平臺上的第三方賣家,而這一趨勢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在通往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道路上,順豐通達系都在發力,京東物流如何在保持優勢,成爲京東物流高管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中泰證券報告認爲,2020年,通達系五家快遞公司承載的電商件業務量約爲京東商城總訂單量的19倍,京東物流在中國電商履約訂單量中僅佔約5%,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二季度,京東物流首次實現了盈虧平衡,到第三季度,開始爲京東財報“造血”。京東物流2020年三季度收入60.02億元,同比增長92%,成爲京東所有營收業務中增速最大的一個項目。

京東順豐,亦敵亦友

京東物流和順豐作爲自營物流的兩大代表,劉強東和王衛兩位掌門人一直保持着亦敵亦友的關係。

如,2017年物流圈最大的新聞是,順豐與菜鳥決裂。當時,菜鳥表示,6月1日,順豐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而順豐給出的解釋是,“不是順豐關閉菜鳥數據接口,而是阿里系平臺封殺了順豐。”

劉強東通過社交媒體支持王衛。

隨後,劉強東聲援王衛:“我相信順豐的品質、王衛的爲人!現在公民發送的所有私人快遞信息,不論是不是該平臺的都被拿走!已經嚴重守法!公民的隱私信息誰來維護?呼籲有關部門調查!”

也是在這一年,劉強東在接受採訪時直言:“未來立足國內的物流可能只有京東和順豐。”頗有曹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的意味。

目前看,京東物流雖然市值穩居行業第二,但在市場份額上還不是順豐的對手。

不過,京東物流營收過去三年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同比增長31.6%,2020年同比增長47.2%。另外,京東物流今年一季度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4.1%。若順豐放任第二名的京東物流坐大,被趕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行業寒冬,老大哥的日子也不好過。順豐2021年第一季度鉅虧9.8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9.07億元。從賺9億到虧近10億,引發業界軒然大波,王衛爲此公開致歉,時任順豐控股財務負責人伍瑋婷也隨即請辭。

近期,順豐的股價一路走低,在京東物流上市當天(5月28日),順豐控股股價收報69.85元,相比股價高點,市值蒸發了2730億元,王衛身家縮水1340億元。

順豐流年不利的背後,是愈演愈烈的快遞價格戰。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07年快遞平均單價爲28.5元,2020年下滑到10.55元。2021年一季度,快遞平均單價爲10.2元一件,再創新低。

2021年一季度,順豐單票收入爲15.74元,同比下降12.12%。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快遞單票收入更是已低至2.25元及以下。

4月9日晚,王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順豐控股今年二季度肯定不會再出現虧損,但全年利潤回到去年同期水平的可行性不高。

成功上市的京東物流,或將爲快遞市場再添戰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盤和林預計,現階段京東物流更強調市場份額,會利用已有的基礎設施,通過跑量提升市場份額,回收固定資產的投入成本。

一般來說,降價是奪取市場份額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不過從現在市場環境來說,可能幅度不會很大。楊達卿表示:“快遞價格戰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樂於參與的,價格戰已經處於臨界點,再打下去都受傷,就算部分企業被動參與價格戰,也是打防禦性的價格戰。”

爲應對京東物流的挑戰,順豐做了針鋒相對的反應。在京東物流5月28日上市當天,順豐發佈公告,擬收購嘉裏物流超過51.8%的股份。

“但雙方還沒到全面競爭的時候。”有行業人士認爲。

趙小敏稱,“順豐的美譽度和認可度,還有市場規模都處於優勢地位,而且順豐在冷鏈醫藥,快運和同城、國際業務等都在加速擴張。雙方目前只會有局部競爭,接下來雙方競爭重點可能會在供應鏈上,這是一塊比較大的蛋糕,是各方爭奪的一個焦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