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之前,也就是在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推動下,國產電動車銷量猛增那幾年,很多廠商認爲這是自主品牌彎道超車合資品牌的一個先兆,因爲電動車行業基本上沒有技術壁壘的緣故。所以在電動車時代,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自主品牌的優勢或許比合資品牌、豪華品牌更加明顯。在當時,很多評論都認爲這是“癡人說夢”,原因是合資品牌們壓根沒有“動手”,只是自主品牌爲了追逐新能源汽車補貼在“獨舞”,等到合資品牌在燃油車領域把錢賺夠的時候,回過頭再強攻新能源汽車的時候,自主品牌將一敗塗地。

但是時間過去了這麼久,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大幅度退坡,很多自主品牌純電車已經失去了補貼資格,而且我們也看到,包括奧迪、奔馳、寶馬、沃爾沃在內的豪華品牌,以及包括大衆在內的合資品牌,都已經在國內市場向純電車市場進發了,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一出手,自主品牌廠商就“丟盔棄甲”的意思,相反,自主品牌在這一塊反倒是越來越好了。

5月份,長安新能源一共交付新車10018輛,廣汽埃安(廣汽新能源)銷量爲10395輛,兩大自主新能源品牌銷量過1萬,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因爲這畢竟是在後新能源補貼時代,這兩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大多數都是沒有補貼資格的。而與之對應的普通合資品牌電動車,甚至連一款月銷過2000輛的車型都沒有,相比之下,顯得合資品牌在電動車領域,相當弱勢。

而在造車新勢力領域,5月份蔚來汽車交付的新車爲6711輛,而蔚來汽車的單車均價約爲35萬/輛;理想汽車單月交付量爲4323輛,由於理想ONE的價格相對比較固定,所以5月份理想ONE的單車價格最低都在32.8萬以上,所以蔚來的幾款車型和理想ONE,基本上都切入了豪華品牌中端產品的範圍內。而相應的,奧迪e-tron、奔馳EQC、寶馬iX3、沃爾沃XC40純電四款車的銷量就寒磣了很多,基本上就是蔚來和理想產品銷量的零頭,在國內電動車市場的存在感非常低,如果和特斯拉這樣品牌相比,更是沒法看!

所以其實銷量和現在的市場境況來看,很明顯,自主品牌(含造車新勢力)在電動車市場已經佔據了非常明顯的優勢地位,或者說,在電動車領域,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的彎道超車,已經在進行當中了。但是這樣的情況爲什麼會發生,的確耐人尋味!

首先從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的角度來說,很多雖然在產品上向新能源汽車轉換,但是從產品和營銷思路上來看,依然停留在燃油車時代,那就是過分看重自身品牌,也就是放大了品牌的附加價值,壓縮了產品力!比如之前上汽大衆上市的ID.4X,起售價無限接近20萬元,但是全系搭載後輪鼓剎,入門車型的續航里程只有402公里。而價格相當的廣汽埃安 LX,不僅尺寸大很多,續航里程也達到了520公里—650公里,而且也沒有看出來,ID.4X在產品技術方面比廣汽埃安 LX有強出來的地方,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合資品牌電動車自然就弱勢了。

而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在同等的產品力下,價格一般都要高很多,比如之前奔馳的EQC,相比於Model Y、蔚來ES6等車型,產品力優勢非常少,但是價格卻貴出很多,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奔馳還是將奔馳品牌LOGO進行大幅度“折現”,算到了車價上。這種情況在燃油車時代,無可厚非,畢竟豪華品牌在燃油車技術、設計領域是引領者,所以品牌本身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這些豪華品牌本身就處於跟隨者,也沒有啥特別厲害的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將品牌價值大幅“折現”,那麼自然就會被市場拋棄,這些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還納悶呢,爲什麼在電動車時代,大家突然就不認品牌了呢?

現在看來,不依託品牌,發力於技術和性價比的自主品牌電動車似乎更受國內消費者的選擇,我們看到比亞迪、廣汽埃安、蔚來等品牌在電動車的相關技術領域,已經跑在了全球前列,但是價格卻依然便宜厚道。那麼如果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始終堅持在價格上壓自主品牌一頭,以彰顯其“高高在上”的品牌價值,那麼被自主品牌彎道超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