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完成封頂,珠江口兩岸融合發展提速升級

6月17日中午12時,在歷經了約12個小時連續施工後,粵港澳大灣區深中通道項目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塔柱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世界上最大跨徑海中鋼箱梁懸索橋首座主塔完成封頂,伶仃洋大橋正式由下部結構施工轉換至上部結構施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爲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羣工程,全長24公里,橋樑工程長約17.2公里。目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正持續推進西索塔主塔建設及東西錨碇錨體施工,中山大橋主塔已築至180高程,計劃年內完成封頂。島隧工程方面,東、西人工島建設有序開展,沉管隧道已完成共9個管節沉放對接。

鋼筋用量比肩埃菲爾鐵塔

深中通道工程師陳炳耀直言,面對外海超高空複雜建設環境、鋼筋用量大等一系列難題,傳統的路子已經走不通了,必須要走一條新路。深中通道創新性地自主研發出了鋼筋在工廠內快速拼裝成型、再整體運輸至現場、利用起吊能力最大達80噸的MD3600塔吊整體起吊、對接與安裝的鋼筋部品施工工藝,有效縮短塔柱鋼筋高空作業時間。

“早在建造南沙大橋時,我們就初步嘗試了採用鋼筋網片吊裝的工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來到深中通道,要建設更高的主塔和超大型變截面的塔柱,我們必須將創新進行到底。”深中通道橋樑工程管理部黨支部書記、部長姚志安說。

除了解決施工工藝問題,深中通道還需要解決在超高空及氣候複雜建設環境中精準安裝與混凝土澆築難題。

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S04項目部副經理王東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爲了解決這一難題,工程師們成功研製了集混凝土智能澆築與振搗、智能養護、部品調位、自動爬升及實時監控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築塔機。

工程師們下了大功夫,一干就是一年零五個月,光一體化智能築塔機的全套圖紙摞起來也有半人高。”王東志透露。

一體化智能築塔機採用架體結構,高25.2米,沿着架體高度分別設有作業、養護、修復平臺,抗風穩定性顯著優於傳統液壓爬模系統。每臺造塔機頂層設置了兩臺自動化布料機,混凝土通過泵管輸送到塔頂後,可通過布料機實現混凝土連續、快速澆築,確保了超高空混凝土澆築的質量。

得益於創新運用橋塔鋼筋部品化工藝、成功研發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及應用一體化智能築塔機等,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建設“提速”。新工藝相較傳統工藝,將鋼筋高空作業人員減少了60%-70%,混凝土保護層合格率也達到97%,強度合格率高達100%。

“近日,深中通道項目被定爲交通運輸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範項目。”據陳炳耀透露,東索塔塔柱爲鋼筋混凝土結構,共澆築混凝土約5萬立方米,鋼筋用量高達7400噸,相當於一座埃菲爾鐵塔。

加速推動要素流動、產業轉移

實際上,自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建成通車後,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跨海跨江通道建設正提速,包括建設中的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蓮花山通道也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組團出道”的跨海跨江通道正加快推動大灣區內的要素資源便捷暢通流動,助力珠江口兩岸融合發展提速升級。

在業內人士看來,縱觀世界級灣區城市羣發展,橋樑是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媒介。而長期以來珠江口兩岸之所以發展不平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路橋不通,在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開通之前,偌大珠江口只有一座虎門大橋硬撐了近20年。

如今,深中通道的建設正提速。作爲連接“深莞惠”與“珠中江”的公路直連通道,深中通道建成開通後,珠江西岸城市到深圳將由以往繞行虎門大橋、南沙大橋上百公里變成跨江直達,車程由約2小時縮減爲30分鐘左右。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深中通道的連接城市中山,實體經濟發達、民營經濟活躍,擁有3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已形成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白色家電在內的3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羣。深中通道的建設將會導致中山的人流量增大,並且兩地的人才交流也將更加頻繁,並且形成新的人才分佈格局,這將給中山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該通道也將有可能成爲信息交互的樞紐

除此之外,深中通道也將加速珠江東岸的知識外溢和產業轉移等。深中通道建成後,“大前海”區域價值將進一步釋放,深圳的西北門戶將會打開,寶安區的經濟、產業結構、城市發展會受到深遠影響。

以深中通道橋頭堡翠亨新區爲例,來自深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創新資源正加速向該區集聚,包括現代服務業、健康醫藥、智能製造、精密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也抱團扎堆佈局珠江西岸。

(作者:李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