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控制超重和肥胖 及早接受規範治療(引題)

糖尿病防治需要全民參與(健康直通車(第60站))(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王美華

當前,糖尿病已經成爲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佈的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圖》,2019年全球約4.63億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45年將有7億人患有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79%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2019年全球用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醫療保健支出達到7600億美元,佔全球衛生總支出的10%。

製圖:王美華

肥胖控制得不好,糖尿病預防就是空話

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國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羣糖尿病患病率達到11.2%。糖尿病的知曉率(36.5%)、治療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處於低水平。

2020年國家衛健委發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肥胖控制得不好,糖尿病的預防就是一句空話。”在日前中國家庭報社主辦的致敬胰島素髮現100週年媒體交流會暨2021“健康中國E起來”糖尿病科普活動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在啓動會上表示,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大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建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途徑。

“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慢性病的防治是關鍵。”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羣安指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到2030年實現全人羣、全生命週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針對這一戰略,我們要大力推進‘以治病爲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爲中心’轉變,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保障,推動大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形成一場全民參與的健康革命。”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將會引起慢性併發症

“100年來,糖尿病治療取得了重大創新和成就。然而,患者在日常管理糖尿病方面仍然面臨重大挑戰。”紀立農表示,糖尿病的管理較爲複雜,尤其在病程發展到晚期以及存在合併症的情況下,它涉及很多決策,血糖監測、根據血糖監測進行劑量決策、劑量決策之後如何落實等,這裏不但有醫生的因素,也有患者的因素。

“由於多種因素的干擾,如胰島素認知、生活管理、注射問題、不良反應與方案複雜等,導致中國患者胰島素治療起始普遍偏晚。”紀立農介紹,很多患者在血糖控制不理想、口服藥已經無藥可用情況下,糖化血紅蛋白到10%的時候纔開始用胰島素,這導致糖尿病的規範治療明顯延緩。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在7%的時候,口服藥治療不達標就開始使用胰島素,會使患者暴露在高血糖時間大大縮短,這樣可以明顯減少併發症。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將會引起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進而增加醫療費用。”紀立農表示,中國糖尿病疾病負擔沉重,慢性併發症是主要原因。據統計,如果每100萬中國糖尿病患者提早5年獲得規範治療,無論是及時接受胰島素治療還是及時接受其他治療,只要按照指南,不達標的時候開始對治療進行強化,可以節約併發症治療費用約37億元。

“胰島素的花費並不比口服藥貴,且已經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及早起始胰島素治療將帶來更好的健康獲益。”紀立農表示,雖然及時使用一些藥物導致用藥數量和用藥時長增多,但是用藥上的花費遠遠低於治療併發症的花費。

努力讓糖尿病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100年前,確診糖尿病相當於給病人判了死刑,胰島素的發現改變了這一局面,開啓了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質量的旅程。

100年來胰島素不斷升級換代,對此,紀立農表示,每一代胰島素都試圖爲糖尿病患者帶來自由和靈活性,並減少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在獲得理想的胰島素、模擬人體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的道路上,每項進步都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早期治療方法的侷限性。

與此同時,胰島素給藥裝置經歷了從機械到數字化、智能化的變革,幫助糖尿病患者優化了用藥體驗,使糖尿病的管理更簡單、更安全。

“雖然糖尿病現在還無法根治,但我們希望糖尿病患者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不受日常注射、急性和慢性併發症的困擾。”紀立農表示,這需要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監測和有效治療,開發新的糖尿病數字化工具和治療技術,簡化糖尿病管理,“現在有很多新藥物可以明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腎病、心衰發生的風險,還有越來越好的胰島素,比如一週注射一次的胰島素正在研發,這樣能極大地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讓病人治療起來更輕鬆。”

紀立農呼籲大家共同攜手,通過政策、家庭環境、社區糖尿病管理以及醫院糖尿病診療等方面的不斷改進,做好健康管理,使糖尿病患者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

來源:中工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