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州全市社工服務機構、203個社工服務站、專項項目服務點保持234條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24小時暢通,累計投入接線服務社工1492人,全方位、全天候爲市民提供防疫知識諮詢、防疫政策諮詢、緊急援助、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線上便利服務135500人次。電話撥通,在另一端,有的人是諮詢健康碼事宜,有的人反映就醫需求,還有的面臨居家防疫下的情緒問題,更多時候,是多種情況交織在一起。

在沙河街,每時每刻,一些困境長者都有可能直面各類情況下衍生的困難。撥通紅棉熱線,聯繫社工,成了他們的日常求助之道。

而社工接通電話之際,扮演的遠不止一位傾聽者。“姑娘,我現在不斷在冒虛汗,身體感覺很不舒服,不敢一個人去看醫生,你能陪我一起去嗎?”6月初,廣州市廣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沙河街社工服務站社工雷穎珊接到了一通電話。在她的記憶中,電話那頭的孤寡長者聲音不安、虛弱。“老人61歲,沒有人在身邊,當時天空黑沉沉,颳起大風。”雷穎珊說,瞭解了情況,她第一時間就做好防護措施,與另一名同工上門爲長者提供緊急陪診服務。

就醫需求的背後,同時也伴隨着老人的焦慮、愧疚,而這一系列的細枝末節,都需要社工觀察發現,並及時回應。“當時才一出門,天就下起暴雨,我們約了車,但還是淋溼了半個身。”雷穎珊還記得,老人說,“大雨纔去醫院……真病得不是時候,還麻煩……”——這是自責與愧疚的表現。考慮到老人的身體情況,社工第一時間建議司機可以提高車內的溫度,同時也進行專業地回應,紓解老人的情緒。然而,待社工與老人到達急診室,填寫了資料,看似由醫務人員接力,但對社工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長者的情況愈發糟糕——情緒開始崩潰,意識開始逐漸模糊,一直說着難受,進入急診室大廳後,跌坐在地,無法行走。看到這一場景,“我們更加不能亂!”雷穎珊回憶道,當時自己和社工夥伴馬上尋求了醫生及護士的幫助,一個前往急診室門口申請使用輪椅;一個協助醫生和護士將長者扶到椅子上。彼時,長者出現嘔吐,嘔吐物遍及身上和地板,一片狼藉。在無障礙洗手間裏,老人不斷自責:“哎呀,我怎麼這個樣子啊!怎麼會這樣!”所幸,社工也在一旁陪伴,解釋道:“阿姨,我們已經到醫院了,不用害怕,醫生和護士都在,等下我們就去看診,聽聽醫生的意見。”

一頓整理後,社工幫長者聯繫了親人,並帶着長者前往診室就診。此時,長者已經能夠自行回答醫生提出的問題,並聽取醫生的建議。就診結束後,一名社工負責陪伴長者,雷穎珊則幫長者前往繳費、取藥,最後帶長者去輸液室抽血、打點滴,待晚上七時許,長者的妹妹到了,還與其詳細交代了長者的情況以及醫生說明的注意事項。令她頗爲觸動的是,當她認爲一切處理妥善後,正準備結束這一天的忙碌,長者紅着眼睛說道,“真的非常謝謝你,姑娘。”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裏不斷回放着今天發生的一切,這一天對於來說,註定是難以忘懷的。回想起來做社工的日子,無論是我,還是其他的同工,我們總是很容易滿足的。我們總是感動於一張張笑臉,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句句簡單的祝福,也許,這就是社會工作的魅力吧,長者的一句真心感謝,就能洗清所有的疲憊。”雷穎珊說。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者:楊欣

來源:廣州日報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