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黃岩上鄭鄉山居風光。範宇斌 攝

(小康中國)浙江台州巧解全域“共富” 激活美麗山鄉發展“潛力”

中新社台州6月19日電 題:浙江台州巧解全域“共富” 激活美麗山鄉發展“潛力”

作者 範宇斌

一條黃岩溪穿過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上鄭鄉,注入台州人民的“大水缸”長潭水庫,源流之地,流出了推動共同富裕之道。

“黃岩西部山區是台州發展的‘後進生’,守着‘大水缸’,產業發展受制約,村民們紛紛外出謀生。”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台州素以“民富”著稱,中新社記者數次赴臺州西部山區採訪,聽聞本地人對山區發展抱有迫切心情。

初夏時節,青山已披新綠。“十四五”啓程,這片寂靜的山鄉與浙江大地一起迎來了“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和重要示範改革任務。

黃岩山廊橋夜景。範宇斌 攝

先富帶後富 鼓起山鄉村民“錢袋子”

放眼台州全域,由於地處長潭水庫水源地保護區,黃岩西部山區卻曾是“綠水青山近在咫尺,金山銀山遠在天涯”。

區域間的發展溝壑該如何消弭?黃岩以“全域共富”破題區域發展不平衡。

2021年3月底,黃岩下發《黃巖區實施全域協作 推進共同富裕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鄉鎮街道對口支援”“部門和重點企業聯村”“強村幫帶”等十二大行動,以強帶弱,結對幫扶,攜手致富。

“城鄉協作,先富帶後富”爲地處黃岩最西部的上鄭鄉指引了發展出路。

浙江黃岩上鄭鄉一處“紅磐石”黨建聯盟“小橘燈”暖心工坊。範宇斌 攝

“我們通過‘全域景區化、綠色產業化、治理規範化’三大實踐路徑,拆掉髮展的‘隔離牆’,暢通共同富裕之路。”上鄭鄉黨委書記李浦軍說。

東城街道與上鄭鄉合作建立“紅磐石”黨建聯盟之“小橘燈”暖心工坊,讓附近30多名村民找到了組裝手工藝品的工作。

該“小橘燈”暖心工坊負責人胡國林說,“通過鄉鎮部門對口支援,打造‘無煙產業’,既解決村民就業問題,提高村民收入,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解決企業用工難題,一舉多得。”

46歲的下鄭村村民王桔芽今年回村操持家務並照料老人,她說,“和村民們聚在一起做些輕鬆的手工活,每天能賺七八十元(人民幣,下同),這份家門口的工作讓我很滿意。”

浙江黃岩上鄭鄉一處林下種植中藥材。範宇斌 攝

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共享大山“饋贈”

環長潭湖一圈皆爲綠水青山,黃岩守住“生態飯碗”的同時,如何兼顧好發展致富的現實需求?

上鄭鄉美豐村烏石坑自然村村民王天飛從2007年開始種植中藥材,從起初的枇杷、三葉青、菜頭腎套種,到如今在高山林下規模化種植近80畝菜頭腎、三葉青等道地藥材,讓他和妻子一年淨收入10多萬元。

“這幾年,林下種植中藥材的經濟效益不錯,我還帶動村裏八成以上的村民一起種植,讓山林裏種滿‘致富苗’。”王天飛說。

王天飛展示林下種植的菜頭腎。範宇斌 攝

大山的“饋贈”頗爲豐富,上鄭鄉“80後”蜂農潘菊青熱衷於爲自家的土蜜蜂代言。

“枇杷蜜、橘花蜜、野桂花蜜、五倍子蜜……”潘菊青說,十多年來,她古法養蜂、線上賣蜜的微商事業逐漸成熟。“我的生活如同小蜜蜂,辛勤勞動釀出甜蜜。”

共同富裕並不侷限一地,在“西瓜產業之鄉”黃岩茅畲鄉,有逾6000名瓜農分佈在中國17個省市。

據不完全統計,茅畲鄉在外瓜農年產值10多億元,年純收入近1.5億元。如今,他們將外出農業的紅利轉變爲家鄉致富的動力,促進共同富裕。

潘菊青養蜂的場景。範宇斌 攝

山鄉人氣“逆流” 築起文化新高地

在打造文明和諧美麗家園過程中,共同富裕離不開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持。

中國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特級書法師唐建中2020年回到老家上鄭鄉,在山色溪水畔,修繕了老宅,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開起個人美術館及書法工作室。

唐建中在書法工作室揮毫潑墨。範宇斌 攝

唐建中希望以藝術會友,讓更多人來此創作,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爲共同富裕築起文化家園。

觀浩瀚星空,賞美妙月光……在海拔465米的仙機峯上,建起了一個星光公園,通過3D星空模擬館、天文資料實物展廳、星光體驗區、天文觀測區等,吸引遊客來此感受“手可摘星辰”的美妙。

浙東浙南兩軍會師之路。範宇斌 攝

上鄭鄉組織委員唐笑笑說,他們創新產業引領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多個“網紅”景點,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黃岩探索是浙江推進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浙江提出到2035年,高質量發展要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實現共同富裕,率先探索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完)【編輯:於曉】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