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算是不賴的朋友圈,不外乎有美景、美文、美食、美人。就說美食吧,九宮格里薈萃了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飄散着炒炸熘燜涮蒸醬烤……看得多了,也有點審美疲勞,眼光似乎也挑剔起來,但老同事謝君曬出一幅居家早餐圖,還是讓我驚訝了。

一方四邊有鏤空花紋的楠木托盤內,半碗帶青綠菜葉的寬湯麪條,碟子裏是一個包子、幾顆櫻桃番茄、去皮的橘子和劃上刀痕的獼猴桃,此外,盤裏還放着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紙罐酸奶。早餐豐盛,搭配講究,還有那深青色圖案的大號碗,乳白色淺碟,把這一頓早餐烘托得十分優雅、精緻。朋友圈裏不乏講究的午餐和晚餐,但這樣用心做、用心喫早餐的,似不多見。

我們這一代的早餐曾經是簡單的、匆忙的。過去受經濟條件限制,一般都是泡飯,將隔夜喫剩的米飯用開水泡一下,佐以鹹菜、蘿蔔乾撥拉下肚。好一點的,會去買大餅油條,再加碗豆漿。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有一條家喻戶曉的廣告,“今天早晨喫什麼,哈力克!”哈力克其實就是膨化食品,就是後來電影院暢銷的爆米花,論營養是無論如何上不了餐桌的,但卻引發了我們開始對早餐的關注。

都說廣東人的早餐講究,改革開放後有機會去香港體驗那裏的“早茶”。那天一早,慕名尋到蓮香樓,裏面已是人頭攢動。一輛盛放各色點心的手推車,在食客審視的眼光中往復穿行,大家各取所需,蝦餃、叉燒腸粉、豉汁蒸排骨、蓮蓉包等,味道自然不錯,但店堂里人聲嗡嗡,有時圍着手推車的人們還會爭搶,早餐環境不太友好。我感到震撼的,是第一次見到星級酒店早餐的大場面,真個是“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屏繡幕圍香風”。落地鋼窗下,刀叉在朝陽下閃耀着銀色的光點;泳池畔,潔白的餐巾紙被晨風掀動起一角;來添咖啡的服務生總會說聲“請慢慢享用”……這樣的早餐模式,真的能喫出詩意來。

然而居家日常的早餐,一直是難解的心結。上海人午餐不會怠慢,再簡化也會有兩菜一湯;晚餐常常是一家人的團圓餐,也是一天辛勤工作後的犒勞宴,色香味俱全。唯有早餐,上班族時間緊迫,很難坐下來,往往在公司門口的飲食攤,買兩個包子胡亂塞下;就連讀小學的孩子,也是一紙杯牛奶、一個煮雞蛋,在上學途中的私家車裏解決。只有自由職業者、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的,或者退休人員,才能夠正視早餐,才能夠如同謝君一樣,推出五彩誘人的早餐圖。

人生有了閒散時候,味覺嗅覺便會忙碌起來,當年東坡先生也是事業“荒唐”後,纔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佳句的。退休後愈發對食物有感覺,近年來,我在家中添置了不少早餐炊具,如煮蛋器、多士爐、豆漿機、料理鍋等,曾經敷衍了大半輩子的早餐,是到了該認真對待的時候了。牛奶選擇生牛乳,要新鮮度和營養保留度都比較高的;麪包吐司選擇的全麥麪包,在產品的配料表上必須有全麥粉,而且其含量不低於40%;果醬不會買瓶裝的,選擇一次性的鋁盒小包裝……餐具器皿也備有幾套,牛奶和果汁絕不會用碗去盛,一定是晶亮的圓柱玻璃杯;烤好的吐司一定放置在西餐淺碟,不會是中式菜餚盤;喝咖啡的一套杯碟,是英式絢金草莓系列,呷上一口會感覺到生活的精緻。

如果說,早餐是城市清晨尚未修飾裝扮時的素顏,那麼早餐也最能體現人們的真實生活性情。早餐也是一種儀式。謝君是個講究的人,這頓早餐是急不得的,我想他會鋪上餐巾,擺好筷子和勺子,然後翻着一張報紙或點着手機屏幕,正襟危坐,細嚼慢嚥,喫得從容,喝得優雅。忘了是誰說過的,講究是對生活最大的溫柔。(肖振華)

來源:新民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