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引水大講堂”教育培訓專題講座現場(供圖)

“滇中引水大講堂”教育培訓專題講座現場(供圖)

“滇中引水大講堂”教育培訓專題講座現場(供圖)

6月23日,“滇中引水大講堂”教育培訓專題講座在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舉行,專家院士爲雲南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智。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作題爲《打造一流創新團隊 服務國家重大工程》專題講座,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大壩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楊啓貴介紹了行業及他個人在堰塞湖搶險技術方面大量的實踐與創新。

身爲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控專家,李術才長期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災害預報與治理研究工作。李術才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鐵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等領域,爲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講座中,李術才闡述了科研人員家國情懷、羣體創新的重要性、講述了團隊創新服務國家重大工程的理念和做法,並從多角度說明了滇中引水工程參建各方和科研人員共同努力解決重大難題的必要性。

在李術纔看來,滇中引水工程遇到的地質條件特殊性和複雜性是前所未有的,以突水突泥情況爲例,以前遇到的地質問題大多是岩溶、斷層等問題,這些情況下的突水突泥防治已取得了有效的方法,而在雲南滇中調水工程遇到的是碎粉巖突水,這個問題極具挑戰性。

在人才培養方面,李術才激勵廣大學子,“任何學科都有前景,只要你鑽進去,哪個行業都能出狀元,哪門學問都有很多奧祕要探索,只要有興趣就會深耕細作、潛心研究。我希望學生們對所從事的事業首先有信心、有興趣,然後潛心研究,最終一定會取得成績。”他認爲,對專科學校學生來說,學習一些專門技術也能爲國家作出重要貢獻,關鍵是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楊啓貴則從堰塞湖的基本特徵、經典實踐、關鍵技術等方面,對堰塞湖搶險技術實踐與創新進行講解。現場,楊啓貴闡明瞭堰塞湖應急處置面臨的挑戰,並總結出典型堰塞體潰決機理及潰決行爲預測、風險評估體系與評估資料快速獲取、應急處置總體策略與快速解危技術、非常態洪水傳播規律與測報四大關鍵技術。

“抵抗重大自然災害,人類的力量往往是渺小的;化解其次生災害,人類的智慧與潛能是巨大的,廣大的水利科技工作者用實際行動‘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楊啓貴說。

雲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鬍朝碧介紹了滇中引水工程的基本情況、施工難度及重要意義,以及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開展勞動競賽等舉措提速滇中引水工程建設。此外,胡朝碧還寄語廣大青年學子,要珍惜光陰,錘鍊本領,施展才華,爲推動雲南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水利現代化步伐貢獻力量。(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