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啓動IPO 計劃募資40億美元

文/ 張可心  陳暢

編/孫月

創業九年,滴滴終於站上資本市場。

美東時間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14美元/ADS,位於13-14美元/ ADS的發行區間上限。滴滴發行3.17億股ADS,比原計劃的2.88億股多10%。以14美元的發行價計算,滴滴此次至少募資44億美元。

以發行價計算,公司市值約670億美元。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完全稀釋後的估值可能超過700億美元。

此前,滴滴於北京時間6月11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股票代碼爲“DIDI”,由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擔任承銷商。而最新的信息顯示,中金、中信、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國泰君安等7家中資機構亦成爲滴滴IPO的承銷商。

10倍超額認購

作爲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出行平臺,滴滴自遞交招股書以來便大獲資本青睞。原計劃40億美元的籌資目標目前已獲得10倍超額認購,這也是滴滴爲什麼會提前結束認購的原因。

670億美元的高估值下,滴滴創始人、CEO程維的身價亦備受關注。據招股書顯示,成立九年來,滴滴合計融資21次。此次IPO之前,程維在滴滴持股僅有7%,而聯合創始人、總裁柳青持股比例也僅有1.7%。但在公司管理層面,根據中概股常規的同股不同權的安排,程維、柳青合計擁有超過48%的投票權,包括程維、柳青在內的滴滴管理層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

相比其他已上市互聯網大佬,程維僅擁有的7%股權似乎略顯寒酸。公開資料顯示,拼多多上市前黃崢持股比例爲51%;小米上市前夕雷軍持股31%;京東上市前夕劉強東持股16%;而同爲互聯網三小巨頭之一的美團在IPO前,王興個人持股也有11%。

即使具體到財富值,按滴滴目前的670億美元估值測算,程維7%股權價值約爲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4億元),僅相當於黃崢如今450億美元淨資產值的10%,以及王興255億美元淨資產值的18%左右。

但作爲領跑者的程維,長跑九年最終爲投資人們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根據滴滴歷史上多輪融資,以及同快的、Uber合併時與投資人簽訂的權益新規,各路機構投資者的收益極爲可觀,如A輪進入的金沙江創投朱嘯虎、B輪進入的騰訊、經緯中國等,上市後賬面收益也至少超過60倍,遠超以程維爲代表的滴滴管理層們。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參與滴滴融資的中資機構,也同樣有了不錯的收成,儘管這些中資機構沒有公開詳細的投資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參與歷史上滴滴各輪融資的投資者,尤其是早期投資者,都分享到了遠超一般水平的收益。

九年長跑

此次順利赴美IPO,無疑是滴滴九年長跑之後迎來的高光時刻。

2012年6月,在中關村e世界的嘈雜角落裏,一家叫做小桔科技的公司誕生時,它的創始人程維可能想不到,九年後的今天,滴滴打車改變了近5億人的交通出行方式,千萬名司機通過開滴滴獲得體面的工作和收入。

創立滴滴之前,程維就職於阿里,因爲經常遭遇出差打不到車以致耽誤航班的經歷,所以他心心念念想做一件能夠改變交通出行質量的事情。

可惜他的想法沒人支持,更沒有資金支持,做出來的軟件BUG頻出,叫十次車能成功六七次就不錯了,後來到處求人把軟件搞定以後,如何說服司機們使用軟件又成了一大難題。爲了推廣軟件,滴滴全員出動發傳單,如果你在2012年夏天發現北京西站炎熱無比的地下停車場裏不停跟司機推銷搭話的人,那多半就是早期的滴滴員工。

好不容易被說服的司機安裝軟件後發現,白白開着流量卻沒有生意,司機懷疑“這不是騙子是什麼?”程維出了一招,花400塊一天請人專門打車,通過這種方法給司機建立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冬天,滴滴訂單歷史性地突破了1000單,公司員工增加到30人,金沙創投的300萬美元A輪融資也隨之到位。

一切還只是開始,滴滴隨後面臨着與各種競爭對手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先是搖搖專車、打車助手、打車小蜜這些小玩家,再是轟動一時的“快的滴滴之戰”,好在騰訊出手相助,程維得以“生還”。繼而Uber殺入中國擺出氣吞河山的氣勢,結果是它將中國業務全部出售給了滴滴,滴滴的地位才得以穩固。

滴滴站穩之後,程維並沒有滿足於市場地位,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保障司機利益、保障乘客安全、如何合理規劃運營、如何提升使用體驗……而所有這些,滴滴沒有前車之鑑,只能一點點探索和解決。

出行不像其它互聯網業務。每天在各個城市中穿梭的出租車有成千上萬輛,每輛車都是人來開,人來坐,程維曾講到,“滴滴是一家運送生命的公司”。因此,滴滴高管每週一早上九點鐘的第一個早會,關注的不是增長,而是思考覆盤是否服務好了用戶。爾後,滴滴不惜投入鉅額資金和技術資源,不斷建設完備了科技安全體系,使得安全事故率大幅下降。

在此期間,程維還帶領滴滴團隊不斷改進技術,先後上線了“一鍵報警”功能、“全程錄音”功能、進行人臉識別驗證等等。業內流傳一則故事,某天程維微信裏的一名用戶好友,打到滴滴體驗不好發了朋友圈被程維看到,程維立刻召集同事跟進解決。

程維不僅是滴滴001號員工,也是001號客服。與團隊一起創業的日子裏,程維大多親力親爲,因此被互聯網內戲稱爲最累CEO。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也成就了今天的滴滴。

平臺司機3年收入6000億

招股書顯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裏,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爲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其中,滴滴在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目前,滴滴出行已涵蓋出租車、專車、滴滴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貨運等多項業務。

如此龐大的羣體,涉及到的利益方自然不少,滴滴每一個小運作都有可能牽扯到一個個微小個體的神經。

也正因爲如此,在滴滴不斷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滴滴司機們每天都在問,每接一單,滴滴抽走多少?

對此,滴滴做出了公開回應:2020年,滴滴網約車司機收入佔乘客應付總額的79.1%。剩下20.9%中,10.9%爲乘客補貼優惠,6.9%爲企業經營成本及納稅和支付手續費等。

公開抽成說明的同時滴滴自我揭底了真實的盈利情況:2020年滴滴網約車最後留給滴滴的利潤是3.1%。也即一筆100塊錢的單子,滴滴只能拿到3塊錢。滴滴在安全投入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持續提升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才使得部分核心業務扭虧爲盈,2020年滴滴網約車盈利3.1%。

程維和柳青曾在發佈的創始人信中表示:“我們平臺永遠都需要司機,司機是滴滴的基石。”

有數據顯示,滴滴網約車司機中有一半以上是進城務工人員,2019年滴滴平臺司機中,已婚網約車司機佔比達84.1%,其中超過八成需要撫養未成年子女,有21.1%的司機是家中唯一就業人員,開網約車成爲他們維持家庭生計的主要收入來源。

而招股書中,滴滴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時間內,平臺司機總收入約6000億元人民幣。網上有一句話,“失業了,就去開滴滴”。滴滴在一部分人羣中儼然成爲了一種生活的依靠。有經濟學家曾如此評價滴滴:滴滴的出現,給沒有特殊技能的人羣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社會的財富再分配;同時,又提升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實現了雙贏。

滴滴的新故事

2018-2020年滴滴出行分別實現收入1353億元、1548億元和1417億元,儘管在盈利表現上,滴滴總體仍處於虧損狀態,但若排除2020年疫情影響,滴滴的虧損在持續收窄,且自2021年第一季度剝離橙心優選後,滴滴的財務數據將有望進一步改善,未來也不排除推動橙心優選業務單獨上市的可能。

對於上市後的打算,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稱,此次IPO募資中30%將用於擴大國際市場業務,30%用於提升自動駕駛技術能力,以及20%用於擴展現有產品品類,剩餘部分用於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戰略投資。

儘管自2018年以來滴滴便有佈局國際業務,但公司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臺收入數據中,國際業務佔比仍不到其總營收的10%。

與國內業務的巨大差距,也打開了滴滴拓展國際業務的空間。據公開信息顯示,滴滴正在進一步加碼國際業務,包括不久前成立的國際化順風車事業部,在阿根廷等南美國家招聘市場分析團隊,以及近期將進入歐洲、中東、非洲市場等動作。

滴滴自身也在招股書中提到,2020年全球出行市場規模僅有6.7萬億美元(約人民幣42.8萬億元),共享出行和電動車在全球滲透率分別爲2%和1%。而到2023年,中國網約車市場價值可能會從2019年的535億美元增至995億美元。

自動駕駛技術能力的佈局,也進一步強化着滴滴成爲一家全球化科技公司的願景。據悉,滴滴自動駕駛業務在A輪融資結束後,估值已達到34億美元,且因爲連續參與滴滴自動駕駛早期的多筆融資,滴滴至今佔股滴滴自動駕駛公司70.4%,掌握絕對控制權。未來自動駕駛將成爲滴滴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