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Gucci中國瞄上二手零售業務,其他大牌會跟進嗎?

率先與美國二手奢侈品電商龍頭企業The RealReal展開合作之後,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古馳)又瞄準了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

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Gucci關聯公司——古馳(中國)貿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二手日用百貨的零售”等。

Gucci積極擁抱二手市場

以往,奢侈品牌一般傾向於迴避轉售,以保護自身品牌商譽,維護其形象與價格。

但在過去幾年中,由於消費者對二手奢侈品的興趣日益濃厚,以及行業對可持續時尚的推動,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場迎來了快速增長。

貝恩公司與意大利奢侈品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聯合發佈的《貝恩2021年奢侈品調研春季版》稱,2020年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規模在280億歐元左右。

而在消費者的推動下,頂尖奢侈品品牌對二手市場的態度正變得更爲包容和積極。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就非常看好二手奢侈品行業蘊藏的潛力,相關動作不斷。

今年3月,開雲集團和老虎環球基金領投,完成了對歐洲二手奢侈品電商網站Vestiaire Collective 1.78億歐元(合2.16億美元)的融資,開雲集團收購Vestiaire Collective5%股份, Vestiaire Collective 的平臺估值超過10億美元。在這之前,開雲集團旗下另一品牌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已經與Vestiaire Collective達成一項可持續轉售協議。

去年10月,美國二手奢侈品電商龍頭企業The RealReal就宣佈與 Gucci(古馳)開展爲期數月的合作,雙方合作推出一家網上商店出售來自品牌自身或委託人提供的二手Gucci產品。

The RealReal當時表示,Gucci是第一個鼓勵客戶委託寄售和轉售的奢侈品牌,這是對轉售業務使時尚更可持續的巨大認可。

波士頓諮詢集團2019年就曾發佈《全球奢侈品行業消費者洞察報告》稱,奢侈品品牌商能夠通過參與和鼓勵二手交易實現更大利益,包括提高品牌形象和獲得新消費者。

消費者發愁去哪兒買到二手正品

對於二手奢侈品,年輕人的接受程度顯然更高。

諮詢公司GlobalData Retail董事總經理尼爾•桑德斯(Neil Saunders)表示,儘管他也認爲許多新興市場對二手商品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但“在年輕消費者中,比如25歲以下的人,大家觀點要一致得多。這些羣體更願意接受二手商品,因爲這符合他們創造性和可持續性的價值觀。”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則年輕化特徵明顯。貝恩報告預計中國二手奢侈品消費者中有52%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

而年輕消費者購買二手奢侈品,最主要還是出於錢的考量。

作爲一名時尚腰部博主,90後安子稱自己已經擁有超500只二手大牌包,還有其他一些大牌珠寶。她表示因爲工作拍攝,她需要經常更新大牌包的款式,但預算非常有限。

用不到正價商品一半的價格就可擁有一個9成新的名牌包,諸如此類的極致“性價比”吸引越來越多人選擇二手奢侈品,施楊和安子正反映了這個用戶人羣的典型消費心態。

不過,中國二手奢侈品電商依然問題很多,“信任感缺失”成爲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沒想到有一天我會爲了愉快購物,改去線上買奢侈品。”施楊是一位85後白領,前幾天她去了位於上海南京西路的恆隆廣場,想去購買一隻大牌包包,“這是我第一次進到這家品牌專賣店,問了很多款式,店員都說沒有。據說他們都把經典款式留給了熟客,根本不賣給‘生臉’。”

對於這次逛店體驗,施楊感到不爽,隨後她打開了一個二手奢侈品電商的APP,“經典款,最新款,中古款......各種款式隨意看。”

現在,施楊下載了幾個二手奢侈品APP,經常登陸瀏覽,但她還沒有下單,因爲“不敢買,聽說假貨很多。”二手電商平臺已經成爲了奢侈品市場仿品重災區。

“現在賣閒置和二手的平臺太多了,但哪兒都能買到假貨,水太深。”許多消費者表示不愁去哪兒買,愁的是去哪裏他們能放心買正品。

據優奢易發佈數據,從線上交易仿品渠道佔比情況來看,2020年超過65%的仿品購買渠道爲二手平臺,通過社交平臺和電商平臺購買仿品佔比分別爲26.49%和6.57%。

今年5月得物與唯品會發生“真假Gucci腰帶之爭”。當時,得物出具的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的送檢鑑定結果顯示爲假,而唯品會曬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公司的鑑定結果爲真,同一集團不同子公司檢驗結果截然相反,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在很多網站或者實體店都提供所謂二手奢侈品“專業鑑定”,但國內缺乏有關二手奢侈品評估、分級的統一標準。第三方鑑定機構的收費鑑定服務只一種商業行爲,無法得到奢侈品牌的官方認可,法律效力方面存疑。

7月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規範發展二手商品市場,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並明確提及行業標準、規範交易行爲等內容。另外,《規劃》強化互聯網交易平臺管理責任,加強交易行爲監管,爲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標準化、規範化服務,鼓勵平臺企業引入第三方二手商品專業經營商戶,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

相信隨着《規劃》發佈,一些伴隨奢侈品電商野蠻成長的亂象有望得到改變,而Gucci這樣由品牌商直接開展二手業務,更會讓消費者打消假貨顧慮,促進奢侈品二手市場的發展。

只是,目前直接開展二手奢侈品業務的品牌並不多見。

法國奢侈品牌Chanel更曾就The RealReal商標侵權和商品真僞問題向紐約聯邦法院提起過訴訟。Chanel 表示雙方沒有達成任何轉售協議,也不存在任何從屬關係,並指出平臺不具備鑑別其產品真假的能力。

因此,即便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顯而易見地潛力巨大,但Gucci中國是否能很快將二手零售業務付諸實施,其他大牌會否跟進,目前,依然要打上問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