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百億定增!長城證券要下一盤什麼大棋?

來源:證基風雲 

原創 王媛媛 

截至7月27日,今年以來僅有長城證券、國海證券、錦龍股份3家券商(或母公司)發佈定增預案。而2020年同期券商定增家數明顯多於今年。

究其原因,受訪人士認爲,除了審批週期、需要定增的券商存量已部分“消化”之外,還有對行情趨勢的判斷。

券業再現大手筆定增,但板塊低迷之下,預期兌現與否仍打問號。

近日,長城證券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達百億元級別,是今年以來擬募資金額較高的一家券商。

記者注意到,2020年以來,再融資新規落地,A股定增熱情高漲,超15家渴求“補血”的上市券商發佈了定增預案。

不過,市場卻並不完全“買單”,多家定增結果不盡如人意,或縮水顯著,或投資收益不達預期。7月19日,西部證券迎來解禁,當日收盤價跌破定增發行價。還有浙商證券等實際定增規模縮水超七成。

券商業績高增長和證券板塊估值低位並存。證券行業業績繼續走高,證券板塊卻持續走低。未來板塊的行情走向將如何?

百億定增預案再現

根據長城證券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該公司擬募集資金數額不超過100億元(含),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含),除公司控股股東華能資本、股東深圳能源、深圳新江南外,其他發行對象的範圍爲基金公司、券商、信託、保險機構投資者等。

對於募集資金用途,長城證券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及償還債務,以支持公司未來業務發展。

這筆募資將投向哪些業務領域?長城證券擬向資本中介業務、證券投資業務分別投入不超過50億元、25億元。還有不超過25億元將用於償還債務。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券商來說,定增“補血”的落腳點,主要是從適應監管要求、開展業務轉型等多個方面考慮:

一方面,淨資本成爲券業重要的監管指標。資本規模是提高綜合競爭力和風險抵禦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較強的資本實力是證券公司實現戰略目標和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傳統輕資本的經紀業務佔比持續下降,國內券商開始擺脫僅依靠牌照和通道類業務的輕資產模式,資本實力對於券商的重要性提升。除傳統經紀業務外,投資、資管、信用等業務的發展均需要消耗大量資本。

激烈的競爭態勢下,過硬的資金實力,意味着能夠提高展業力度、更好抓住發展先機。長城證券表示,在公司打造“數字券商、智慧投資、科創金融”過程中,需要較多資金投入以發展財富管理、自營投資、投資銀行以及資產管理等業務,亦需要投入較多資金加強信息技術建設、開展國際化佈局。

中證協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長城證券營收爲38億元,排名28名;淨利爲15億元,排名26名;經紀業務收入爲9億元,排名30名;投行業務收入爲4.5億元,排名36名。

實際結果未達預期

2020年2月,再融資新規落地,在更低的發行價格、更短鎖定期等利好因素激發之下,A股定增熱情高漲,渴求資本金的多家上市券商亦積極發佈定增預案。

據記者梳理,2020年以來,超15家券商(或母公司)發佈定增公告: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第一創業、中原證券、天風證券、西部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國海證券、華創陽安、錦龍股份、浙商證券、湘財股份、西南證券、東興證券、長城證券。

從定增募集資金規模來看,多家券商擬募資達百億元級別,海通證券以募資總額200億元領跑,國信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天風證券、浙商證券擬募資金額均超百億元。

不過,與高漲的熱情相比,市場卻並不完全“買單”,多家券商定增結果不盡如人意,或縮水顯著,或投資收益不達預期。

5月21日,浙商證券發佈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新增股份數約2.64億股,發行價格10.62元,募集資金總額約28.05億元。2020年時,浙商證券發佈定增方案,擬募資100億元,縮水超7成。

2020年12月,中信建投公告稱,公司以35.21元/股的發行價向31名投資者發行了1.1億股A股股票,募資總額38.83億元,募資淨額38.48億元。此前,中信建投擬定增募資130億元,同樣縮水7成。

還有定增解禁破發的情況。7月19日,西部證券迎來解禁,當天股價大跌4.46%,收盤價跌破定增發行價。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參與西部證券定增的多家同行,面對定增的投資收益“淚流滿面”。

在此情況下,長城證券此次定增,大股東明確表達認購意願。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華能資本、股東深圳能源及深圳新江南承諾按照市場競價結果與其他投資者以相同價格認購;若本次發行未能通過競價方式產生髮行價格,華能資本、深圳能源同意以發行底價作爲認購價格參與本次認購。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認爲,此舉既有出於市場當前對券商股認可度不高、增加募資成功性的考慮,也有大股東不願攤薄的可能性。

高增長低估值並存

今年以來,申萬非銀金融板塊下跌23%,在28個一級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二位。Wind券商指數年內下降14.26%,板塊可用“跌跌不休”來形容。

個股方面,截至7月27日收盤,除東方財富、興業證券、錦龍股份、東方證券上漲,其餘券商股年初至今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中泰證券、中銀證券兩隻券商股今年跌幅均超過40%。

“實際募資規模是市場態度的真實反應。券商定增結果未獲認可,存在多方面因素,比如板塊調整、股價回落造成的投資不達預期擔憂;募資用於還債但大股東未參與,定增說服力不強等等。”某券商從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7個月過去,今年僅有長城證券、國海證券、錦龍股份3家券商(或母公司)發佈定增預案。而2020年同期券商定增家數,明顯多於今年。除了審批週期、需要定增的券商存量已部分“消化”之外,還有對行情趨勢的判斷。“存在發行時機問題。券商股現在不太好發,部分會訴諸配股等形式。”王驥躍說。

近期,多家券商預計上半年業績大增,能否爲低迷的板塊注入上漲動力?未來券商板塊行情走向,機構如何看?

7月23日,中證協公佈2021年上半年證券行業經營數據。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9家證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324.14億元,同比增長8.91%。實現淨利潤902.79億元,同比增長8.58%。125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券商業績高增長和證券板塊估值低位並存。從2021年上半年券商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證券行業業績繼續走高。但與此同時,證券板塊持續走低。

山西證券非銀分析師劉麗表示,從近一年的走勢來看,證券板塊跑輸滬深300近20%。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重資產業務佔比較大,從全球券商估值情況來看,重資產業務估值相對較低。另一方面,證券公司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減值損失,有一定的風險化解壓力。

“從長期來看,證券公司直接受益於直接融資比例提高,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在監管的引導下,做優做強,聚焦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已成爲行業共識。”劉麗說。

平安證券分析師王維逸認爲,居民入市熱情增長及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行業基本面及政策面對估值形成支撐,仍具有配置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