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本報記者 王水明 吳妙麗 王世琪 夏丹 祝梅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能源汽車的進化新趨勢正勾勒出新的賽道。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汽車業界人士告訴記者,過去的幾十年,受限於起步較晚導致的內燃機技術壁壘,中國汽車工業始終是追趕者的角色。智能電動車的平地而起,爲國內汽車工業帶來了換道超車的機會。

2016年,國內造車新勢力以近乎激進的方式推動電動化進程,儘管當時質疑漫天。

而今,純電驅動路線的全面開展已成爲行業共識,國內市場也具有了品牌孵化的能力,新勢力成爲先喫螃蟹的革新派。

目前,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真正量產、交付超過一萬輛車的只有6家。其中,威馬、合衆、零跑的工廠都在浙江。

他們幹得如何?他們將如何改變浙江汽車產業版圖?近期,浙江日報調研組走進這些造車“新勢力”。

新賽道上“跑”起來了

7月15日,位於金華經濟開發區的零跑金華AI工廠,首臺自產T03舒享版下線。

現場,創始人朱江明和他的團隊發出了歡呼。

對於創立於2015年12月的零跑汽車,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在正式拿到工信部造車牌照的2個多月後,首臺自產整車下線,這意味着零跑填補了生產製造上的最後一塊拼圖,形成智造自主全鏈條閉環。

當日,朱江明對外發布了零跑汽車2.0戰略:2022年進軍海外市場,2025年底前推出8款車型,覆蓋35萬元以內的價格區間。“到2025年,我們要實現年銷量80萬輛。”

時鐘往回撥一個月。6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在媒體溝通會上宣佈:極氪將停止接收意向金,2021年的可交付定單已全部售罄。

極氪是吉利孵化的智能電動全新品牌。其首款車型極氪001,是今年上海車展關注度最高的車型之一。開啓預定僅兩個月,定單量大幅超過預期,根據極氪智能科技提供的數據分析,目前大定(指的是交了定金,意向極高的用戶)的訂單平均金額達到33.5萬元。

“訂斷貨的‘極氪’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安聰慧說。

在智能電動汽車這個新賽道,我們普遍感受到洋溢在圈子裏的樂觀和自信。

進入7月份,國內車企半年報紛紛出爐,儘管燃油車仍然是中流砥柱,但新能源的成長速度又一次刷新了預期,特別是6月,在整體車市走低的情況下仍逆勢大增,零售滲透率年初還只是5.4%,6月已經達到14%。

國內多家造車新勢力的交付量屢創新高。緊跟在蔚來、小鵬、理想頭部三強之後,浙江三家新勢力也表現亮眼:工廠在桐鄉的合衆哪吒汽車6月交付了5138輛新車,同比增長536%;零跑汽車實現新車交付3941輛,環比增長23%,同比大漲893%,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累計新車交付量突破2萬輛,達到21744輛。工廠在溫州的威馬汽車近日也公佈了上半年的銷量成績,累計銷量15665輛,同比增幅103.8%。

威馬汽車(資料圖)

浙江省經信廳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浙江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爲4.1萬輛和4.2萬輛,分別佔同期全國新能源汽車的4.24%和4.42%。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專家黃永和今年以來已跑了三趟浙江。他告訴記者,浙江在這個賽道上佈局的企業較多,雖然目前在全國市場上佔比還不大,但相信很快會發力。

各顯神通爭鋒“春秋戰國”

賽道越火熱,競爭越激烈。

對此,朱江明早已有清醒的認識,他判斷,目前市場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特斯拉強勢依舊,蔚來、小鵬、理想牢牢佔據一線,奧迪、奔馳、寶馬等傳統豪強陸續開啓電動化轉型之路,並宣佈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科技巨頭紛紛下場造車,乃至被稱爲新新勢力。“大局至少到2030年才能基本定。”

“未來5年會是最關鍵的時期。”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說。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願景目標”,國內新能源汽車預計在2025年突破20%的滲透率。“尋求增量與蠶食燃油車份額一定是同時發生。”

羣雄逐鹿,浙江新勢力如何勝出?每家浙企都有自己的判斷與選擇。

“傳統燃油汽車,中國品牌在技術上並不次於頂級汽車品牌,但是對方的品牌效應難以逾越。進入智能電動階段,中國品牌迎來巨大的機會。”安聰慧表示,爲了這個“換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吉利足足準備了7年,“極氪不是橫空出世,是水到渠成。”

吉利汽車自動化焊接線。新華社發

據介紹,7年前,吉利便開啓對智能製造的產業鏈、生態圈的佈局和規劃,極氪使用的SEA浩瀚架構5年前便已啓動研發。

深耕汽車產業20餘年,強大的製造基礎是吉利的優勢。在慈溪市濱海六路,佔地超過1900畝的極氪工廠讓我們見識到浙江首批未來工廠的模樣:焊裝車間360個機器人無間斷銜接,每小時完成40輛車的焊裝,每輛車3800個焊點皆可追溯;工廠採用全定製模式,光學實時測量尺寸,實現定製化量產。

智能化是新勢力車企贏得用戶的一大殺手鐧。朱江明的日程中,每天耗時最長的一定是技術研討會。“只要不出差,每天都會跟研發人員交流討論。”他說,目前公司三電方面的核心技術均爲自主研發。包括Leap AI智能座艙、國內首款最大功率110kW直驅增程油冷發電機等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均會在三年內實現量產。

未來三至五年,哪吒汽車計劃投入1000人、100億元來打智能化這場仗。“我們不會去做硬件、芯片、傳感器等,但會把一些涉及用戶體驗、用戶感知比較強的技術,把一些涉及智能汽車安全的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CEO張勇說。

在桐鄉合衆工廠的辦公室裏,哪吒汽車掌門人方運舟向我們展示了一封來自用戶的感謝信。凡是用戶在哪吒app上反應的訴求,他都會第一時間回應並迅速解決。“用戶可以直接聯繫我。”他說。

務實、注重技術、注重用戶體驗,是浙江新勢力給人的印象。“我們有個理念,就是用戶定義汽車,我們自建工廠的C2M模式能提供這種支持。”沈暉說。目前威馬主打國貨潮牌,緊緊抱住新青年及家庭用戶。

沈暉認爲,電動化革了內燃機的命,智能化顛覆了傳統體驗。智能汽車的出現創新的不止是出行,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新賽道的邊界還很遙遠,不存在頭部通喫,只要找準定位、做強比較優勢就有出路。”

新產業鏈迎風而上

整車轉向,正在改變整條產業鏈的生態。

“這個拐點,不只關乎幾家車企的發展,它影響着浙江汽車產業的未來。”浙江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放眼全國,浙江汽車產業發展最大的優勢在於產業鏈完整性,在整車企業帶動下,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配套企業轉慢了,多年積累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如果轉得快,我省汽車產業版圖將進一步延伸。”

今年印發的《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在動力電池與管理、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等關鍵零部件實現突破,熱管理系統、車身輕量化材料等優勢零部件領域持續做強,形成關鍵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

政策加持,產業變化將來得更迅猛。

“訂單來不及做,廠房來不及造。”位於寧波杭州灣新區的拓普集團副總裁葉凱,忙得腳不點地,“二期工廠5月投產,三期9月投產,四期10月投產,五期已經開工,六期七期也在進行中。”在這裏,佔地近3000畝的拓普拔地而起。

這家創立於1983年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汽車底盤、內飾功能件等,配套的均是國內外主流車企。“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不一樣,發動機沒了,影響整個底盤系統,如果我們不更新技術,只能坐以待斃。”

早在2012年,拓普便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業務,在香港、上海分別設立了研究中心,如今公司配套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比重爲1:9。

和拓普一樣,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機遇,一大批產業鏈上的浙江企業謀定而動。

“哪一天汽車門把手被顛覆了,我們靠什麼喫飯?”汽車外門把手佔有率全國第一的華德控股集團,做了最壞的打算,截至目前,公司圍繞電動汽車側開門系統、滑移門,已經投入6000萬元。“投入要翻倍。產品迭代加快,如果沒有幾個拳頭產品做到全國領先很難立足。”公司總經理廖周頤說。

極氪001(資料圖)

均勝電子的智能座艙、三花的熱管理系統部件、雙環傳動的高精度齒輪……眼下,浙江汽車零配件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不亞於傳統領域。

“再過五年,圍繞新能源汽車領域,浙江會冒出一批零部件的巨無霸。”葉凱判斷。

“但在這瞬息萬變的產業,永遠沒有舒適區。”相較於產業鏈轉型,寧波工程學院杭州灣汽車學院黨委書記胡如夫看到了層次更深的人才問題,他算了筆賬,學院四個汽車相關的專業,每年畢業500人左右,40%留在本地就業,僅服務杭州灣汽車產業都遠遠不夠。

“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人才缺乏,是浙產新能源汽車需要直面的現實問題。”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省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餘小莉指出,“現在是重大轉型期,產業界線在打破,跨界融合人才層次要求越來越高。”

站在全國市場看浙江,黃永和認爲,浙江高端品牌以及類似五菱宏光mini EV等暢銷車型不多,這值得注意。同時他建議,去年歐洲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總體需求已經超過中國,浙江車企是時候加大海外佈局,去搶佔更廣闊的市場了。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