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塔下的珠江財富碼頭是很多遊客來穗必到之處,其所處的閱江路碧道更是廣大市民休閒健身的熱門地。如今,這裏新添融文化傳承展示和便民惠民服務於一身的“海珠區新時代驛站·財富碼頭”。

8月1日,這個造型仿如“紅船”的新時代驛站正式投入試運營,兩個重磅展覽——海珠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暨《偉大征程》大型郵展和“百年百印”全國篆刻大賽作品展在首層展出。

新時代“紅船”:新陣地新實踐傳承百年紅色基因

“新時代驛站·財富碼頭”與財富碼頭及有軌電車廣州塔東站相鄰,外觀設計以“紅船”爲理念,猶如一艘屹立珠江畔的新時代“紅船”,象徵着中國共產黨人開天闢地、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我們將紅色基因融入到新時代驛站的設計當中,‘紅船’造型象徵着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經風浪,不斷揚帆前行,奮進新時代。”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新時代驛站·財富碼頭”是海珠區與廣州城投集團共同建設,由廣州城投集團承建,8月1日正式投入試運營。驛站以文化傳承展示和便民服務爲主,提供多達十項公益便民服務。建築主體由簡潔的鋼結構和通透的玻璃幕牆構成,兩層總使用面積210㎡,其中首層佔地面積120㎡。一層設有文化展示區和閱讀區,二層設有便民休憩區和戶外觀景平臺,市民遊客參觀完室內展區後可以到登上二樓平臺的便民休憩區,將珠江兩岸美景盡收眼底。

除了驛站建築本身,驛站外面兩側的草地上,還擺放了著名雕塑家許鴻飛五件代表作品,吸引了很多市民遊客駐足。

文化惠民:舉辦系列藝術展覽

“新時代驛站·財富碼頭”開門迎客的同時,兩個重磅展覽同步向公衆拉開帷幕。海珠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暨《偉大征程》大型郵展上,500多枚與黨和國家重大歷史事件相關的紅色珍郵齊齊亮相,可謂難得一見。包括髮行於1945年的中共七大紀念郵票、發行於1947年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六週年紀念郵票、1933-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發行的多枚珍貴紅色貨幣以及大量解放區發行的珍郵、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重大歷史事件題材郵票,配合相關權威資料介紹,不僅可以一睹百年珍貴郵票,還能重溫黨和國家的歷史,成爲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7月31日,不少路過的市民遊客嚐到探營“頭啖湯”,先行一步到驛站參觀。“我路過發現了驛站開了,這個展覽非常好,你看我都拿出筆記本做記錄了,下次來帶孩子來參觀。”一位前來參觀的女士說。

“這是首次以建黨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爲時間線,配以相關郵票編輯而成的內容最全、紅郵最多的郵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南區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將紅色郵展打造成一節生動的紅色課堂,讓更多市民羣衆在欣賞“方寸之間”的郵票過程中學黨史、憶黨恩。

“原來海珠已經有17座跨江橋!”本次郵展還展出了國內首套以城市跨江橋樑爲主題的個性化郵票《“橋”見海珠》,從廣州第一座跨江橋樑海珠橋,到最新落成的海心橋,兩版共17枚郵票匯集了廣州17座連接海珠島的跨江大橋,全部使用手繪,畫面具清新美感和時代感。8枚H型特殊版式郵票排列寓意海珠的首字拼音H,並有中間大圖連接兩端,與橋的連接功能非常契合,獨具創意。通過展示跨江大橋建設,見證海珠區的騰飛發展。

海珠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百年印記”全國篆刻大賽作品也在驛站一樓大廳展出。海珠區書法家協會主席 秦建中介紹,來自西泠印社、嶺南印社、南粵印社、中流印社等國內知名印社的纂刻家,將“一印一史一事”與非遺文化有機融合,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讓市民遊客在欣賞傳統篆刻藝術的同時,也能學習“四史”知識。

串珠成鏈:“廣州塔-閱江路”新時代驛站羣全貫通

“新時代驛站·財富碼頭”建成開放,標誌着海珠區“廣州塔-閱江路”新時代驛站羣全線貫通,6個新時代驛站實現全部對市民開放。

海珠區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的理念,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在閱江路碧道沿線打造融黨羣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惠民服務等功能爲一體的新時代驛站羣精品。從廣州塔出發,沿着閱江路由西向東,平均每800米一處建設一個驛站,建成6個特色新時代驛站,從廣州塔出發,沿着閱江路由西向東,平均每800米一處建設一個驛站,分別爲:“新風尚”“財富碼頭”“琶洲”“新時尚”“會展中心碼頭”“會展東”。

串珠成鏈,打造成一條特色黨史研學路線。以“時尚+科技”的方式豐富展陳形式,通過“5G+8K”“觸控電子書吧”“直播間”“AI機器人”等虛實結合的科技手段賦能,展示黨的理論淵源、發展脈絡和時代價值以及海珠實踐。試運營剛滿一個月的“新時代驛站·會展東”已成爲碧道上的知名打卡地。

依託閱江路碧道的新時代驛站羣,海珠區持續開展一系列便民惠民羣衆文化活動,定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活動,包括每週六展播紅色電影,讓市民遊客在這裏感受城市發展的強勁脈搏的同時,重溫紅色記憶,匯聚紅色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廖靖文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廖靖文 駱昌威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李鳳荷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