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瀛漫筆】 不問終點 全力以赴

工人日報—中工網特派記者 趙曉展

“等我們真正強大了,就不會把贏作爲唯一的目的。”電影《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有一句臺詞,令人動容。

只是,當中國女排真的“輸”了,有多少人做好了接受失利的心理準備?

7月31日,中國女排3:0拿下意大利隊,迎來盼望已久的首勝。可惜,勝利來得太遲,無法改變女排止步小組賽的事實。

東京奧運會的征途,姑娘們一路走來極爲坎坷。連續兩個0:3的相同比分輸給土耳其和美國後,中國女排在背水一戰俄羅斯的比賽中,第四局20:14領先的情況下,遭對手翻盤並最終告負。

衛冕冠軍折戟小組賽,創歷屆奧運會最差成績,女排的東京之旅再次證明了競技體育的殘酷:沒有永遠的冠軍,任何一名選手、一支球隊都不可能一直站在運動的巔峯。

與意大利的比賽結束後,郎平哽咽表示,感謝全國球迷一直不離不棄,說聲對不起,確實沒打好。

對於郎平的道歉,網上卻少有苛責之聲,大家更多地是給予他們溫暖的鼓勵和祝福:“你不需要對球迷說抱歉,是球迷該對你說謝謝。”“已經很棒啦,中國女排,我愛你。”“不離不棄!永遠相信支持中國女排!”

同樣的一幕,也曾出現在7月26日乒乓球混雙決賽,許昕、劉詩雯不敵日本組合爆冷失金。

劉詩雯淚灑賽場,網友說:別哭,銀牌也是英雄!兩位選手說對不起,網友說:“沒有對不起,你們永遠是我們的驕傲!”“體育精神,金牌不是唯一……”

以致有人說,這屆網友懂事的讓人心疼。

近年來,淡化金牌、享受奧運逐漸在很多國人心中形成共識。有網友總結,中國已經過了靠金牌來提升自信心的時代。

但任何事情都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競技體育固然鼓勵重在參與,但也強調更快更高更強。金牌不是一切,不意味着不需要金牌。

事實上,當國歌在奧運賽場奏響,當國旗在奧運賽場升起,這不僅是對選手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的最高褒獎,也能提升民族自豪感,帶動一個國家體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再說回中國女排,人們之所以喜愛她,不正是始於1981年,在東京舉行的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上,中國隊七戰七捷首獲世界冠軍。這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三大球”世界冠軍,女排也開啓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當然,中國人愛女排,不僅僅是因爲她們“能贏”。

中國女排不是沒有輸過,也不是沒有遭遇低谷,但不斷直面困難並努力戰勝它,這一次跌倒了,下一次努力站起來,可以輸但不可以認輸。一次次逆境中磨鍊鑄就“女排精神”,纔是人們喜愛女排姑娘的根本原因。

關鍵之戰負於俄羅斯奧委會隊後,大家心情難過,郎平卻說,要昂起頭走出賽場。對意大利的比賽,姑娘們沒了包袱和壓力,一分一分地拼,讓人感受到那支自信強大的女排又回來了。

努力了、拼搏了,纔有資格說不在乎結果。就像鑄就男乒傳奇的馬龍,在2019年底的國際乒聯年終盛典上獲得最佳男運動員時說的那樣:“不問終點,全力以赴。”(中工網-工人日報東京8月1日電)

來源:中工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