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指導學員

雲南網訊(通訊員王曉亮)爲進一步增強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幹的田野調查能力,提高非遺保護工作水平,向建黨一百週年獻禮。近日,來自雲南省16個州市的90多名非遺保護工作者齊聚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參加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幹田野調查培訓。

爲保障培訓效果,本次培訓精心設計安排課程,邀請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原巡視員、研究員馬盛德就非遺保護理念與實踐做《中國非遺保護20年》專題報告;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孫建軍解讀《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保護工作的田野調查》;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講授《田野工作中的影像記錄》、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館員胡榮梅講授《非遺田野調查及調查報告解析》。

經過理論培訓,學員們分三組,分別赴奔子欄鎮、拖頂鄉、建塘鎮、小中甸、格咱鄉、普達措、九龍等地開展田野調查。

培訓班全體學員還來到位於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的迪慶紅軍長征博物館參觀學習,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和我的祖國》。同時,培訓還邀請雲南省委黨校副教授劉軼飈講授黨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極大提高了非遺保護工作者的思想認識。

經過8天的培訓,各組學員團結協作,經過深入調查,形成了40餘篇圖文並茂的田野調查報告,總字數10餘萬字;完成調查日誌500餘篇,30餘萬字;拍攝照片約15000張,精選約500張,拍攝視頻素材約2000GB,經過剪輯產生16部申報片,圓滿完成了培訓要求的各項任務。

據瞭解,從2015年起,爲了切實提高全省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幹的工作水平,雲南省開始開展田野調查培訓,至今已成功舉辦了6期田野調查培訓,培訓人數達1000餘人次。培訓將理論講授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成功範式,切實提高了基層非遺保護工作人員的田野調查、影像採集和報告編寫能力,爲推動非遺保護工作在“十四五”期間再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