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僕役,以逼爲恭敬,以虐爲慷慨,以大醉爲歡樂,士人而效斯習,必無禮無義不讀書者。”這是明代理學家陳龍正寫下的話,意思是:勸酒不是文化,而是沒文化。

至少從宋代起,勸酒惡習已普及。宋人黃光大稱:“予嘗觀世欲會賓客,不以貴賤,未有不強人以酒者……此殆不若夷狄之知禮,實可恥也,實可醜也。”

中國有漫長的酒文化史,河南省舞陽縣的賈湖遺址中可見酒的痕跡,距今8600年。

古人早就意識到酒的危害。《說文解字》稱:“酒,就(意爲靠近)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意思是,酒讓人靠近人性善和人性惡。所以古人不勸酒,還創造了很多禮儀,避免酗酒,確保不失態。可惜隨時間推移,這些優良的酒桌文化反被遺忘,惡劣的酒桌文化竟然上位。直到今天,仍時有涉酒的負面新聞爆出。

那麼,如何營造良好的酒桌文化呢?從古人的嘗試中,或能得到一些啓迪。

(明)陳洪綬《蕉林酌酒圖》

君子喝酒只三杯

傳說天帝的女兒儀狄造酒,獻給大禹。大禹飲後,便疏遠儀狄,說:“後代必有因此而亡國者。”

夏因末代帝王夏桀好飲而亡,可取而代之的商朝更好飲。考古可見,商代早期,釀酒便分化爲獨立作坊。商人已知麥子發芽時,澱粉會被糖化,可制啤酒。商人還發明瞭曲法,即用酵母菌發酵澱粉後,再放入米飯中制酒。曲法是中國獨有的釀酒術,西方直到19世紀末,通過研究中國酒藥,才學會這門技術,晚了三千年左右。

商朝君王多好酒,紂因此亡國,所以周朝對飲酒特別警惕。在《詩經》中,涉酒詩共56首,其中16首談到酒德,核心是“人之齊聖,飲酒溫克”,意思是酒後還能控制自己的人,和聖人差不多。

在《詩經·賓之初筵》中,對君子的飲酒量給出明確規定:“三爵不識,矧(音如審,意爲況且)敢多又?”意思是隻喝三杯,一杯是獻(禮儀),一杯是酬(酬通酧,酧酒即祭祀),一杯是酢(音如作,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這首詩還認爲,喝醉者應立即離席,“醉而不出,是謂伐德(伐德在此處意爲無德)”,對於“彼醉不臧,不醉反恥”(將不喝醉稱爲恥辱)的勸酒行爲,則大呼“匪言勿言”(閉嘴)。

至少在戰國時,女性可以和男人共飲。據淳于晃回憶:“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州閭之會是民間聚會,並無後世那麼多的禁忌。

(明)仇英《春夜宴桃李園圖》

漢代女子能和男人同席

從秦簡看,秦法禁農民買賣酒,即:“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嗇夫、部佐謹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據《漢書》載,漢文帝也曾下令:“三人以上無故羣飲,罰金四兩。”但在出土漢簡中找不到此法。也許只是臨時規定,目的是節約糧食。隨着國力提升,便無人再執行。

天漢三年(前98年),漢武帝接受桑弘羊意見,下令“初榷酒酤”,即國家專賣,導致私酒橫行。17年後,改成稅酒制,允許民間釀酒。

漢代飲酒必須在白天進行,因法律“禁民夜作”,每到冬季,各城還要“大搜客,止交遊,禁夜樂,(城門)蚤(早)閉晏(晚)開,以索奸人”。

漢代飲酒不喫菜,靠文化佐酒,分酒令、投壺、六博、歌舞四類:酒令從傳統酒禮轉化而來,到漢代已以娛樂爲主,有聯句(文人聯手寫詩)、賦詩、射覆(猜物遊戲);投壺是將箭投向方壺,入口、中耳得分不一,雜技動作得分更高,比如箭中耳彈回,用手接住,再投入壺口;六博是一種棋類遊戲,有賭博性質;歌舞則不同階層各有所愛。

漢代女性有財產權、爵位繼承權,還有女子當戶主的“女子戶”,社會地位較高,漢代女子可與男人一起喝酒。四川彭州市出土的東漢《宴飲畫像磚》上的圖案,即三男一女同席共飲。

東漢起,酗酒之風興起。因當時“察舉選官”,有大官推薦,才能入仕、升官,士人遊走於權門,終日宴飲,各種酒桌惡習開始流行。

東漢宴飲畫像磚上的圖案

魏晉飲酒多行酒令

鑑於東漢末期世風頹廢、飲酒無度,三國時,曹操、劉備、孫權都禁酒。曹操和孔融爭辯說:“飲酒喪德,爲正世風,所以要禁酒。”可曹操自己在詩中卻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魏晉南北朝時,戰亂頻仍,人們意志消沉、借酒消愁。當時最重要的農書《齊民要術》中,收入8例制曲工藝、40餘例釀酒工藝,佔全書相當篇幅。

不過,也不乏清醒者。比如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便留下《酒誡》,認爲亡國敗政“謂非酒禍,禍其安出”。南朝循臣劉元明談到做官經驗時,說:“做縣令,但食一升飯而不飲酒,此第一策也。”

魏晉時,北方氣溫下降,大疫橫行,士人階層多用寒食散防病,但食後渾身燥熱,需飲酒“行散”,被稱爲“以數食宣藥勢,以飲酒爲性命”。

魏晉人飲酒多行酒令取樂,射覆令亦流行。傳說漢昭帝的母親鉤弋夫人少時手掌伸不開,入宮後,漢武帝展開她的手,發現掌中握一鉤,後來人們在酒桌上用手握物,讓大家猜,輸家罰酒。此外,每年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參與“流杯曲水之飲”,也是一種獨特的酒令。

不過,當時也有惡俗的勸酒方式。西晉時,首富石崇讓美女勸客人飲酒,大將軍王敦就是不喝,石崇以美女勸酒不力爲名,連斬三人。一起赴宴的丞相王導都看不下去了,也勸王敦飲酒,王敦卻說:他殺自家人,跟你有什麼關係?

(清)呂煥成《曲水流觴》

唐代酒桌禮儀漸繁瑣

唐代飲酒漸普及,酒桌禮儀走向繁瑣。

唐初酒桌的上座、下座有明顯區分,首座未坐,全桌都需站立。飲酒時,不可亂說話,從首座飲起,全桌輪流喝,即一巡。現代人是一起碰杯一起喝,唐代則是一個個輪流喝。喝之前,先設巡酒官和監酒官,誰不喝完,或酒令落敗,就懲罰誰。好在唐代酒局一般只有三巡。三巡過後,自由發揮,可以互相敬酒,也可以自己喝,但敬酒必須“歌以送酒”,可以是清唱,也可以找人伴奏。中唐以後,酒桌上的位置不再那麼嚴格。

在唐代,敬酒時流行“蘸甲”,即用手指伸入杯中,蘸一點酒,再彈出去,以示敬意。

唐代飲酒也不喫菜,每巡完成,會安排遊戲,可以投壺,可以行酒令,也可以歌舞。整體看,唐代人飲酒比較節制,組織上也比較嚴密,尊卑有序。但唐代勸酒的花樣更多,許多大詩人也是勸酒高手。

比如李白寫過《嘲王歷陽不肯飲酒》,稱:“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王歷陽自稱陶淵明粉,李白嘲諷道,你連酒都不喝,真是白去撫琴、種柳、戴頭巾了。

白居易寫過《勸酒詩》,稱:“勸君一杯君莫辭,勸君兩杯君莫疑,勸君三杯君始知,畫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身後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勸到第三杯才“始知”,看來要不醉不歸。

宋代酒風開始塌方

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下令:“少年無賴輩相聚蒲博、飲酒者,鄰里共捕之。”可趙匡胤本人常喝醉,還玩過“杯酒釋兵權”。

宋代酒席的飲酒量多於唐代。唐代僅三巡,宋代稱巡爲行,民間酒宴“以酒十行爲率”,宮廷酒宴也得九行。每一輪,上桌者都需把酒喝乾,否則巡酒官會讓現場奏樂,催他喝完。

唐代酒分私釀和官釀,官釀出自各衙門,因管理不善,絕大多數品質低劣。宋代王安石變法時,禁止私釀,設官酒庫壟斷經營。爲了盈利,官酒庫趁農民根據“青苗法”,春季向政府貸款時,大擺酒宴,甚至派官妓到現場引誘農民。把持不住者,剛拿到手的貸款,買醉便“十費其二三矣”。直到變法失敗後,才允許民間釀酒。

王安石本人不喝酒,名臣包拯曾宴請司馬光和王安石,舉酒相勸,自稱從不喝酒,也勉強喝了。王安石不爲所動,始終沒喝。

宋代飲酒普及,據《東京夢華錄》記:“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酒旗)……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宋代文人尤好酒,如石曼卿,發明了各種怪方法:蓬頭垢面、光腳、帶枷鎖飲酒是“囚飲”;用草蓆裹體、把頭伸出來飲酒是“鱉飲”;爬到樹上飲酒是“巢飲”;夜間不點燈飲酒是“鬼飲”;一會兒爬到樹上,一會兒跳到地下,是“鶴飲”。

如此失態,可見宋代酒風已開始塌方。

齊白石《飲酒圖》

元明清禁酒爲何不成功

元明清三朝都曾厲行禁酒。

元世祖在1283年下令:“有私造(酒)者,財產子女入官,犯人配役。” 1290年,將處罰變成“犯者死”。可酒稅是政府重要收入來源,每年達469.159萬錠白銀。且元朝高官嗜酒,一次宮廷宴會便需60人倒酒。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下令:“無得種糯,以塞造酒之源。”連糯米都不讓種。名將胡大海之子觸犯禁酒令,朱元璋不顧胡大海正領軍出征,直接殺了其子。可明代宮廷卻有酒醋面局,是八大局之一。

清代康雍乾都下過禁酒令,乾隆爲節約糧食、體恤農民,禁西北五省(直隸、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釀酒,名臣孫嘉淦上書反對,稱高粱不便儲存,農民靠釀酒補貼生活,禁令反讓他們變窮。乾隆只好大幅度修改了禁令。

歷代禁酒不成,因出發點是節約糧食、避免饑荒,從沒想過如何提高百姓的精神生活質量,如何解決他們心靈的需要。元明清三朝商品經濟發展,個體開始覺醒,急需政策、文化、法律等提升。可三朝都以遏制爲主,人們看不到發展方向,只好醉生夢死,沉溺在享受中。據估算,清代晚期70%的國人吸菸,10%的人好酒,1/3青壯年吸毒。太多人被嗜好套牢,失去了上進心,講體面、重斯文反被視爲“裝蒜”“拿架子”。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英談判,大臣崎善竟在酒桌上表演起“絕技”——將花生米準確投入英國將軍張開的嘴中。如此沒輕沒重、酒後失態,實在值得反省:酒桌陋習,該徹底改一改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