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暢的閒魚店鋪頁面,雖然沒有展示實品,但42人給出了好評。每一條好評下面,何暢都會回覆,希望買家回購。

實際上,何暢自稱賣的是“自產自銷”的人乳,爲了躲避平臺監管,她在社交平臺發佈出售人乳網帖,經微信或QQ與買家溝通,通過閒魚假扮成肥皂、乳霜、鞋子、母乳儲存袋等物品出售。

聚集了3.2萬用戶的百度“母乳餵養吧”,不時有人發帖稱“有貨”可售。

2021年8月下旬,澎湃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自稱爲寶媽的人利用社交平臺以每袋幾十元的價格出售冷凍人乳。買家中,有人稱是買給“缺奶”的孩子喝,有人稱是相信偏方,用人乳敷臉祛痘,也有買家稱相信人乳可“大補”,購奶自喝。

不止於此,在“中介”的撮合下,還有尚在哺乳期的“成人奶媽”,以1500元一次的價格現場向成人客戶出售新鮮人乳。

有法學學者分析認爲,人體母乳是脫離人體的特殊物,因爲承載着人倫屬性及公共健康安全屬性,不能與其他物品一樣,任憑權利人隨意處置。

早在2000年,《衛生部法監司關於人體母乳不能作爲商品經營的批覆》就明確指出,人體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資源,不能作爲商品進行生產經營。上述學者認爲,人體母乳交易處於非正規、私下的無序狀態中,衛生安全及產生的道德倫理問題都需加以規範。

這些從私人渠道購買的人體母乳因未經檢測容易存在衛生問題。多位醫護也告訴記者,給嬰兒喂網購冷凍母乳存在健康隱患,成年人認爲喝奶有“大補”也只是心理作用,實際並無多大效果。有醫護建議社會關注醫院設立的公益母乳庫,通過規範的渠道滿足“缺奶”嬰兒的正當需求。

記者收到的人乳包裹,泡沫箱中有5包各100毫升可能已變質的奶狀物,箱中冰袋已融成水。

網上的人乳生意

“出(售)凍母乳。”8月13日,陳樂在百度貼吧的“母乳餵養吧”、“閒置羣吧”、“閒置吧”、“二手市場吧”等多個社區發佈網帖,並附上多張儲存在奶袋和奶瓶中的冷凍奶狀物圖片。

陳樂稱,3個月前生下孩子後,自己奶水比較多,每天會多出七八百毫升,於是便將多餘的人乳裝在100毫升的母乳儲存袋中,以15元一包的價格在網上出售。客戶不能指定“生產日期”,5包起購,不退不換,還需支付郵費、泡沫箱費及冰袋費。

陳樂發來幾張之前的客戶訂單截圖,稱自己每天有一兩筆訂單,根據身體情況還能供兩三個月。

交易時,陳樂發來一個二手交易平臺“閒魚”的商品鏈接,上面的商品顯示爲一款二手潔面產品,價格爲5包凍奶的費用。兩天後,記者收到了從廣州市番禺區寄來的冷鏈運輸包裹,泡沫箱中放置了5包各100毫升的奶狀物質,箱中的冰袋已經融成水。

“有啥健康問題?”當記者詢問有無健康風險時,陳樂反問。她說自己只管出貨,不會管人乳給成人還是嬰兒喝。

記者以“母乳、凍奶、人乳”等關鍵詞檢索發現,在百度貼吧、知乎、小紅書、豆瓣等互聯網社交平臺上,有大量聲稱進行人乳交易的網帖。其中,聚集了3.2萬名用戶的百度“母乳餵養吧”,不時有賣家發帖稱“有貨”可售,配有疑似人乳的照片,底下不少買家留言諮詢、“求貨”。

自稱奶水富餘、孩子喝不完,嶽建也在網上兜售多餘的人乳。她稱,之前自己每天要凍六七袋,一袋160毫升,孩子8個月後,每天能凍400毫升,現在攢了快一個冰箱的量。擔心人乳會變質,她主要賣給長三角一帶的客戶,同城的優先,每袋賣20元,運費由客戶出。嶽建稱客戶多爲奶水不夠、孩子又不愛喝奶粉的寶媽。

8月17日下午,記者收到了嶽建寄來的5袋冷凍奶狀物質。快遞箱裏放有冰袋,5個200毫升的儲存袋凍成了冰塊,日期標註爲8月16日。

像陳樂一樣,爲躲避平臺監管,一些賣家會利用社交平臺聯絡買家,轉手在電商平臺售貨。

何暢稱,一年前孩子出生後,她開始在網上賣人乳及母乳皁、母乳乳霜、母乳布丁等關聯製品。她通常在百度貼吧發佈售賣信息,通過QQ或微信與客戶溝通,最後走“閒魚”出貨,並僞裝成肥皂、乳霜、鞋子、母乳儲存袋等物品發貨。

在和記者溝通的過程中,何暢十分謹慎,對話基本使用語音,避免出現敏感詞。她解釋,微信、支付寶、閒魚常出現異常,她的閒魚賬號被封了兩次,現在第3個號也被限制,發佈的東西只有她自己能看見。由於賬號被限制,她在QQ上發送支付寶收款二維碼,讓客戶掃碼支付。

記者注意到,何暢的閒魚店鋪頁面上,沒有顯示任何商品,評論區卻有42條好評,稱買到的母乳“香甜可口,回味甘甜”、“還會再來光顧”……有用戶還曬出裝在化妝品中的奶狀物質圖片。每條好評,何暢都會回覆,希望買家回購。

記者以196元的價格,向何暢買了4包共800毫升的凍奶,兩天後收到了她從西安發來的袋裝奶狀物質。

爲驗證所購“人乳”的真實性,記者隨後將何暢、嶽建、陳樂售賣的奶狀物質交由某三甲醫院兩位新生兒科醫生鑑別,均被證實爲人乳。

向私人購買人乳存在安全的風險

也有“中介”參與人乳交易。

餘有其自稱是一名催乳師,從事人乳交易“中介”兩年,平時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按照他的說法,一種方式是,當客戶找到他,他審覈相關信息,爲對方聯繫同城的寶媽,再由雙方協商定價,達成意向後,寶媽定期向客戶寄人乳。

餘有其稱,一些寶媽剛開始對出售凍奶感到彆扭,慢慢就會放開,主動找客戶。150毫升的凍奶,收購價是50元,如果是新鮮人乳,價格要兩三百元,具體價格通過奶質條件確定。客戶購買人乳後,有的直接喝,有的用凍奶做甜品,再線下售賣。

什麼樣的人會購買人乳?記者調查發現,尋求人乳的買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孩子缺奶的父母,他們非常謹慎,會不斷追問凍奶的來源和質量問題。

廣州的朱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孩子剛滿2個月,妻子工作忙、沒時間餵養,孩子喝奶粉又不好消化,只得在網上“求奶”。這個月,他通過百度貼吧聯繫上一位售奶的寶媽,以每包5元的價格買了20包凍奶。“等快喝完了,還需要再買。”朱先生說。

20歲的網友“阿狸”則稱,自己臉上痘痘多,反覆治療都沒什麼效果,在網上看到用人乳敷臉可以祛痘的“偏方”,便想買3袋試試效果。但她也擔心使用人乳後過敏變得更嚴重。

“他(客戶)不要我的體檢報告嗎?”記者以兜售人乳的寶媽身份,詢問中介餘有其。

“像你這麼擔心,什麼東西都不敢喫了,都要報告才能喫。”餘有其說。他稱, 通過乳房的照片、擠奶的視頻、凍奶的照片,可以覈實寶媽身份,“之前就有人騙客戶”,也可以判斷奶量、乳腺通順、大小乳房、發炎情況。

兩位哺乳期的寶媽告訴記者,選擇母乳餵養的寶媽“缺奶”時,通常會找相熟的“富餘”寶媽求助,或者往母乳中摻一些奶粉或追奶,還有的會向建有母乳庫的醫院求助。她們認爲,喝不認識的寶媽人乳,不知道有沒有疾病,凍奶也會影響奶的品質,“很少有人選擇走這條途徑”。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趙茵指出,私下購買冷凍的人乳存在風險:一是不知道寶媽的健康情況,一些病毒可能會通過乳汁,傳給嬰兒;二是不知道寶媽有沒有服藥,客戶買回母乳後,也不會進行藥物或者相關微生物的檢測。此外,人乳保存的狀態、有無反覆凍融等也會影響其品質。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春花認爲,寶媽母乳分泌不足或受疾病影響不能直接哺乳餵養時,私下購買的母乳凍奶缺乏專門管理,存在安全隱患。

周春花說,一是供乳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無抽菸、飲酒、喝茶、吸毒等嗜好,生活規律,飲食均衡等,才能保證產出乳汁的質量;二是供乳者必須身體健康,無長期藥物治療史及近半年內無血製品輸注史,無艾梅乙等傳染性疾病史等;三是細菌能在人乳中快速生長繁殖,所以收集與貯存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注意清潔衛生。同時,不同地區供奶者潛在化學暴露、人乳處理設備、人乳處理時間、存儲條件、經驗水平等,都可能會帶來危害。

“進補”迷信和“成人奶媽”背後的色情嫌疑

除兜售凍奶外,人乳交易中還存在着“成人奶媽”的亂象。

“中介”餘有其稱,有對人乳質量要求比較高的成人“客戶”,甚至要寶媽當面擠出人乳,現場喝新鮮的,價格一次500到800元,有的高達2000元。

記者調查發現,在“奶水吧”、“奶媽網吧”等貼吧,不斷有尋求各地“奶媽”的網帖更新,一些網帖暗示尋找“成人奶媽”。爲躲避平臺對違禁內容的治理,網帖往往用拼音縮寫指代“奶媽”。

8月20日,記者繳納150元保證金後,被暱稱爲“夢之藍”的網友拉進一個名爲“奶油”的QQ羣,羣裏有成員357人,均爲聲稱尋覓成人專職奶媽的客戶和“奶媽中介”。

“夢之藍”發給記者某城市4個可接單“奶媽”信息,並稱他在全國各地都有資源,可以在羣裏和各個城市的“奶媽中介”匹配,“中介”會安排與奶媽線下見面,取新鮮的人乳。

記者注意到,羣裏不時有用戶發消息提出需求,“奶媽中介”們也不時會發消息,稱某城市可以接單,或發個奶瓶表情加城市,表明這個城市有資源。

8月20日下午,記者通過“奶媽中介”聯繫到一名稱可向成人出售新鮮人乳的女子。

該女子二十多歲,在住處,她指着冰箱冷凍櫃裏的一袋袋奶狀物質說,這些是孩子出生一個月裏擠出的多餘人乳,需要的話,500元可以拿走80袋凍奶;需要新鮮人乳的話,她可以現場擠出來,喝一次1500元。

她稱,她的客戶多爲成年男性,喝人乳是爲了“補身體”,客戶一般每月喝4次左右,但不一定都在她這喝,有些人中途也會去其他奶媽處喝。說話間,她的手機提示音響起。她稱,5點來喝人乳的客戶快到了。

在另一個地方,另一名女子告訴記者,她的孩子3個多月,現在一次能擠出兩三百毫升的多餘人乳。她一般會擠出來給成年客戶現場喝,或者客戶躺在她懷裏,趴在乳房上像嬰兒一樣吸。

這名女子稱,她是被一位做過奶媽生意的女性好友拉入行的,平時由“奶媽中介”幫忙聯繫客戶,中介每次抽成200元,她們獲得剩餘的1300元。“有人做幾個月,也有人保養好可以做一年多。”她說。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尋求“成人奶媽”的成年男子,自稱想“補身體”。

一名鄭州男子稱,2018年,他找過本地的“成人奶媽”,2個小時1000元,現在的價格“漲了好多”。

一名成都男子迷信新鮮人乳“更有營養,可以提高免疫力”,自稱一直在用。他稱,此前,他買過袋裝凍奶,發現氧化嚴重,不太好喫,就想試試未被氧化的新鮮人乳。在網上找“成人奶媽”時,他遇到過“奶媽中介”,覺得中介收費太高,於是直接找奶媽本人。

喝人乳是否真的可以“進補”?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春花告訴記者,人乳是人類生命之源,根據嬰兒的需要產生,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純天然、利於健康的嬰兒食品。成年人自身具有抵抗力和免疫力,所需營養通過日常的飲食攝入即可得到滿足,喝人乳並不會顯著提高免疫力,也沒有特殊價值,其營養價值類似於牛奶。部分成人喝人乳後,還可能會刺激腸道快速蠕動,導致腹瀉和腹痛。

在2015年7月發表的《人體母乳交易的民法學思考》一文中,上海海事大學法學教授曹豔春分析,不能將“奶媽”理解成傳統意義上的“生產經營”,如果社會組織或個人將乳汁經營產業化、規模化,並從中牟利,屬違法行爲。客觀說來,即使是市場客觀存在的人乳買賣,間接供奶給成人喝和成人對着乳頭喝奶,二者仍存在本質差別,後者涉嫌色情而理所當然遭到法律和道德的禁止,這也是導致人乳買賣問題被指責的重要原因。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邢鑫分析,在“成人奶媽”的交易行爲中,可能涉及色情服務,從而觸犯法律法規,面臨行政(治安)處罰和刑事責任。

待完善的監管和需要更多支持的“母乳庫”

早在2000年,《衛生部法監司關於人體母乳不能作爲商品經營的批覆》(下稱《批覆》)曾明確指出:人體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資源,不能作爲商品進行生產經營。2013年、2017年,曾有媒體曝光人乳交易亂象,但至今仍有此類亂象,且愈加隱蔽。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教授曹豔春在上述論文中分析,人體母乳是脫離人體的特殊物,因爲承載着人倫屬性及公共健康安全屬性,不能與其他物一樣,任憑權利人隨意處置。人體母乳交易處於非正規、私下的無序狀態中,衛生安全及產生的道德倫理問題都急需加以規範。

她指出,尚沒有實質性的法規和明確的監管部門,對人乳交易進行管理和控制。關於人乳買賣問題,唯一具有法規色彩的是原衛生部法監司2000年發給原上海市衛生局的上述《批覆》。這個多年前制定的批覆僅是出自一個行政部門的規範性文件,嚴格說來不具有法規、規章級的法律效力,因此人乳買賣問題在法理上仍存疑。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邢鑫分析認爲,“人乳交易”本身作爲一種民事法律行爲,由於違反了相關規定,以及違背了公序良俗,行爲會被歸於無效。

邢鑫認爲,作爲實際存在的一種“交易物”,人乳本身在衛生安全方面難以得到保證,如果在食用後造成人體不適,人乳提供者將面臨侵權責任。此外,“交易”屬於經營行爲,法律規定了公民從事經營活動需要取得相關的許可證,而人體母乳既然不能作爲商品進行生產經營,則必然無法取得相關許可,那麼,參與販賣母乳的各方(提供者以及“中間人”)就極有可能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非法經營罪。

記者調查發現,也有一些“缺奶”的父母爲孩子不得已網上求奶。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春花介紹,母乳含有早期新生兒所需要的所有營養成分和重要抗體,是新生兒和嬰兒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有學者研究,母乳對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的近期和遠期的臨牀療效不容置疑,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個國家均鼓勵母乳餵養,認爲母乳餵養是降低新生兒死亡和新生兒保健的重要舉措。

周春花希望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捐贈母乳,以滿足正當的需求。

曹豔春也在上述論文中指出,爲了鼓勵母乳餵養嬰兒,提高全民健康狀況,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建立具有公益性質的人體母乳銀行,由社區醫院統一管理操作,使得的剩餘人體母乳的利用更加充分、有序、健康。

實際上,中國國內“母乳庫”已有多家。

“母乳庫”是招募母乳捐獻者、收集捐獻母乳,並負責母乳的加工、消毒、篩查、儲存、分配工作的專業機構。2013年3月,中國大陸第一家母乳庫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誕生。隨後,南京、上海、重慶、西安、北京等城市也相繼建立,8年間全國母乳庫數量增至26家。

2018年5月21日,河北省第一家母乳庫在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建立。該院新生兒科護士長劉芳告訴澎湃新聞,母乳庫的母乳主要靠無償捐贈,爲了保證母乳安全,母乳庫要對捐贈者進行一定的篩選:6個月內哺乳期女性;12個月內無慢性疾病;不吸菸、不飲酒 ;不曾長期服用大量藥物;近期沒有做身體穿孔或紋身等等。在此基礎上,還要對寶媽進行血清檢測,篩選有無傳染病,進行細菌學的檢測,沒問題纔會採集母乳。母乳採集後還要消毒,再次檢測有沒有任何細菌生長,最後才能給孩子喝。

劉芳告訴澎湃新聞,“愛心媽媽”至今已有327位。截至2020年底捐獻母乳196萬毫升,個人最大捐奶量10.02萬毫升,救助早產兒975人,特別是醫院裏1800克以下的小早產兒母乳餵養率達到了90%。劉芳稱,捐贈的母乳基本能滿足醫院早產兒對母乳的需求,一些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也會喝母乳。

但是,目前社會對於母乳捐贈的關注度不夠,影響了母乳庫的建設。

由鄭州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學界與業界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學術論文《母乳庫研究現狀分析》指出,國外發達國家母乳庫的發展時間較長,已建立完善的運行與管理指南,且宣傳到位,因此母親們對母乳庫的接受程度較好,且願意捐贈母乳並願意接受捐贈母乳。發展中國家與我國相似,母親們對母乳庫較爲陌生,接受度低,大多數母親對捐贈母乳的安全性還存在質疑的態度。

研究指出,當前國內母乳庫正處於起步階段,規範化管理與運營方式還是空白,並且缺乏相關的國家政策支持,這導致多家公益性母乳庫難以承受巨大成本所帶來的壓力而難以維持。同時,低知曉率使捐贈母乳的數量少而不能滿足臨牀需要。如何解決母乳庫運轉資金、增加捐奶數量、出臺管理規範及增加對捐贈母乳的接受度,是我國母乳庫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文中陳樂、嶽建、何暢、餘有其爲化名)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