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一張航天員湯洪波拍攝的太空美圖,簡直美得不要不要的!就好像在青藏高原隨便一按鍵都是美圖,在太空裏只要對焦準確張張都是大片。

今天老趙想聊的不是照片,而是這面小圓窗戶。

我們看新聞,從空間站傳回的畫面裏,好像沒有窗戶,3名航天員在完全密閉的空間裏要待3到6個月,真是太考驗毅力了。

其實不然!

我國空間站也是有窗戶的,不過不在工作區域,而是在睡眠艙裏,所以很少露面。通過舷窗,可以看到外面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地球和太空。

實際上,“天和”核心艙的三個睡眠艙裏,都有一個舷窗,將來的“夢天”實驗艙也會採用類似的配置,航天員每晚伴着星空入眠,想一想就非常浪漫,陽光刺眼的時候還可以拉上窗簾,這樣的星辰大海,是多貴的海景房都比不了的。

而這個小窗戶,也讓人想到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裏,劉培強中校從休眠艙醒來,跑到空間站窗戶上畫圈圈的一幕,看來我們中國人無論是在科幻電影裏,還是在現實的空間站裏,都喜歡把臥室搞得更舒適一些。

前面我們說的這些舷窗,都是在睡眠艙或者飛船上,至於工作區域將來如果要設置窗戶的話,不妨學習國際空間站,搞個穹頂艙。穹頂艙擁有360度無敵太空景色,更加敞亮,也方便觀察艙外的情況和操控機械臂。

而隨着將來意大利加入我國空間站,這一想法可能變成現實,畢竟穹頂艙就是意大利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的原創,我國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與它在中距空空導彈上有過合作,算是老熟人了。

不過,也有人擔心,空間站上設置窗戶,大面積的玻璃會不會對隔溫、防輻射和防止太空垃圾撞擊產生不利的影響?實際上,在地面的放射醫學、原子能實驗室中,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採用夾層的形式,製造出高鉛光學玻璃、加入金屬元素的有機玻璃以及鎳合金絲網屏蔽玻璃等,可以有效阻擋x射線、γ射線,這不是什麼很複雜的科技。

至於防止太空垃圾撞擊,大面積的窗戶,比如國際空間站的穹頂艙,外面本來就有金屬防護罩的,在偵測太空垃圾飛來之前,可以關閉。而太空玻璃本身也是採用多層結構,比戰鬥機的座艙玻璃都要結實很多,能經受一定力量的撞擊,所以毋用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