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常道 | 人與人的連接將會成爲新的財富放大器,私域流量和大平臺要成爲利益共同體

來源:北京商報

原標題:平臺互通,私域流量的真正機遇

以“屏蔽網址鏈接問題整治”爲重點方向,分步驟、分階段的解決大平臺相互封殺,在監管部門的督促下,互聯網拆牆箭在弦上。往大了說,是保護網民用戶合法權益的初心,也夾雜着商業公司的競合博弈:進展如何,效果怎樣,相關猜測探討很多,我們且看且珍惜。

同一命題,換個角度,在互聯網拆牆、平臺互通的歷史節點,在競合博弈和用戶體驗之外,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甚至個人創作者,能否找到成長機遇,更值得好好研討。在筆者看來,倘若互通互聯落到實地,比如微信開放外鏈,抖音、淘寶得多少便宜尚未可知,但對廣大中小企業和個人創作者無疑是最佳機會,套個時興的概念,私有流量大有可爲。

私有流量方興未艾,倒也有新舊之分,分界點就是互聯網拆牆。

拆牆之前的私域流量,是區隔於公域流量的互聯網生產模式創新。

得益於微博、公衆號、頭條號、抖音號、快手號等賬號體系的主流趨勢,以及直播、算法推薦、社交互動等新媒介技術助推,大多數內容和商業平臺從人工推薦走向算法展示,這也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讓平臺上的企業(商家)和創作者,把更多精力放在粉絲經濟,運作自己的賬號小生態,最終實現私域流量的留存和變現。

大網紅、大主播就是成功的私域流量操盤手,惹來羨慕一片。但問題隨之而來,由於大平臺互相屏蔽的存在,即便是大網紅大主播,也需要在各個平臺分別開設賬號,不僅付出更多成本,還要面臨複雜的平臺博弈。平臺設牆,提高了創作者賬號轉移的成本,也就限制了私域流量的天花板。

說到底,拆牆之前的私域流量,通常對單一平臺依賴度很高,是創作者+單個平臺深度綁定的私域流量,就像那些大主播與平臺鬧掰的曲折故事,不絕於耳。從這個維度,互聯網相互屏蔽,不只是巨頭打架,也給了平臺鉗制“旗下”創作者的主觀便利。

充滿想象的是,互聯網拆牆意味私有流量生產力更大規模解放。

平臺互通,原則上消弭了創作者相互導流的大多數限制。只要技術條件允許,內容合情合理,創作者在一個平臺創作,可以通過社交分發,實現全平臺觸達。這纔是個人IP在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雙重優化,降本增效的同時,突破單一平臺依賴的規模天花板。

這也難怪,最近有業內人士開玩笑:互聯網拆牆後,創作者既不在A平臺也不在B平臺,可以完全打造自己的個人網站,然後分發到各個平臺,這纔是真正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當然,這種構想過於理想化,人人建站的風潮已經消失在互聯網歷史長河中,大平臺強生態是主因,也有個人建站的技術、成本和商業化等複合問題。私域流量可以插上夢想的翅膀,但絕非開效率倒車。

無論如何,私域流量將迎來後拆牆時代的絕佳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