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價拐點已至?8月各地二手房首次跌多漲少,國家統計局連續三個月表述“回落” 

本報記者張慧敏 李未來 深圳報道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1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70城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開始超過上漲的城市數量,這是18個月以來的第一次。有專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是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的信號,或者說意味着市場開始進入到相對較冷的階段。

另外,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大背景下,近期地產企業的危機也不斷髮生。對於近期恒大債務風險,9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對於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還需要觀察。”

房價下跌城市數量超過上漲城市數量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表示,2021年8月份,各地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持續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漲幅總體延續回落態勢。《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國家統計局每月發佈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趨勢”解讀中,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回落”的表述。

8月份,70城二手房價格下跌的城市數量開始超過上漲的城市數量,即價格下跌的城市有34個,上漲的城市有27個。《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70城房價下跌城市的數量首次超過房價上漲城市的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廣州的新房住宅銷售價格由7月上漲0.2%轉爲下降0.1%,這是自去年4月以來,廣州新建商品住房價格首次下跌。據專業人士分析,近期廣州市出臺的人才落戶收緊政策較多,這一定程度上造成廣州新房市場出現降溫。而8月31日推出的廣州二手房參考價制度,也對市場影響明顯,《華夏時報》記者從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發佈的數據看到,“參考價”執行後第一週,廣州二手房成交量已經環比下跌了7.4%。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時隔18個月後,房價下跌城市數量再次超過上漲數量,這可以認爲是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的信號,或者說市場開始進入到相對較冷的階段,值得關注。

“7、8月以來,不管是熱點城市還是非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量價降溫急速。”嚴躍進表示,當前政策效應下,各個城市都在調整,主要分爲兩類城市,一類是政策調控下,樓市過熱的城市開始降溫,另一類是樓市相對疲軟的城市,即近期發佈“限跌令”的城市。嚴躍進認爲,首先,要肯定的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積極性,即促進了房價泡沫減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接下來要防範市場過冷出現的新情況,尤其是市場疲軟的城市市場秩序被打亂的情況。

“房貸荒”已成常態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實施至今已有9個月,“房貸荒”已經成爲常態。近日,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在其監控的30個重點城市中,半數以上城市新房放貸額度緊張,放款週期較上半年持續拉長;二手房貸款方面,克而瑞調研的23個城市中六成以上城市近乎“停貸”,而未停貸的城市放款週期基本在3-6個月。

放款額度緊張的同時,房貸利率也在水漲船高。例如,從7月24日起,上海首套房貸利率即從4.65%調整至5%,二套房貸利率從5.25%上調至5.7%;蘇州的首套首貸利率升至5.9%-6.0%,二套房(貸款未結清)利率多數已破6%;南京的首套房貸利率更達到5.95%,二套房貸利率最高已達6.15%。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爲,市場降溫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二手房指導價、限購、限售等調控持續加碼,二是信貸環境收緊,房貸加息、放款慢甚至銀行不接單的情況增多,三是市場下行期,需求端觀望情緒加重。

“市場開始全面進入風格轉換的階段。”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房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政策調控的影響,其中,房貸方面的金融政策是影響二手房最爲重要的因素。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數據預計,隨着接下來金九銀十傳統旺季的到來,房企加大促銷力度,以價換量現象增加,新房價格漲幅或將繼續回落,而二手房市場在多措並舉之下或將延續降溫局面。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四季度投向實體經濟的貸款會增加,按照貸款集中度的政策,房地產增量貸款空間也會部分釋放,樓市資金面會略微好轉,但8月4日,銀保監會安排下半年重點任務時強調,要毫不鬆懈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因此樓市繼續下行的趨勢不改。許小樂也表示,年底前市場仍有向下調整的壓力。

大型房企生產運營困難,對於行業影響還需觀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前8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的增速繼續下降。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8060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較1-7月份下降1.8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爲114193萬平方米和11904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9%和22.8%,增速較1-7月分別下降5.6和7.9個百分點。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認爲,在集中供地的模式下,竣工面積增速強勁支撐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隨着傳統銷售旺季的來臨,預計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回升,9、10月銷售規模會上升,不過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公衆號“澤平宏觀”表示,近期房地產銷售和投資繼續回落,未來要警惕房地產“硬着陸”。另外,“澤平宏觀”表示,“三道紅線”政策倒逼房企去槓桿降負債,土地集中供應制度考驗房企的資金實力,房企的變現需求促使其加快施工和竣工,但隨着信貸持續收緊和部分房企陷入運營困境,房企的銷售和資金回籠速度將持續下滑並遏制後續土地投資動能,建安投資和土地交易均弱,房地產投資難改下滑趨勢。

從土地市場來看,多個城市調整規則後重啓的二批集中供地卻遭遇了房企集體“躺平”的情況,舉例說明,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10宗“競品質”地塊中,9幅地塊因有效申請沒有達到規定門檻,無法進入後續正式競價環節,無奈“流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杭州競品質地塊的“流拍”並不令人意外。杭州“競品質”地塊參拍門檻要求高、規則複雜,起拍總價偏高,且要求現房銷售,房企幾乎無利可圖。一位要求匿名的杭州本土房企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開發商不想做虧本生意”。

杭州並非個案,多個城市土地流拍率均大幅上升。據國金證券研報顯示,福州、青島、濟南、天津四座城市的二次供地的溢價率分別爲13%、1%、0%和1%;而四城在首輪集中供地時的溢價率分別爲18%、2%、12%和11%;同時,土地流拍現象也明顯增多。福州、青島、濟南、天津二次供地的流拍率分別爲32%、10%、35%、34%,而四座城市第一批集中供地時的流拍率分別爲13%、2%、5%和22%。

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大背景下,近期地產企業的危機也不斷髮生。對於近期恒大債務的違約風險,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一些大型房企生產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對於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還需要觀察。從房地產市場運行來看,今年以來隨着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整體運行保持平穩態勢。

另外,付凌暉表示,隨着各方面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抑制房地產市場不合理需求,保證正常需求的釋放,同時房地產市場相關制度,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制度不斷完善,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穩定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