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三星堆》。出版社供圖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劉穎穎)無論在學界還是在公衆領域,三星堆都是近年來影響力最大的考古遺址。1986年兩個“祭祀坑”發現,青銅大立人、金面罩、青銅人頭像、扶桑神樹、縱目面具,震撼了世人。一時之間,關於三星堆的推測衆說紛紜,多年來一直是研究和爭論的焦點,也是大衆耳熟能詳的考古遺址。近日,三聯書店出版新書《追尋三星堆:探訪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開啓全新的考古敘事模式,由六位記者和主筆以及三位攝影師,以三星堆遺址爲出發點和核心,對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諸遺址進行了踏訪和追尋,帶着公衆的好奇與疑惑,深入其中並獲得答案;對三位專家學者的訪談,更是提供了大量權威資料,破解了以往的很多誤解和謎題。

2020年9月,三星堆新一輪發掘重啓,在上世紀80年代發掘的2號坑旁邊,又發現了六個坑,媒體稱之爲“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這八個坑爲世人展現了距今三千年、中國長江流域璀璨奪目的青銅文明。大量的象牙、青銅器、金器和玉器的出土,無疑是一場盛宴。本書作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採訪了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長雷雨、前站長陳德安等學者,以及專家如北大文博學院孫華教授和社科院考古所施勁松研究員,從不同的角度,權威解讀三星堆遺址,還涉及神話與史實、發掘研究歷史和現狀,更加深入地探討了很多學術上的爭議和大衆的疑惑。同時,除了三星堆遺址,對於它的“前身”寶墩遺址,和它的“後世”金沙遺址,也進行了深入採訪考察;由此建立時間座標,從比較完整的時空框架上,瞄準三星堆,而不是孤立地觀察這一個遺址。

僅僅停留在三星堆是不夠的,作者們又將視野放大到整個長江流域,爲讀者拓展更大的知識背景。除了三星堆之外,在長江流域還有哪些與它同時期的發現呢?他們都是什麼性質?與中原商王朝的關係怎樣?如何理解在我們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多元文明如何走向大一統?帶着這些問題,他們再出發,探訪了盤龍城、漢中城固和洋城、新幹大洋洲、炭河裏等遺址,採訪了北京大學李伯謙教授,對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進行了介紹。這兩部分的內容,以三星堆爲點,長江流域爲面,對該地區的青銅時代進行了鳥瞰,除了對重點考古發現做了展示之外,對上述問題也進行了不同來源的解答。

本書的作者包括了《三聯生活週刊》的六位記者和主筆以及三位攝影師,他們親自走訪和實地考察了三星堆遺址、寶墩遺址、金沙遺址,以及長江流域青銅時代的盤龍城、炭河裏等遺址,將三星堆以及圍繞它的遺址進行了準確的概括,從標題可見一斑,比如寶墩遺址是“通往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探源”,金沙遺址“繼起的新中心”,盤龍城“商之南土中心”,炭河裏“走進寧鄉青銅器羣謎題”,吳城-新幹大洋洲-牛城是“商代江南”……這些簡單描述,準確而生動,很有可讀性。對與之相關的問題,也進行了走訪和考察。例如古蜀國的神話和傳說、葛維漢和三星堆的研究歷史以及商代銅礦從哪裏來,有效及時地進行知識背景的補充和延展。

記者們站在觀者角度,以行走、探訪爲方式,提出了讀者感興趣的問題,並獲得答案。書中對三位專家學者的訪談,提供了大量權威資料,破解了以往存在的很多誤解和謎題。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孫華教授的訪談,解答了目前對三星堆古城址的共識、如何解釋城址“法天象地”的格局、爲什麼三星堆有這麼多猜測和假說等問題。下篇開篇對考古學大家李伯謙先生的專訪,已八十四歲高齡的李先生,講述了自己幾十年的考古生涯,特別是他如何將中原青銅文明和南方、北方各地青銅文明放在一起比較,鳥瞰整個夏商周的中國版圖、建立一個宏觀體系的,對讀者來說,這是珍貴的分享。最後社科院考古所施勁松研究員的訪談,爲我們描繪了長江流域青銅時代的文明圖景,也爲本書做了一個圓滿的解答和收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