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建設繼續快馬加鞭。

9月17日,北交所發佈《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試行)》明確,開市後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爲,開通交易權限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同時具備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機構投資者准入不設置資金門檻。自規則發佈之日起,投資者即可預約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門檻”標準到來的速度及資金額度看齊科創板門檻的力度遠超巿場預期,這是送給當前精選層和未來北交所市場的“大禮包”,足以保證北交所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

“過去新三板市場最主要問題就是流動性不足,交易不夠活躍。數據顯示,去年整個新三板市場總體成交金額僅1294.64億元,不足近期A股單日成交金額的十分之一。”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常春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爲,降低投資者門檻,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場,有利於進一步改善市場流動性、提升市場活躍度、促進投融兩端平衡、完善市場服務體系。

《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在北交所開市前,已開通精選層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其交易權限將自動平移至北交所。同時,北交所將堅持與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一體發展和制度聯動,具有新三板創新層和基礎層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其交易權限範圍將包含北交所股票。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規則發佈後至北交所開市交易前,投資者參與精選層股票交易仍需滿足100萬元證券資產標準。同時,爲便利投資者,即日起投資者可向其委託的證券公司申請預約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

常春林認爲,本次降低投資者門檻,符合創新型中小企業股本規模較小的特徵,有利於提升股權分散度,改善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提升資本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爲北交所開市交易奠定良好基礎。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的提升,又能很好的提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能力,促進創新型中小企業穩步快速增長。

在周運南看來,這將營造北交所的財富效應,樹立北交所市場品牌,擴大北交所影響力和吸引力,從而將北交所快速高效地打造成爲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與規則發佈同步,北交所已着手指導各證券公司制定完善適當性管理制度流程,有序推進投資者預約開戶,做好投資者的風險揭示工作,爲深化新三板改革、北京證券交易所平穩開市創造良好條件。

同日,全國股轉公司修改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創新層投資者准入資金門檻由150萬元調整爲100萬元,於發佈日起實施。

新三板是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重要探索,從過去八年多的探索實踐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作爲市場的重要基礎制度,爲市場平穩發展和各項制度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2019年啓動的新三板改革落地後,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投資者准入門檻分別爲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截至2021年8月底,新三板市場投資者規模達到改革前的7倍,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市場發生了趨勢性結構性向好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