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嵐圖拒絕針刺實驗 稱其並非電池安全性的體現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帥國 繼比亞迪“刀片電池”與廣汽埃安“彈匣電池”以針刺實驗對外證明電池安全性後,嵐圖汽車也在外界的見證下,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對自己的電池做了多項實驗,但並不包括針刺實驗。

9月17日,東風汽車旗下高端智能電動品牌——嵐圖汽車發佈了自研電池系統技術,並在中汽中心實驗室對嵐圖FREE純電版、增程版電池,進行擠壓、碰撞、高溫淋水等安全測試。

在所有的測試環節,嵐圖電池的電池都表現良好。但令外界好奇的是,嵐圖電池爲何沒有做被看做電池實驗中較爲權威的針刺實驗?

對此,嵐圖汽車新能源技術總監黃敏表示,“在我們開發(電池)的過程中兩者(針刺與加熱實驗)都會做。但在我們真實的使用場景中,有多少用戶的車輛發生過電池被鋼板或者針扎進去的事情呢?另外,從過去實驗室統計的結果來看,針刺實驗的重複性(復現性)不太好。一個重複性不太好的實驗,我們沒有把握說這就是我實驗的最後結果,是我安全性的一個體現。所以,我們還是選擇用比較可控的加熱的方式來做的實驗。”

實際上,針刺實驗由於存在與實際失效模式不相符等原因,而在今年被叫停。2020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相比2015舊版國標《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新標準去除了針對動力電池的針刺實驗。而新國標已於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對於新國標中將針刺實驗去除一事,行業人士持不同看法。其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在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針刺試驗是動力電池測試中非常有效、苛刻的一種方法。因此,他建議讓動力電池的針刺試驗再次歸回到強制性標準中,同時把目前熱擴散試驗要求的不短於5分鐘,提升到不短於30分鐘。

而三星SDI中國區xEV&ESS業務總監張愛東則認爲,加熱實驗由於電流可控、加熱功率和電阻可控等優勢,在開發階段作爲防止電池熱擴散、熱失控的實驗更爲合理。“加熱的時候中間和周邊的電芯都被加熱,因爲測試評估的是周邊的電芯會不會被引燃、被擴散,這樣的話,我們認爲加熱方式應該是更爲嚴格的實驗。”而針刺實驗由於實驗標準的不統一,例如,國家此前對於針刺實驗中針的直徑的標準規定較爲寬泛(3到8毫米)、沒有對針刺的位置做規定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起實驗結果存在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嵐圖汽車此次發佈的“琥珀”“雲母”兩套電池系統,均選用對安全性更爲敏感的三元鋰電芯(三星SDI的圓柱電芯)。其中“琥珀”電池系統技術應用於嵐圖FREE純電版,“雲母” 電池系統技術則應用於嵐圖FREE增程版。在此次測試中,嵐圖“琥珀”“雲母”電池系統對於熱失控的控制時間達到30分鐘。

據瞭解,爲了達到這一目標,嵐圖汽車開發出“三維隔熱牆”技術,即在電池包內使用無熱擴散的隔熱阻燃材料,對每個電芯實現單獨的立體包裹。其中,“琥珀”電池系統在電池包內使用充滿帶硅基的高分子隔熱阻燃材料,“雲母”電池系統則採用氣熔膠隔熱阻燃防護層。

此外,嵐圖汽車還在車身防護、高強框架、壓力傳遞、形變吸能和電池雙保險的電池安全結構設計等方面,對電池安全設置了多重保護。

儘管發佈了兩套自研電池系統技術,但嵐圖汽車並不打算自研電芯。據瞭解,在衆多車企中,僅有比亞迪的電芯爲自研,大衆汽車的“標準電芯”是與供應商一起設計研發,並已經計劃做頭部電池供應商,此外,通用汽車也於上海建有前瞻電池實驗室。而嵐圖、蔚來與特斯拉等採用的是電芯外包、電池系統自研模式,理想、奔馳的電芯與電池系統則爲全外包形式。

隨着行業對於電池安全技術的不斷提高,國內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正在不斷攀升。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已經超過17%。

正是在8月,嵐圖汽車旗下首款車型嵐圖FREE迎來了第一個月交付:22天公交付408輛。此前8月3日,嵐圖汽車官宣嵐圖FREE上市43天收穫3689輛大定訂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