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電控系統等領域展開技術創新,北京清潔能源前沿研究中心日前在懷柔科學城成立。研究中心依託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的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建設,將利用平臺先進的設備、人才優勢,並聯合寧德時代等行業上下游企業,針對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等展開研發,促進原創與變革性清潔能源技術的誕生。

清潔能源前沿研究中心落戶在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內。研究中心主任李泓介紹,該平臺是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的懷柔科學城跨學科交叉研究項目,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投資4.3億,是國內首個、國際領先的從原子級到宏觀尺寸、從材料到系統的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綜合測試分析平臺。“平臺爲清潔能源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的破解提供最先進的實驗條件,也成爲我們中心的‘硬實力’。”李泓笑着說。

“硬實力”有多硬?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禹習謙表示,目前已試運行的一套針對電池失效分析研究的、全國最大的“互聯互通惰性氣氛綜合分析測試平臺”。該平臺如同一個爲電池進行體檢的“醫院”,涵蓋了電池形貌、結構、材料等全方位檢測設備。此外,研究中心還擁有一些小規模試製生產線,可以讓科研人員將實驗室裏的創新成果,“無縫對接”地開展小規模試製。

除了過硬的設備條件,研究中心也有着超強“軟實力”。李泓告訴記者,隨着各項科研工作的展開,未來研究中心將達到600人的團隊規模,這裏面既有來自中科院物理所的精兵強將,也有與行業上下游企業成立的聯合攻關團隊。“目前,我們已經跟寧德時代、衛藍新能源等8家優質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企業利用市場化優勢提出需求,我們的科研人員將有針對性進行創新研發。”李泓說。

未來,清潔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可能有哪些重大科研產出?李泓介紹:“動力電池是我們重點創新領域,未來將針對電動飛機、電動船舶的動力電池展開科研攻關。”眼下,純電動汽車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然而新能源飛機、新能源輪船卻仍沒有實現大規模商用。這是因爲相比汽車,飛機或輪船對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可循環次數等有更高的要求。“難度很大,但也存在明確的市場需求,將是我們攻關的一個重點。”李泓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