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19日訊(記者 吳雨昕 王廣豐)9月19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迎來開展第四日。適逢中秋假期第一天,濟南市民熱情高漲,不少人冒雨前來看展,煙臺展區“非遺創作”板塊更是引得遊客們紛紛駐足“圍觀”。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爲一種特殊的文化記憶,傳承着一個城市的根與魂。如何讓煙臺非遺“活起來、用起來、傳開來”,推動煙臺非遺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文旅博覽會煙臺展區,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讓葫蘆雕刻藝術不僅僅在於“裝飾”

葫蘆,因諧音似“福祿”,一直以來都被中國民間當作一種吉祥擺件兒,是送禮、收藏的上佳選擇。清代王昶在《羹賦醉蓬萊》中就曾以“玉壺縹碧,長柄低垂,似瓊漿輕浥”來描寫葫蘆,其晶瑩如玉、好似被瓊漿浸潤過的美妙質感被渲染的生動形象。在“到蓬萊不得不買的10種商品”名單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雕刻傳承人宋玉良創作的葫蘆工藝品榜上有名。他用一雙巧手和強大的想象力,讓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葫蘆煥了“新顏”,成爲一件件設計精美且兼具實用的工藝品,把傳統的葫蘆雕刻藝術與普通人的距離變得更近了。

這次參展,宋玉良帶來了多種不同工藝、不同用途的葫蘆雕刻工藝品。其中運用鏤空雕刻技術、結合生活化應用場景而設計的“葫蘆燈”還獲得了國家專利。暖黃色調的燈光,透過精巧細緻的鏤空處幽幽向外滲透,散發着一種柔和、安定的“魔力”。“這款‘葫蘆燈’特別適合放在牀頭或書房,溫暖、輕柔的燈光無論是對於助眠還是伴讀都非常合適。不用的時候擺在那裏,也是一件極美的裝飾。”宋玉良向記者介紹。而特別培育的“小金桃”葫蘆品種由於小巧可愛的外形,則更多地被用於製作手鍊、項鍊等飾品,既可用來裝點自己也可滿足“把玩”的愛好。

宋玉良此次主要是帶着宣傳“葫蘆雕刻”這一非遺項目的目標而來,“傳承非遺是我們的使命與義務,希望通過這次參展讓更多市民瞭解認識葫蘆雕刻。”他說道。展位現場火爆的人氣也說明,他確實通過自己的創作實力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愛上葫蘆雕刻。“這幾天平均每天的銷售額在四千元左右,說明大家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德州的一家廠子還想要與我們公司合作,常年大量定製我們的產品。看到這些成果,我對葫蘆雕刻未來的傳播很有信心。”

堅定紅陶傳承志,留存膠東文化魂

煙臺職業學院陶藝工作室主任、齊魯文化之星孫茂鍾老師在這次文旅博覽會帶來了膠東紅陶、陶刻、砂大碗等陶藝類“非遺”和文創作品,受到泉城市民的廣泛關注。孫老師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講到,煙臺的文化史可以追溯至有7000年曆史的白石村文化遺址等十幾處遺址,這些遺址出土有紅陶、灰陶、骨器、石器等文化遺存,是關於古老膠東海洋文化歷史的最好證明。

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手工藝爲己任,”孫老師把傳統手工陶藝引進了課堂,他所開設的陶藝社,人數最多時超過四百人,每次活動時教室都不夠用。“製陶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手中的‘泥’,它的來源、它的質感、它的‘性格’,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煙臺古老的歷史文化,還能通過學習製陶培養自己靜心、修身的良好品質。”孫老師如是說。

在文旅博覽會的現場,孫老師也如同對待學生一樣向在場的觀衆們傾囊相授,仔細地講解煙臺紅陶的歷史傳承、製作工藝和獨特風格。一些感興趣的觀衆和陶藝愛好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動動雙手,跟着孫老師學習體驗製陶手捏工藝。這樣生動直觀的互動,在現場營造出了一幅和諧、友好的文化交流畫面,有效促進了煙臺歷史、中華文化的普及傳播。

做好“麪塑”,手藝技巧與文化底蘊要兼長

想要栩栩如生地展現一個人物的外形、樣貌乃至神態應該怎麼做?對於王曉燕來說,“麪塑”在她手中,就可以極高地還原每一個人物形象。作爲煙臺麪塑代表性傳承人,她對於麪塑的喜愛來源於家庭環境的影響,憑藉成熟的麪塑配方,她的麪塑作品不僅極具藝術表現力,還可長期保存以便收藏。

在她心中,有一套自己得悟的創作理念。她認爲想要做出優秀的麪塑人物,僅靠手上功夫還遠遠不夠,還要對書中關於人物的描寫熟稔於心,立體剖析人物背後的故事、理解人物性格與心理。她製作的“金陵十二釵”系列被煙臺美術博物館收藏,爲了更好地創作這套人物,她反覆研讀《紅樓夢》,從字裏行間仔細尋找靈感。“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通過王曉燕的雙手,鳳姐的五官被精準地用麪塑還原,甚至可以從其眼神中讀出心機、潑辣的人物性格。不僅人物如此,若放在燈光下細瞧,觀者還能看出豆綠色手帕應有的輕盈半透的奇妙質感。若非“喫透了”原著,很難做到從裏到外、從人到衣的“神還原”。

此次王曉燕還攜正在創作的“八仙”系列中已經完成的漢鍾離麪塑亮相煙臺展區。除了一如既往的高還原度,她還特意在其中增添了海浪與蘋果的造型,不僅將煙臺麪塑與“八仙文化”更緊密地結合,也讓各種煙臺元素在文旅博覽會的舞臺上得到最充分的展現。

在對剪紙的熱愛中,找到更大的舞臺

欒淑娟,作爲煙臺剪紙傳承人,是目前煙臺市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從小跟隨家中長輩學習剪紙的欒阿姨,在民間剪紙藝術方面已經達到超高水平。她剪紙可以不用畫稿,只憑心中的感覺就能夠技藝純熟地剪出花鳥蟲魚、十二生肖、戲劇人物、卡通形象等各種或傳統、或新潮的圖樣。她最擅長的是通過剪出細小精緻的“毛刺”來表現動物毛髮的形態,手藝高超獨到、作品栩栩如生。

提到“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身份,欒阿姨十分謙虛。她回憶起小時候跟着母親學習剪紙,只是爲了在逢年過節的喜慶日子裏用這些紅彤彤的剪紙作品幫家裏換取一些家用,那時候的她還沒有把剪紙與藝術、與中華文化緊緊地關聯起來。現在,隨着國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重視,像她這樣的老手藝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不僅每年受邀去各地參加剪紙藝術的推廣活動,慕名而來向她學習剪紙的年輕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這讓她心裏攢着一股勁兒,想要爲剪紙藝術的發揚和繼承貢獻更多的力量。

“剪紙講究的就是一個‘熟能生巧’,需要大量反覆的練習,你必須真正地熱愛它,纔有可能慢慢練成一把好手。”欒阿姨如是說。對於剪紙未來的發展,她信心十足:“女兒和兒媳婦受我的影響都愛上了剪紙,並且我也經常去各個學校教課,‘徒弟’越教越多。我相信剪紙這門藝術能夠這樣代代相傳地發展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