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正式開啓——

“雙減”政策落地,新學期中小學有何變化

學生在課後服務時段進行社團活動。

學生在課後服務時段進行舞蹈社團活動。

根據教育部門安排,9月22日起,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含民辦學校)課後服務正式開啓,這也意味着“雙減”政策在我市小學、初中全面落地。這個新學期,從中小學生開學返校開始,“雙減”政策便在我市中小學逐步推進,經過一個星期磨合,“減負增效”的課堂是什麼樣的?各學校“5+2”課後服務又是怎麼開展的?昨天,記者走進我市多所學校感受“雙減”給老師、學生、家長帶來的變化。

“我來說”“我有更好的方法”——

數學課上學生自主探究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基礎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

9月22日上午9點10分,瑞金北村小學五(3)班教室裏,隨着數學老師趙金霞的開場,教室裏立刻安靜了下來。孩子們拿出了之前下發的數學學科“助學單”。

“助學單”羅列了本堂數學課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什麼叫組合圖形?怎麼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助學單”還通過一些簡單的例題,幫助學生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前一天,我們通過‘助學單’已經對組合圖形有了大概瞭解,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什麼叫組合圖形。”老師話音剛落,孩子們四人一組分享起自己的看法。討論完,不少小組還派出代表,跟全班同學分享他們的討論結果。

孩子們得出的結論得到趙金霞的肯定。之後趙金霞便拋出了“助學單”上的第二個問題:給出一個組合圖形,讓學生討論面積計算方法。

“我來說!”孩子們把手舉得很高,每個人都躍躍欲試,上臺介紹完自己的解題方法後,還不忘跟同學們說一聲:“這是我的觀點,大家有沒有補充?”

“我要補充,我有其他的方法,也能算出圖形的面積。”

“你的方法有點複雜,我有更好的。”

……

幾分鐘的討論展示過後,一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孩子們便探索出了4種方法。他們成爲課堂的主角,通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解決問題,老師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學校首創了‘助學課堂’模式,各學科使用‘助學課堂’模式教學時,孩子們在課前能拿到一張小小的助學單,先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研究,之後帶着問題上課,課堂上學生互助合作,在討論探究中,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提高學習效率。”瑞金北村小學校長仲廣羣說,助學課堂通過置換學習時間,壓縮課後練習,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課前助學單的研究性學習上,從而實現“作業砍一半,學習更高效”的目標。

記者瞭解到,爲了實現課堂的“提質增效”,我市各學校都下足功夫。玄武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帶領一二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們走進幼兒園,讓老師們發現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課堂的相似之處,啓發老師研究教育規律,用適合兒童的方式教學,不要揠苗助長。

遊府西街小學通過“同學課堂”,邀請教師充當學生,模擬課堂效果,探索“雙減”背景下對課堂教學變革的思考。老師們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和小組合作研究,凸顯學生思考的過程,並進行有針對性、有代表性的練習,提升學習效率。

作業輔導、社團活動、錯時放學——

課後服務豐富且有序

昨天下午3點50分,南師附小珠江路校區,新學期的首次課後服務正式開啓。

“從田字格的豎中線起筆,右下方頓一下,然後往下走,最後輕輕一抬,小尖尖就露出來了……”一(4)班的教室裏,語文老師兼班主任胥婕正在教孩子們練筆畫的書寫。

孩子們跟着老師的步驟,學得有模有樣。講解完一個筆畫,老師還會走下講臺,手把手教孩子們書寫。

4點30分,下課鈴聲響起,這也是課後服務第一時間段的放學鈴聲。“我們班有10位同學馬上放學,我報一下名字,聽到名字的同學收拾書包到走廊排隊。其他同學先放鬆一下,等會進入第二個時間段。”胥婕說着,帶着10名同學排好隊,然後領着他們來到校門口,看到孩子們被家長一一領走,胥婕才放心地往教室走。同一時間,班上有兩名選擇參加足球社團的孩子來到操場上,開始足球社團課,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熱身運動。而教室裏的其他孩子們則在另一位搭班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下一個活動時間段。

“學校課後服務分爲3個時間段,A時段是‘一起作業吧’,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書面練習;B時段是‘身心活動場’,主要是社團活動或班級活動爲主,每個學生每週有一個時段參加社團活動,其他時段班級活動,這些活動都是以興趣類爲主。C時段是‘愛心守護站’,由老師進行看護,一直到家長來接。”南師附小校長餘穎說。

記者瞭解到,我市各學校推出的課後服務基本都是三個時間段,在第二時間段大部分學校安排了各類社團活動。記者在瑞金路小學的課表上看到《唐詩說》《繪本讀》《我愛勞動》等年級社團就涉及近60種。

記者瞭解到,考慮到學校提供課後服務後,放學時間推遲,容易導致校門口擁堵,學校還推出了錯時放學。“一年級孩子B時段5點放學,二年級則是5點20分放學,校門口還安排了家長志願者進行疏導,孩子們隨放隨走。”餘穎說。

家長:有的淡定接受,有的心存擔憂

“到目前爲止,我女兒並沒有在外面上學科類培訓,平時有時間會上美術、鋼琴等興趣班,週末大多會帶娃在周邊玩,所以‘雙減’政策對我們來說影響不大。”遊府西街小學一名三年級學生家長說。

“作業少了,平時不考試了,說實在的我心裏還是有點打鼓,不知道孩子在校內能學成啥樣。”五年級學生家長崔女士說,“我家孩子平時就不太自覺,需要我們天天盯着才能完成作業,現在到家作業都寫完了,我們給孩子佈置他也不聽,所以還是挺擔心的,畢竟未來中考、高考指揮棒在,學習成績還是最重要的。”

採訪中,還有家長擔心“雙減”下仍然會出現“偷跑”“搶跑”的現象。“有的家庭會通過請‘家庭私教’給孩子加餐,只要升學競爭存在,家長孩子的壓力就小不了。”一位家長說,“我囤了不少教輔,還到網上下了教學視頻,先看看情況,不行後面我自己在家裏給孩子補習。”

老師:短期內壓力加大,長期有助於專業素養促進

“目前從‘雙減’的實施效果看,學生的壓力確實減小了,家長普遍反映他們的壓力也減輕了。不過由於目前處在‘雙減’工作的過渡期,作爲老師,壓力有所增加。”採訪中一位五年級班主任坦言,“從早上7點50分左右到校,到最遲6點多離校,工作時間10個多小時,期間就是上課、作業批改、大課間護導、課後服務等各種工作,基本沒有休息的時候。”

也有老師認爲,孩子的作業在保持定量的情況下,老師需要加強對作業的精選、精煉、精批和精改等,也要加強對課堂的研究,這對老師來說,短時間內確實增加了工作量。長期來看,這對老師個人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都是一種促進和提升。

校長:“雙減”提質增效

需更多積極探索

瑞金路小學校長周鋒說:“無論是‘雙減’還是推出課後服務,都是系統工程,不是簡單改作息時間,也不是簡單延遲接送時間。‘雙減’一定是改變了原來的教育生態,多少年的老思維、老方法用不上了,需要重新調整。”

周鋒建議,上級部門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更多小學嘗試“3+3”作息時間。“這樣上午課時很寬鬆,學生喫飯也可以提前,下午三節課到4點多正常放學,後面提供課後服務,安排比較科學。”同時周鋒也認爲,教育部門可以考慮允許學校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度。

記者發現,“雙減”的大背景下,如何既提升質量,又不過度增加老師的負擔,讓老師能夠輕鬆應對每天工作,並保持積極陽光的工作態度是很多校長考慮的事。“‘雙減’政策要讓教育職能更多地從社會回到學校,教師作爲學校的主動脈、落實‘雙減’的主力軍,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大,要通過實用、針對性的課程,幫助教師解決‘雙減’帶來的客觀性挑戰。”一位小學校長說。

專家:多方合作,協同減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社會學博士、副教授邱建新說:“健康科學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五育並舉’,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大多數家長則‘唯分數論’,更加註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認爲成績好,未來的選擇就能更多,也更容易過上好的生活。這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之間的衝突是引起家長焦慮的原因之一。”

“從古至今,教育在每個家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家長們不遺餘力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王佳鵬說,部分家長擔心“雙減”讓孩子現在玩得好了,卻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被落下,所以自然而然會產生焦慮心態。

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說,落實“雙減”,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需要多方合作,協同減負。“我覺得,家長應該儘量放平心態,讓孩子們有更多自己思考的時間,而不是被各種作業、補習班堆滿。在課餘時間,家長也可以帶着孩子參與生活、體驗生活,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很重要。另外,社區、街道以及一些校外的實踐基地也應該給孩子們提供更多實踐參與的機會,鼓勵孩子們在實踐體驗中成長。”

“我們要通過‘雙減’政策來推動社會主體充分重視教育問題,充分研究教學問題,進一步健全教育培養體系。”殷飛說。

本版撰稿南報融媒體記者錢紅豔何潔

本版攝影通訊員孫權南報融媒體記者徐琦

圖片昨天攝自南師附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