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進入開館第二天。哪些新奇好物值得圍觀?哪些精美物件值得品鑑?又有哪些海南產品受到觀展羣衆青睞?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在深圳文博會前方爲你一探究竟。

“微縮”的太和殿。記者 吳興財 攝

3.1萬處榫卯結構的太和殿模型

在文博會江西館內,一個造型宏大、精美考究的木質“宮殿”吸引了衆多來往觀衆的注意。原來,這一木質“宮殿”是按北京故宮太和殿的造型,由工匠們歷時1年以縮小30倍的比例純手工製成,在文博會上向國內外觀衆呈現。

衆所周知,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主體建築,又稱金鑾殿,爲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南昌中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雷大輝告訴記者,這一手工製成的太和殿建築結構模型是工匠們參照着民國時期測繪圖樣按比例復原製作,模型長2.20米,寬1.30米,高1.20米,共有木柱72根,大梁200餘根, 3.1萬餘個榫卯結構的斗拱,以進口檜木爲原材料製成,模型營造爲二層重檐,逐層收縮,並且沒有使用大梁長檁及鐵釘。從工藝盡力與北京故宮太和殿相貼近。

“爲了最大程度貼近原版太和殿,我們連木柱的根數與大梁的根數都與太和殿相比,也同樣使用了大量榫卯結構進行結構支撐,以求展現古人的製作工藝與先進智慧。” 雷大輝說。

三星堆人面像。記者 吳興財 攝

觀展羣衆圍觀三星堆文化

在文博會四川館內,最爲引人注目的當屬三星堆系列文化產品。該館也用了大量面積對三星堆文化進行展示,讓衆多觀衆在文博會現場就能切身感受到遠在四川的三星堆文化的魅力。

據瞭解,三星堆遺址是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4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對研究早期國家的進程及宗教意識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事實上,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一處具有區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遺址。它的發現,爲已消逝的古蜀國提供了獨特的物證,把四川地區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爲了形象生動地在文博會現場展示三星堆文化,四川館採用了“實物+影像”相結合的方式。在館內前部,設置有一處高1米左右的仿製三星堆青銅立人像,雖然是仿品,同樣有衆多觀衆圍觀欣賞;在館內中央處,還使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將三星堆青銅人面具勻速旋轉着展示在觀衆面前,令人驚歎。

圍繞着備受國內外關注的三星堆文化,衆多三星堆IP衍生品也隨即產生。在四川館內,記者看到了三星堆形象擺件、三星堆卡通形象手辦、三星堆盲盒乃至印有三星堆形象的口罩等衆多衍生品。這也能夠進一步擴大三星堆文化影響力,成爲藉助三星堆文化衍生出的優質文創產品。

具有收藏價值的超級定向隕石

在寧夏館外側,一顆顆外形奇特,顏色各異的石頭被一一陳列開來,有的僅有人巴掌大小,有的則有半個人身高,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石頭並非來自國內或國外某處,而是來自外太空的隕石。

“目前全球已經認定統計的隕石數在10萬個左右,其中約有3萬個被中國收集,在廣西桂林理工大學進行研究。”在現場,中國超級定向隕石發現者、寧夏隕石收藏研究會會長姬智稱,墜入地球的隕石在此前平均以每年10顆左右的數量在全球被監測到,但由於墜落地點地形地貌的差異,並不是所有隕石都能被找到,這也奠定了隕石的稀缺性。

他告訴記者,此次他展出的多爲來自月球、火星的超級定向隕石,所謂的超級定向隕石是指外太空的小星體在被地球引力所捕獲進入大氣層墜落的過程中,未發生翻滾、爆炸及分裂,按一定不變的方向穿越大氣層,以一枚獨立墜落的流體隕落到地面的隕石,主要表現爲頭部有清晰的放射狀流向溝槽、熔楔、菱形花紋及魚鱗坑,這樣的隕石也能完整保留了地外行星其內部的原始結構和成份。“目前國內收藏與研究超級定向隕石的人還不多,我希望能夠通過在文博會的平臺進行展示,讓更多人瞭解這一物體,一起進行收藏與研究。”姬智說。

其表示,從收藏角度,在國際已知的隕石樣品中,風化嚴重的最便宜的沙漠隕石一般價格在40元至50元人民幣/克,月球和火星隕石約30000元人民幣/克,而超級定向隕石是世界隕石大家庭的稀有品種,價格是其他隕石的10倍,未來也具備較大的升值空間。

海南獨有的紅泥陶瓷。記者 吳興財 攝

國內獨有的海南紅泥瓷器

“看看這些瓷器,這是用我們獨有的海南紅泥燒製的,國內獨有。”在海南館內,除了海南黃花梨外,一個個做工精美、釉色絢麗的紅泥陶瓷器件也同樣備受參觀羣衆的關注。

海南紅泥陶瓷相關負責人盧雲倩告訴記者,海南紅泥的鐵、錳金屬元素含量較高,使得其在燒製後能夠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外形,是目前全國獨有的陶瓷原料。“我們是以海南特有的紅泥爲基礎原材料,配比海南鐵礦、金礦、火山岩等其他礦物材料,研製了獨特的泥料、釉料配方,設計了精細獨特的燒製工藝,併爲此設計製造了專門燒製的窯爐,歷經二百多窯的試燒製,終於成功開發出了海南紅泥陶瓷系列產品,目前已經具備批量生產能力。”

其表示,海南紅泥陶瓷在工藝方面獨到之處在於,在原材料方面堅持使用海南紅泥等原礦材料配製的釉料;在燒製工藝方面,爲了實現用金屬微結晶表現釉面的肌理、色彩、花紋,該企業設計了極其精細的柴窯燒製工藝,燒成溫度達攝氏1300度以上,燒製溫度曲線複雜多變,極小的溫度差就會導致燒製失敗,導致其燒成難度極高;而在施釉工藝方面,其施釉極爲講究,施釉薄厚、鬆緊,施釉方法,施釉與器型的配合,施釉次數等等都必須恰到好處,纔會有上乘的燒成效果。

“下一步我們將以藝術陶瓷爲先導,加速海南紅泥元素組成和基礎數據的採集分析,爲高附加值衍生產品的研發奠定基礎。”盧雲倩表示,海南紅泥陶瓷將以獨樹一幟的形象出現在全國乃至國際陶瓷市場,爲海南自貿港建設創立海南品牌和聲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子遙/文 吳興財/圖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吉訓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