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題:叩問中華大地,仰望文明星辰——文物博物館領域黨員代表暢談光榮與夢想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當我真正進入考古一線時,才發現考古沒有想象中的浪漫和刺激,更多的是一份探索中華文明輝煌過去、傳承中華文明豐富內涵的責任。”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女子考古隊隊長燕妮回首自己的職業生涯,深有感觸地說。

  在中共中央宣傳部24日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燕妮等5位文物博物館領域黨員代表圍繞“紮根文博一線 傳承文明薪火”與記者展開交流,暢談自己心中的光榮與夢想。

  受考古學家、科幻作家童恩正先生創作的《古峽迷霧》的影響,燕妮在高中時就對考古產生了濃厚興趣。成爲考古工作者後,想象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沒有令她退卻。她和同事們在一次次考古發掘中與古人“對話”,在歷史迷霧中破解文明密碼。燕妮說:“我不但實現了最初的夢想,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擔負的責任。我願意和同事一起,爲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繼續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擇一事,終一生。曾任陝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隊隊長的楊宏剛,先後查辦文物行政違法案件510餘起,協助破獲文物刑事案件56起,追繳文物19930件(組)。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今年退休的楊宏剛很自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我這輩子做的就是保護文物。”

  他們腳下的泥、眼中的光、心中的愛,匯聚成對文物保護事業最長情的告白。

  當疫情的陰影籠罩武漢,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帶領職工封閉堅守館區,保衛國寶安全。在他看來,堅守,是從事博物館和考古工作最需要的精神。方勤說:“這個堅守就是要甘於清貧、守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扛得住責任。”

  “每天一遍又一遍重複一個故事,不枯燥嗎?”曾有人這樣問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晶。

  這份事業,袁晶已經奮鬥了近20年。通過她的講述,全國各地的觀衆真切感悟着一個偉大政黨的初心與使命。在袁晶心中,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會讓有限的生命年華煥發璀璨光彩。自己的工作,恰恰是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她說:“能在這樣一個神聖而光榮的崗位上工作,我無比自豪。”

  文明照亮民族自信前行的方向,文明亦能搭建跨越國界的溝通橋樑。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王元林多年來承擔援外文物保護和聯合考古任務。他深切感受到,文物工作在國際交流中生動而具體,擁有潤物無聲的樸素力量。

  “在長期和國際專家、國際組織的磨合、交流當中,我們的保護理念、保護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談起下一步的打算,王元林說,“繼續做好現在我們承擔的援外文物保護工程項目,繼續爲人文交往和行業發展貢獻我們的專業力量。”

原標題:叩問中華大地,仰望文明星辰——文物博物館領域黨員代表暢談光榮與夢想

值班主任:顏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