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話鞏俐:“疫情後電影人有些恐慌,但總會過去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泓源 北京報道 演員鞏俐身上有種憨勁。

見到她,是在一輪輪媒體轟炸式採訪後,當然,我們本身也是轟炸團隊一員。她衣飾簡單,扎着頭,運動鞋。

與傳聞中女王氣質不同,眼前的鞏俐實在有股天真。當被問及北影節中的有趣細節時,她說,沒什麼事。

後在其他記者提醒下鞏俐表示,開幕式淋雨有些浪漫。笑得靦腆。

山東人鞏俐的憨勁主要體現在工作上,這是畢生事業。在拍攝《藝伎回憶錄》時,導演羅伯·馬歇爾(Rob Marshall)要求鞏俐學習高級的甩扇子手法,並稱“很重要”。鞏俐練五個多月,每天幾千下,終於學成。

最後,鏡頭一秒鐘。

拍攝《蘭心大劇院》時,導演婁燁要求鞏俐學會黑暗中拆槍。努力學成後,鏡頭被刪。

“只要導演讓做的事情肯定是有原因的,(角色)技能一定要長在身上。”鞏俐稱。

堅韌背後,是熱愛與曾受過的挫折。小時候,鞏俐爲了看電影,甚至學會自制電影票,那是一種素描技巧。

起初她想當音樂老師,考曲阜師範學院與山東師範學院均不順利,最終進入中央戲劇學院。

入學後的第一場劇組面試,鞏俐並未通過,去了成都,第二天又被退了回來。

沒過多久,她遇到了張藝謀《紅高粱》選角,併成爲主角。由此開啓與第五代導演長達十五年的合作旅程。

正是那一段黃金時期,樹立起鞏俐的職業信仰。“她已經變成一個本地農村婦女了,提前一個月農村裏住,跟人在一起生活,一起去勞動,不洗澡,擦鼻子時袖子上全是鼻涕印子。”演員劉佩琦在《秋菊打官司》拍攝日記中寫道。

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秋菊打官司》獲得最高獎項金獅獎,鞏俐獲最佳女演員獎。

“作爲一個演員,在這個快節奏時代,應該有時間要沉澱下來,別走那麼急,靜下來,慢一點,思考一下。有熱愛才能堅守。”在北影節大師班錄製中,她說。

場外觀衆互動時,又有人想了解北影節趣事,鞏俐明顯愣了一下,再次談起開幕式淋雨。

這次,輪到之前提問的記者笑了。

《21世紀》:電影市場相對冷淡市場狀況,是否影響了演員的可塑空間?

鞏俐:國內電影市場總體很好,雖然現在是疫情階段,疫情階段肯定有很多的恐慌。

不只電影界的同行,想進入電影院的人都有恐慌,因爲它是一個封閉式地方。但是,疫情總會過去的。

國內現在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國外現在很多電影院都不開了,倒閉了。

因爲疫情的關係,讓大家有一些恐慌,在創作上可能也是有一些枯竭,不知道走哪個方向;在編劇方面,在最基本的方面,可能也有一些恐慌。

但都是正常的,會過去。我覺得不需要有什麼壓力。

我們有這麼多民族,每一個民族有自己風俗習慣,有這麼多的好故事。不用擔心沒有題材。

《21世紀》:演員的實質是什麼?

鞏俐:演員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誘惑非常多。現在時代進展很快,如果專注的話,會得到你想要的。

每個演員我覺得都希望成爲一個好演員,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

我們說到10分是個好演員的話,如果努力,可能是能夠是1234,如果不努力的話,也就是0,還沒有起步,永遠也不會起步,所以我覺得努力專注是最重要的。

《21世紀》:作爲北影節競賽單元“天壇獎”評委主席,如何看待今年北影節?

鞏俐:很豐富。像有大師班的講座,很多人可以溝通,可以討論,真正的聊天形式,跟大家分享我們對電影、對藝術、對工作的過程、看法。

很多電影,引進了好多外國的片子,還有我們中國自己以前的電影在放映。這個交流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希望我們自己的電影節走向世界。

(作者:賀泓源 編輯:李清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