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護理,聽着很煩,實際更難,業內有這樣一句描述:技術難度不亞於發明創新。

協助老人翻身這一動作就有“多重考驗”。不少老人在中風、跌跤後怕翻身,覺得“亂動危險”。實操環節,有更多細節講究。以偏癱老人爲例,護理員要指導老人用國際通用的Bobath(八字手)握手訓練,肘關節伸直,肩關節前屈90度,依靠健康一側帶動患側完成翻身。這其間,護理員要幫助老人調整各關節姿勢,掌握輔助推力的力度,也避免讓老人形成動力依賴。

今年中國養老領域迎來了“國賽”。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下月將正式舉行。今天起,2021年上海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開幕,吸引了近2500名養老護理員參加,大賽獲勝者將於下月角逐全國獎項。

扣好紐扣,還要“拉平衣襬”

從翻身到穿衣,大賽將種種最貼近真實照護服務的場景搬入賽場。這些服務看似細碎,但就連最簡單的穿衣,也能數出N條標準。

譬如,有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容易扣錯衣服紐扣,細心的護理員就要一步步從頭耐心教起。扣到最後,還要“拉平衣襬”,確保齊平纔算完成。經驗老道的護理員還會在衣服上小心標上記號,提醒老人哪一面是正面,避免正反混淆,更容易穿着。

大賽還特地在場景中放了兩套衣服,選擇的都是“開衫”。因爲,相比於套頭衫,開衫更易穿着,也不容易在過程中引起老人反感。比賽時,有些選手隨手拿了一件,就開始勸說老人穿;還有些選手則將兩件衣服都拿來給老人做選擇。評分時,後者拿到了“得分點”。“我們希望能給予老人充分尊重,讓他們自己做選擇。”

比拼完成度,更要“摳細節”

今年大賽加入了“持續改進照護計劃環節”。針對養老服務市場需求多變、服務多元,養老護理員不能一味躺在自己的“經驗體系”中,還要吸收捕捉新技能點。

大賽中,選手們要結合老人現狀、需求變化,爲其個性化定製照護方案。譬如,對於偏癱老人的餵飯進食,護理員如果察覺到老人可以自己完成,就儘量讓他慢慢嘗試。“即便老人喫飯很慢,花費的時間長,但這樣的細微改變能更快提升老人生活質量。”

大賽不僅比拼的是項目模塊,更考驗選手技術水平,特別“摳細節”,關注他們對細節的把握能力。

“養老護理領域的新知識迭代快,繼續教育的推進十分重要,”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徐啓華表示,上海目前正計劃在養老護理領域探索“學分制”,促進整個養老護理員隊伍素質提升。

養老護理員也能產出“大師工匠”

賽場上的“年輕面孔”不少——90後佔參加決賽選手的近四分之一。在這個曾經傳統的行當,年輕人正憑藉新知識、新技術開始“冒尖”。

95后王程,參賽選手之一。他所在的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可謂今年大賽選手的“育苗基地”,總共輸送了3名決賽選手。剛過去的重陽節,楊福院又因一支活力滿滿的“輪椅舞”火了一把。入行四年的王程,如今已躋身管理層。這份事業成了他的成就感來源。“即便有些老人不善言辭,但他們的眼神中傳遞出對你的肯定。”

王程曾經學習過的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爲上海養老服務行業“定向”輸送人才。他的同學也陸續成爲各家養老機構的種子選手。放眼全市,隨着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護理員缺口依然不小。

徐啓華認爲,要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養老行業,就要搭建更科學客觀的職業水平評價和工資薪酬機制。此次大賽在激勵政策上也有新突破。競賽中成績排名前50%的選手,均可獲得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更多金牌護理員有望獲得高級技師職稱,並享受副高待遇,”徐啓華透露,上海正開展相關標準體系建設,暢通職業渠道,讓養老護理這個傳統行業也能產出“大師工匠”。

作者:王嘉旖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