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能源需求強勁增長、減碳卻只有30多年,企業們在做什麼?

【導讀】 我國碳中和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面臨着能源需求劇增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兩大硬性要求,以及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生態環境治理難度大等問題。

觀察者網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實現2030年前碳達峯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企業從能耗規模和社會責任上都義不容辭。

10月20日,2021雲棲大會上,科技減碳成爲政企關注對象。觀察者網注意到,阿里雲、菜鳥、高德地圖、釘釘等企業均發佈了低碳減排相關的計劃,而在此前,華爲、中石化等多家企業均已加大研發力度,從綠色能源、減少能耗、降低排放等方向發力碳減。

碳減成企業指標和技術攻關方向背後,是我國時間緊任務重的碳中和目標,碳達峯後馬上開始減碳,時間只有30多年。這30多年裏,我們需要面對能源需求劇增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兩大硬性要求,以及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生態環境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此外還有碳數據和碳覈算難度大、系統不統一等基礎性難題。

在此背景下,綠色技術競爭力將成爲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層面,而高科技、低碳和低成本則是這一競爭力的三大關鍵。在碳中和目標下,能否突破技術桎梏,推動新消費、新技術和新產業崛起,也將是企業面對的生存競賽。

減碳時間緊任務重

今年是我國“十四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踐行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

而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雖然人均排放低,但總量是世界第一。要實現碳達峯、碳中和,對我國今後社會經濟發展路徑影響十分廣泛和深遠。

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面對着一些宏觀層面的問題。在2021雲棲大會的科技助力減碳論壇上,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原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胡保林介紹,我國計劃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隨之而來,帶來的就是能源需求的強勁增長。

“然而我們國家向世界承諾要在2060年甚至在這之前就要實現碳中和,因此必須要大幅度下降碳排放,這是硬約束。這一升一降對我們國家實現強國目標和零碳的目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非常不容易”。

從結構轉型和環境治理來看,碳中和也給各領域提出了難題。胡保林指出,我國社會經濟的結構轉型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好乾的都幹了,剩下的全是難題”,“高質量發展和碳中和要求加快運輸工業和消費領域各個領域要加速轉型,要構建起一個綠色、低碳的新的經濟體”,這一難度仍然非常高。

而環境治理與經濟結構關係來看,當前生態環境治理的範圍和難度也在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和管理的邊際成本在上升,生態環境治理的任務非常重,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也帶來比極大的挑戰”。

此外,減碳時間十分緊迫,只有30多年,非常短。“碳達峯之後幾乎沒有平臺的緩衝期就要開始快速下降,減排幅度之大,和減排期限之少帶來極大的挑戰”,胡保林總結道。

他認爲,沿用傳統的減碳方案實現不了“雙碳”目標,必須利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雙碳”目標。“我們必須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扭住增長方式和動力轉變的牛鼻子,突破技術制約和綠色制約兩大障礙,大力提升綠色產品的供給能力,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綠色低碳的方式發展”。

碳數據與碳覈算的難題

準確的碳排放數據是建立在權威而規範的碳統計覈算基礎上的。

但是不論是在政企層面、還是國內外,碳覈算的體系並不統一,這就給“雙碳”目標實現帶來更多障礙。在國際上,歐美還在倒逼我國完善碳覈算的體系。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助理李原介紹,在國內,政府與企業對碳覈算的標準並不統一,在國外,歐盟目前正在力推“碳邊界調整機制”。

根據這一機制,歐盟將對從碳排放限制相對寬鬆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的鋼鐵、水泥、鋁和化肥等商品徵稅,因此這一機制也被稱爲“碳關稅”。

“碳關稅”帶來的是數據安全的問題。“(很多數據)能不能報,怎麼報,還是一個問號”,“我們要考慮到底要報哪些數據報給他,包括我們的產品多少的碳排放是因爲他們的消費造成的,這些都是通過數據來回答的,不能光靠定性解決這個問題”,李原說。

碳覈算面臨的另一個難點的碳數據的流動性。李原舉例解釋說,比如一個企業是整個產業鏈中間的環節,它既面臨上游給他帶來的碳排放,購買的原材料的碳數據會累計到他的產品開發中,同時他最終的產品給到供應鏈下游又會給對方帶來碳排放。如果再考慮到這個企業可能屬於某個集團,以及它相關綠色金融的業務,碳數據的構成還會更復雜。

這樣來看,光是碳的數據化就面臨着不少問題。總結而言,一個是碳數據的量化的成本問題。一方面碳數據化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同時碳監測的技術仍不成熟,難以對所有排放源進行監測;另一方面,覈查成本太高,碳減量只有二三十塊的價值,卻要花上萬元請第三方機構做覈查。

二是被學術界和業界廣泛關注的問題——碳數據的重複計算。李原舉例說,綠色交易機制和碳交易是什麼關係,能不能把綠證和碳排放重複的交易,如果重複交易了,對於買家來說買到了什麼,是不是買到了一個寂寞。三是企業自身的管理,它們既希望得到政府的認可,但是又不完全瞭解自身的碳數據。

他表示,目前國家發改委在做國家的頂層的核算體系,另外也有企業試圖通過核心的運算平臺和多個場景的拓展,測算碳數據,幫助企業建立碳賬戶,幫助企業使用和規劃碳數據。

企業發力科技減碳

碳中和時間緊任務重、難點來自標準到執行的各方面,企業作爲能耗大戶,自然是科技減碳和助力技術難題解決的重要發力方。

地處東江中上游的廣東河源市,是阿里雲數據中心的所在地之一,這裏水資源豐富、空氣質量好,鎢礦、鐵礦、螢石礦和稀土儲量位居全省第一。阿里雲基礎設施負責人周明在雲棲大會科技助力減碳論壇表示,河源的數據中心最快明年將100%使用清潔能源,而其他數據中心也將加速清潔能源使用。

在減排方面,觀察者網在雲棲大會“數智源力”展區看到,阿里雲研發的“液冷”技術已投入使用。一排排服務器被浸泡在絕緣冷卻液裏,產生的熱量可直接被冷卻液吸收進入外循環冷卻,全程用於散熱的能耗幾乎爲零,節能效果超過70%,實現了數據中心100%無機械製冷。

在阿里之外,阿里雲發佈的“雙碳”解決方案則給更多企業碳減提供了思路。阿里雲企業雲服務總經理熊務真介紹,面對政府和省市,阿里雲的“雙碳”管理操作系統可以顯示碳排放總量、各行業及企業排放量,並且可以設置減排目標和實施路徑,確定企業分佈和施工方案。

在企業層面,阿里雲的“雙碳”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管理碳資產、進行減碳,以及做碳交易和碳金融。面對社區這一更小的單元,碳普惠平臺則可以進行用能推演。

與阿里雲同樣通過“液冷”技術減排的企業還有華爲。據華爲官網介紹,通過密閉式液冷機櫃,可以將散熱功耗下降96%,能源利用效率(PUE)由採用風冷方案的2.2降低至1.1。在50千瓦櫃功率設備上,每年可節省約50萬度散熱能耗,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37.5噸。

此外,數字能源業務也本身是華爲重要的業務板塊,涵蓋智能光伏、站點能源、智能電動、數據中心電源等產品。據華爲智慧光伏業務副總裁周濤介紹,截至今年6月30日,華爲數字能源業務已經助力客戶實現累計綠色發電4034億度,累計減少碳排放2億噸。

高耗能行業是我國近期排放控制的核心領域,中國石化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控制碳排放。在管理方面,中石化建立燃動能耗一體化考覈新體系,增加碳排放總量和強度考覈指標,在技術層面,加大在二氧化碳捕集技術、二氧化碳礦化技術、生物航煤、生物柴油、地熱技術和二氧化碳化學利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發力度。

號召全民減碳

國家和企業是減碳政策的制定者和技術攻堅者,而具體的每一個消費者、員工和用戶纔是“雙碳”目標實現的中堅力量。在這方面,一批企業在號召全民減碳上也體現了作用。

儘管釘釘以to B業務爲主,但它間接連接了服務企業的員工,通過綠色線上辦公,很多個人的碳排放行爲也被避免了。釘釘雲棲大會上最新升級的碳減排服務,把從電子審批、電子日誌、電話會議和視頻會議四個碳減場景拓展至12個,新增場景包括直播、填表、電子簽章和智能填表等。在服務層面,釘釘將企業通過使用釘釘產生的減碳量可視化,讓企業爲減碳設置量化標準。

釘釘副總裁吳振昊介紹,目前釘釘服務的企業和組織超1900萬,截至今年的9月份,這些企業與組織對比去年2020年整體的碳減排的統計已提升30%。

在更爲to C的業務上,企業也通過包裝回收和禮品兌換等獎勵機制,推廣宣傳普及減碳的重要性。

比如,即日起北京市民可以通過高德地圖,使用公交、地鐵、騎行、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可獲得相應的碳能量,碳能量可兌換多種禮品,也可兌換公益項目,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珍稀動物保護等公益事業。

“雙11“將至,綠色快遞也成爲消費狂歡的關鍵詞之一。今年11月1日-15日期間,菜鳥驛站爲鼓勵大家回收快遞包裝,參與回收的消費者,每天可領取最多50萬個新鮮雞蛋,菜鳥一共準備了750萬個雞蛋和其他綠色禮物激勵消費者。

另外,快遞包裝回收利用總算提上了議程。全國20城的菜鳥驛站將試點“循環包材綠色寄件”項目,促進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雙11期間,菜鳥的智能合單、智能切箱等技術,將直接減少包材使用量。而菜鳥物流園區內的分佈式光伏電站,也將繼續提供清潔能源,合力減碳。

從企業碳減動作來看,距離胡保林指出的重要技術突破仍有較大距離,部分還停留在獎勵機制和低技術水平層面。但隨着政府的戰略性部署和to B和to C端企業的行動,“雙碳”目標的實現正在加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