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高原特色農業蓬勃發展的熱區寶地——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金牛鎮柳家灣華僑社區,賓川縣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出“葡萄+”組合拳,帶領當地羣衆共同發展致富。

“葡萄+”築牢發展基石供圖

“公司之所以迅速成長起來,是因爲我們堅持把企業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深度融合,立足賓川位於金沙江干熱河谷的區位優勢和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文化優勢,積極示範帶動周邊乃至全縣羣衆發展葡萄產業,吸納各族羣衆就業務工,將各族羣衆的勤勞和智慧注入企業發展的全過程,通過‘葡萄+民族團結’‘葡萄+實驗室’‘葡萄+就業幫扶’,推動葡萄產業提質增效,帶動羣衆致富,走出一條‘民族+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公司總經理謝明安介紹到。

走進華僑莊園的葡萄基地,工人李建興像往常一樣忙碌着。在基地,他負責葡萄打藥、施肥等工作,工作雖累,但日子卻越過越紅火。談及來到華僑莊園工作的變化,他有說不完的話。

“我是從平川鎮搬到尼薩新村的彝族移民,來到華僑莊園工作以後,公司經常組織我們員工聚會、聊天、談心,我交到了一大羣朋友。”李建興說。像他這樣常駐莊園的員工還有80多人,他們來自漢、白、彝、藏、傈僳、普米等6個不同的民族,工作中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閒暇之餘大夥兒唱唱民族歌、跳跳民族舞,各族員工的關係在和諧共處的氛圍中不斷親近,在團結奮進中不斷推動公司創新發展。

“葡萄+”築牢發展基石供圖

在爲當地羣衆增收致富的同時,華僑莊園還注重引進新技術,推動葡萄產業提質增效。依託國家葡萄技術體系,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成立王世平、張才喜、郭玉蓉和鍾廣炎四個專家工作站,大力開展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產、學、研”和“農、科、教”在這個現代化農業莊園裏有機結合,有效助推了賓川水果產業快速發展。

2020年,縣內的450畝葡萄基地實現總產值約2500萬元,帶動周邊261戶羣衆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葡萄+”築牢發展基石供圖

“我們引進了300多個葡萄品種和世界最先進控制系統和灌溉系統,建設葡萄水肥吸收規律及生長規律研究實驗室,在葡萄品種培育、葡萄深加工等領域取得了20多項發明專利,自主研發的葡萄有機質無土栽培、葡萄根育限制栽培技術、優化葡萄促早熟技術等12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在實踐中廣泛推廣應用,讓我們的‘七彩雲祕’牌葡萄成功走出賓川,走向全國。還成立了成人開放大學,每年從省內外來我們這裏參觀和學習的人超過10萬人次。”謝明安介紹到。

企業自身發展迅速的同時,華僑莊園也不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自2014年成立以來,公司共招聘培訓務工人員10000多人次,帶動周邊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轉移就業12000多人,實現了企業發展和羣衆增收致富“雙贏”。

“葡萄+”築牢發展基石供圖

“我2017年6月來公司工作,四年來,公司的技術人員和老員工耐心地教我澆肥、打藥,現在我不僅學會了技術,一個月還有3500元的工資,加上妻子外出打工的收入,我們一家生活越來越好,等我考到駕照就去買輛車,休息時可以帶着家人到處旅遊了。”李建興臉上滿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雲南網記者博達楊子雙通訊員劉漸俊袁凱霞楊愛恆楊運政張鴻靈龍筱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