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6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羅照輝,副署長張茂於、周柳軍、鄧波清介紹我國抗疫援助及國際發展合作。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張茂於表示,氣候變化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警鐘,中國深切地認識到這一點,習近平主席在75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宣告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方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展現了中國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援外工作認真落實氣變領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諾,積極參與應對氣變的國際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氣變挑戰。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共實施應對氣變援外項目二百多個,其中減緩氣變率的項目大約70%,這裏邊包括巴基斯坦國會大廈太陽能的供電項目,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河岸綠色發展項目等等,適應氣變類的項目大約150個,包括應對尼泊爾的洪災、斐濟的颶風、莫桑比克的熱帶氣旋等,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還組織開展了80餘期氣變組織的研修班,培訓了近兩千名相關人才。

張茂於介紹,下一步援外工作將以推動綠色發展作爲重點之一,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變的能力,一是強化項目支撐,積極開展氣變環保項目,做優做精光伏、沼氣、水電站等清潔能源和防治荒漠化的項目。二是突出環保因素,加強援外項目環保氣變因素的評估,推動承造項目向氣候友好型轉型。三是加大資金配合,加強南南合作基金與瀾湄合作專項基金,中非發展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加強央地協同,發揮雲南、西藏等邊境省份的區位優勢,在跨境水資源管理、自然保護地建設等方面向周邊國家提供援助。五是開展經驗交流,支持發展中國家採取實際行動爲自然守住安全的邊界,鼓勵綠色復甦、綠色聲音、綠色消費,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局面,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爲可持續發展的不竭源頭。(總檯央視記者 孔祿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