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作者/張怡   編輯/麗雅

來源/陸玖財經

2021年,有豬,卻沒有風口。嗷嗷待哺的創業者們,已經“不能2VC了,必須要有真正的兩把刷子了”。

中國互聯網激盪昂揚了二十年之後,終於迎來了向下的拐點。過去,互聯網行業年年都有風口,年年都有新詞彙,今年卻異常安靜乖巧。除了熱度從去年延續到今年的社區團購,整個行業已經看不到任何抓眼新事物的產生,而社區團購本身,也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僞需求。元宇宙的風從大洋彼岸刮來,似乎投資者和創始人們也不再感冒。

對於資本而言,互聯網行業可投資標的大幅度減少,是一個基本事實。像以往一樣想象出一個商業模式創新,期望通過砸錢燒出一個市場,但是,很快發現,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很可能是一個僞需求。

過於甚至可以依靠幾頁PPT,就能融到一大筆投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即便元宇宙這樣的概念風起雲湧,也很難讓中國的資本真正下注。因爲,如果不闡述清楚落地場景和盈利模式,資本已經很難像以往那樣爲概念買單。真正可以滿足資本胃口的互聯網賽道和標的,越來越少。

要知道,過去二十年以來資本青睞互聯網有着非常功利的原因。互聯網商業在資本眼中一直是贏者通喫的遊戲,可以用最小的錢博最大的回報,這是其他行業不能給予的。但如今社區團購的潰敗也許就是風口時代結束的一個信號,蘭州拉麪們的崛起或許更是大勢已去的一絲嘲弄。

當互聯網企業失去了以小搏大的價值,失去了靠燒錢快速出現壁壘和市場壟斷價值,資本和投資人的權杖也會毫不留戀地搖擺和退縮。

01

風口落腳處爲何如此接地氣?

在去年疫情的催化下,社區團購也許就是互聯網時代最後一個風口。然而,這場貼近大衆需求並飽含資本期待的團購風暴,最終變成了一場搶奪“白菜”的市井廝殺,社區團購至今沒有探索出健康的商業模式,但錢卻已經燒掉了幾百上千億。

社區團購的風從每日優鮮(MF.US)、叮咚買菜(DDL.US)等小平臺颳起,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美團、阿里、滴滴、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湧入,這股巨大力量引來無數資本讓社區團購的風口迅速成型。然而,社區團購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是無法掩蓋的,靠低價補貼獲客仍是各個平臺搶地盤的最主要手段,但要知道燒錢不僅能幫市場早熟,還能讓市場早衰。

2020年底,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就社區團購亂象的問題對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在內的團購平臺進行行政指導,嚴厲禁止社區團購平臺利用低價傾銷、大數據殺熟、虛假宣傳等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取得壟斷地位。

2021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又對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社區團購企業做出正式行政處罰,再次表明國家對無意義“價格戰”的抵制,自此社區團購野蠻擴張的風潮怕是要安息了。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故事還沒來得及講好,但監管的加嚴已讓互聯網企業沒有了機會。

今年萬籟俱靜的互聯網圈,再沒有了誰出風頭的聲響,大家轉而深耕各自領域的戰略佈局,積極對接傳統產業,如在線藥房、在線問診等。對於資本圈而言,2021也是相當沉寂的一年,唯有蘭州拉麪掀起了小小風浪。成立於2019年的蘭州拉麪品牌馬記永獲紅杉資本給出的10億估值,平均每家門店價值超過5000萬,引起了不少熱議。

一向高傲的資本竟然給小小拉麪館捧場,這一切合理嗎?爲什麼2021年互聯網在資本眼裏還比不上一碗拉麪?蘭州拉麪現象,與資本的務實密不可分。

陸玖財經就今年互聯網的沉寂和投資圈的冷淡與北大經濟學教授馮科交流。馮科認爲這一方面歸咎於消費的增速下降,資本對未來的預期不穩定,這其中不光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政策原因;另外爲什麼2021沒有互聯網新風口,這就與監管息息相關,今年是互聯網監管年,反壟斷與重建資本秩序是主題,所以大家就謹慎了,沒有人想做出頭鳥。

歸根究底,還是因爲互聯網增速下行之後資本市場的熱錢無處可去,只能選擇有確定需求與現金流的實業,如此看來比起燒錢無止盡的社區團購,蘭州拉麪倒還真不算是個壞標的。於是,所謂的新消費投資熱了起來,互聯網成了投資人迴避的標的。

放在以前,很多互聯網模式,的確是促進行業升級的良藥,比如移動支付、直播帶貨、智能物聯,然而當一二線城市的需求趨近飽和,資本把視線逐漸轉向下沉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故事就開始了。面對價格極度敏感的人羣,互聯網模式不靈了,反而用“價格戰”這類較爲原始的競爭方式,顯得更爲有效果。臨期尾貨超市、直播達人降價促銷、年輕人愛喝的元氣森林、追捧的奈雪的茶、王小滷、文和友、甚至果酒、蜜雪冰城等等,成爲投資人認爲更接地氣的投資標的。

02

零和博弈的遊戲結束了

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成長曲線,互聯網企業也不例外。曾經,這個圈子憑故事誕生過太多神話,憑概念創造過太多風口,憑贏者通喫的鬥狠精神吸引過太多資本。然而這樣的零和遊戲已經不合時宜了,在國家嚴查壟斷、扶正資本秩序的大背景下,互聯網企業的邊際收益正急劇遞減。

隨着競爭的加劇,所有的互聯網玩家都期望在各個細分賽道改造原有產業,於是“互聯網+”就成了互聯網企業進入各個產業、整合上下游資源的好工具。我們固然不能忽略互聯帶動產業升級的積極作用,但各家幻想佔據平臺優勢的互聯網戰火卻真的乏善可陳。

先發優勢是互聯網商業的第一要義,但當所有玩家都認定了同一塊蛋糕,即便錯失了先發優勢,大家也會從產業鏈、低價補貼、服務品類等方面內卷,誓死逼退對手。不論是電商、短視頻、還是社區團購,互聯網戰火都從一二線城市打到了下沉市場。如果不加控制與引導,燒錢到最後的玩家一定可以熬死競爭者,把市場牢牢掌握在手裏。

然而,目前這種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後遺症就是,所有的創業者,都想着去做商業模式的創新,而不是底層科技的突破,畢竟做平臺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成千上萬倍的回報。雖然這很符合資本逐利的特性,但對於中國經濟和互聯網行業來說,這樣的操作既不利於人民的長期福祉也不利於互聯網企業的健康發展,中概股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印證了這一點。

中概互聯(513050.SH)重倉騰訊(00700.HK)、阿里巴巴(BABA.US)、美團(03690.HK)、京東(JD.US)、拼多多(PDD.US)等主要中國互聯網企業,該基金在2021年的拉胯表現直白反映出中國互聯網企業在資本眼中的價值。中概互聯ETF基金淨值從年初2.650元的高點已跌至如今的1.50元,2021累計跌去了28%的淨值。放眼望去,中國互聯網企業,全盤皆綠,而資本對互聯網越來越謹慎,卻成爲事實。

今年互聯網企業的下行趨勢,首先有反壟斷監管的原因,一系列針對“二選一”的不正當競爭罰款應聲而下,阿里的182億、美團的34億皆是監管方釋放不容忍惡意壟斷的信號。信息安全與用戶隱私的隱患問題也是今年互聯行業被戳痛的軟肋,6月低調赴美上市的滴滴(DIDI.US)、Boss直聘(BZ.US)、滿幫等因數據泄露問題被調查,滴滴出行APP在7月4日被下架後至今未重新上架。

另外,“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的打擊,不僅給衆多押注在線教育的互聯企業帶來了損失,也讓資本和大衆對“互聯網+”的賦能作用多了一份存疑。字節跳動前員工Windy(化名)告訴陸玖財經:“雙減之後,字節大力教育的裁員可以稱得上規模大、效率高、賠償多,沒有絲毫遲疑。我覺得這些互聯網公司並不是真心在做教育,只不過看着教育領域有利可圖所以來分一杯羹。”而大多數教育互聯網公司,如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等等,都在面臨類似的場景。

“很多互聯公司賦能的教育機構,純粹靠錢來堆積相關的人員,一沒有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學系統,二沒有成熟的生產體系全靠摸石頭過河和抄襲,三沒有匠心,急功近利不認真去思考用戶需要的是什麼。這也很有可能就是互聯網企業賦能其他產業的真實面貌。”

反壟斷背景下,資本靠併購形成行業壁壘的做法,也變得行不通。鬥魚和虎牙的合併,幾經周折,也宣告失敗。

總之,你死我活、靠互聯網打造邊界的時代過去了,新的時代開始了。

03

高科技快生意轉爲慢生意

從狩獵文明發展到計算機技術,人類發展的主旋律就是提高效率,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更高的效率就是核心競爭力。過去20年,我們看到了互聯網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但同時也要看到在互聯網行業爆發前,中國早就在三次工業革命中積累的強大勢能。

在很大程度上,互聯網企業不過只是通過技術把勢能轉換爲動能,其快速增長本質上是分享了實體產業幾十年的發展積累和廣大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需求。但如今基於前人技術根基的互聯網已經遇到了瓶頸,近在眼前的低垂果實已被摘完,想要夠到更高處的果子就得拿出硬核的東西,賺快錢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互聯網產業不僅進入了下半場,並且,很可能已經進入了傷停補時階段。

互聯網企業在商業模式上的花樣百出,固然新穎,吹起過無數走野路子的豬。但在資本趨利、短視的薰陶下,我們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已經停滯了二十年,鮮有資本真正去關心芯片、底層系統、材料突破等這些真正的科技動力。可如果沒有硬核科技的加持,互聯網的一切繁華都將不復存在。而後面這些產業,哪個不是慢生意?哪個不需要動輒10年,甚至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所以,投資互聯網的大潮過後,資本會青睞真正的高科技企業嗎?

很遺憾,馮科老師告訴我們,這個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高科技行業,特別是卡脖子行業,比如芯片,不是投資就能做出來的,在肉眼可見的未來,技術壁壘是難以突破的,技術封鎖、光刻機等設備的缺乏都讓中國芯片在提高精度、實現量產方面大受限制。廣大羣衆對研發芯片的難度沒有概念,如果說自研原子彈的難度是1的話,那自研芯片製造的難度就是10,不是給錢就能做出來的,所以資本不容易買賬。”

那這些一眼望不到頭的慢生意真的就無人問津嗎?其實也有,華爲事件充分讓我們知道,在底層科技上,我們被卡脖子的嚴重性,所以硬科技的突破必然是未來的發展重點,除了各大風投,近年來政府對於實業,特別是高科技行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像深圳以科技立身的城市自不用多說,合肥地方政府也稱得上是投資界的新星,孵化了國產內存龍頭企業長鑫公司,投資了蔚來汽車(NIO.US)、京東方(000725.SZ)等近幾年頻繁進入大衆視野的高科技企業。

政府補貼高科技產業的初衷雖好,但被騙子“白嫖”的次數也不少。芯片產業有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武漢弘芯騙補事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騙補更是層出不窮,今年被經銷商舉報的衆泰汽車(000980.SZ)就是個中典型。層出不窮的騙補案件不僅提高了交易費用,也制約了政府投資的信心,使得想要認真辦實業的公司更難拿到資金。

雖然急功近利的互聯網快生意已成爲往事,我們無比希望未來掌握在踏實鑽研的慢生意人手中,但技術的壁壘和資金的缺乏還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苦坐冷板凳、脫離大衆認知的底層科技研發,很難成爲投資風口。因爲大多數人,希望一夜暴富,一招制勝。這是一對永恆的矛盾。因此,投資變得越來越難,創業者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沉浸在美夢裏原地等風的豬們,會被摔。在慢生意時代,企業和資本都得忍受一段沒有風口的日子。今後不太會颳風,也沒有風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