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消息,醫療AI企業鷹瞳科技今日正式在港上市,發行價爲75.1港元,開盤即遭遇破發,下跌11.85%,報66.20港元。

據招股書介紹,鷹瞳科技最早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並將其用於早期檢測、輔助診斷以及健康評估的醫療器械公司。截至正式登陸港股,鷹瞳科技此前經歷共計9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2億元。公司股東名單包括復星集團、中航信託、平安醫療科技等企業。

作爲業內盛傳的“AI醫療第一股”,鷹瞳科技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一直深受關注。目前,同行企業中包括科亞醫療、推想醫療、數坤科技等企業均正處於申請上市階段,如今公司遭遇上市破發,這無疑在向此前一直上市不順的醫療AI行業,灑下了幾粒寒霜。

商業化落地困難重重

今年6月21日,鷹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衝刺IPO,瑞銀集團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經過4個多月的準備與上市問詢,如今公司正式登陸港股上市。朋友圈,一衆鷹瞳科技的創始股東均紛紛發出歡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實現盈利。

從營收看,招股書顯示鷹瞳科技2019年和2020年營收與毛利均呈上漲趨勢,營收分別爲30.4百萬元、47.7百萬元人民幣毛利分別爲16.11百萬元、29.09百萬元。其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6.5百萬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爲49.5百萬元。

而在虧損情況方面,2019年和2020年年內虧損分別爲87.14百萬元、79.63百萬元。其中,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2021年前六個月虧損48.8百萬元,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2020年前六個月虧損37.5百萬元。

至於虧損原因,鷹瞳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歸因於與候選產品研發相關的研發開支,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據招股書數據,2019年與2020年,鷹瞳科技研發開支分別爲4121.2萬元、4230.9萬元,分別佔收入135.5%、88.8%。

對於AI科技企業而言,由於研發壁壘高、商業化落地困難等方面的原因限制,目前整體企業普遍處於虧損狀態。尤其在醫療領域,由於每一款產品的採購與使用往往關乎使用者“生命健康”,因此大型醫療機構在對於AI醫療類產品採購方面都極爲謹慎,最終直接導致從事生產並提供醫療AI類產品及解決方案的企業變現困難,整體商業化進展緩慢。

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一覽,鷹瞳科技也曾提示稱,“我們無法保證對於我們的人工智能早期檢測、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需求將在合理的時間內達到預期水平,也可能無法實現預期收入”。據招股書顯示,目前公司的財務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產品組合的成功,而產品組合主要由三個版本的Airdoc-AIFUNDUS構成:

其中,Airdoc-AIFUNDUS(1.0)是一款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軟件(SaMD),用於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協助醫生做醫療診斷,已獲得國家藥監局第三類醫療器械證書。另有Airdoc-AIFUNDUS(2.0)主要用於輔助診斷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irdoc-AIFUNDUS(3.0)主要用於輔助診斷病理性近視和視網膜脫離。

賦能效果仍存在分歧

近一年來,隨着張一鳴、王小川、黃錚等人辭任公司領導,並將興趣轉移到生命科學領域後,生物醫藥這一領域再次迎來了互聯網人的關注。事實上,在投入到新的領域後,以上互聯網人士更多的關注點仍在於互聯網信息技術如何改造並賦能生物醫藥方向,涉及更多的是數字醫療、智慧醫療概念。

只不過對於真正生物醫藥領域人士而言,互聯網乃至人工智能技術對他們真正的業務幫助有多大,業界一直衆說紛紜。在此前的交流中,有生物醫藥領域從業者便曾直言,“目前圈內對互聯網及人工智能能帶來多大的賦能效果其實分歧很大,更多的只是覺得在醫藥電商、醫療保險這些環節帶來了提升”。

事實上,這種情況不僅僅只是個別業內人士的看法。在資本市場,監管對於目前市場上主打AI+醫療企業的商業化落地情況同樣表示擔憂。

今年3月16日,人工智能醫療企業科亞醫療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正式打響了衝擊AI醫療第一股的槍聲,不過遺憾的是,在經過6個月的掙扎之後,公司未通過聆訊,最終衝刺上市失敗。

目前,推想醫療以及數坤科技兩家主打AI醫療的企業也正在排隊準備上市,但公司同樣面臨着整個行業都在面臨的問題——虧損嚴重。數據顯示,2019、2020年以及今年一季度,推想醫療淨虧損分別爲4.02億元、5.87億元和1737萬元。而在2019、2020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數坤科技淨虧損分別約爲9130萬元、1.29億元、8742萬元,兩年半合計虧損近3.08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生物醫藥相關領域成爲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生物科技領域一級市場融資數量上升至近200件,融資規模增加68%達到128億美元。而在國內,生物健康相關領域一級市場融資也迎來爆發,2020年全年融資數量增長超過200%,融資規模增加近300%,達到近40億美元。

伴隨着行業升溫以及賽道內企業融資速度的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情況也在不斷升級,現階段再談醫療AI,商業化已成爲了繞不過去的話題,對於此前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鷹瞳科技而言,或許想要扭轉股市表現還需要提交一份更加靚眼的商業化成績單。(彥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