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原系主任胡景鍾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1月29日3點23分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不幸逝世,享年95歲。

胡景鍾(1926年11月11日-2021年11月29日)

胡景鍾教授(1926.11.11-2021.11.29),廣東番禺人。復旦大學哲學系原系主任、教授。歷任復旦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校長辦公室主任;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哲學學科評審組成員,上海市哲學學會常務理事。

胡景鍾教授於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就讀於廣西岑南大學;1948年9月至1950年2月,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並於194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後,先後於上海滬江大學、上海高校聯合辦事處、華東高教局任職。1956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進修結業,同年9月進入復旦大學哲學系工作,先後聘任助教、講師,並擔任副系主任職務。1979年11月至1983年4月任復旦大學教務處副處長,1983年5月至1984年10月任復旦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1984年11月至1988年12月任哲學系系主任,並聘任副教授;1991年起聘任哲學系教授;1991年7月離休。

胡景鍾教授長期從事宗教哲學、基督教思想史研究。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和哲學系主任期間,仍於繁忙的行政事務之餘,積極溝通校內外科研教學資源,並身體力行擔負宗教學相關教學和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復旦大學宗教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是復旦宗教學學科的奠基者。

復旦大學是新中國最早開設宗教學類課程的高校之一。1964年,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批示,胡景鍾教授就邀請嚴北溟先生開設了“佛教哲學史”。從1978年起,胡景鍾教授在國內率先開設了“基督教思想史”課程,和嚴北溟先生的“佛教哲學史”一道,成爲了1977年大學恢復招生之後,最先恢復的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爲指導的宗教學類課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宗教學研究和教學的恢復與發展。上世紀80年代,胡景鍾教授積極使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研究分析宗教問題,先後發表了《淺論社會主義時期宗教的存在》《論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教會大學》《試論“人”在哲學地位中的演變——從批判神學的歷史談起》等一系列論文,並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論文獎。1984年底,在他的積極籌備下,哲學系牽頭成立了跨系的宗教學研究室,胡景鍾教授兼任室主任,這是國內大學中較早成立的專門性的宗教學研究機構。他主編的《西方宗教哲學文選》,以宗教哲學經典主題爲對象,閱讀文本涵蓋了從古希臘到現代的西方宗教學者的作品,是學生理解宗教哲學的重要讀本。

離休之後,胡景鍾教授依然筆耕不輟,發表了《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觀》《要認真對待宗教——紀念復旦大學開設宗教課50週年》《試析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如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試析“生命教育”的缺失》等憶舊、回眸、思索、探討類的雜文20餘篇,自編了《三葉集》。

胡景鍾教授始終牽掛哲學學院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從2016年開始,他用自己的積蓄,在復旦哲學學院設立了桂海獎學金,支持學院的人才培養。截至目前,已有33位學生獲得“桂海優秀學生獎學金”、“桂海勵志獎學金”和“桂海優秀學生單項獎學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