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爲持續提升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使用水平,近期,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有關單位成立考評組,對各區在開展屬地初評基礎上推薦的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獎勵扶持候選單位進行了現場考評。即日起,京華丹心將推出《教育基地風采》欄目,全面展示參與此次現場考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風采,着力體現首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特色亮點。

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讓位於東城區箭桿衚衕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聞名全國。這個不到200平方米小院裏的專題展別具特色,開放幾個月便成了著名的“紅色網紅打卡地”。作爲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今年在慶祝建黨100週年、黨史學習教育、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200餘篇馬克思列寧主義文章填補空白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位於東城區北池子大街箭桿衚衕20號。爲慶祝建黨100週年,作爲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1+9”提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專題展於2021年6月1日正式揭牌開放。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專題展突出“小而全”“專而精”,在北房和南房分別推出“歷史上的《新青年》”和“陳獨秀在北京”兩個專題展。“歷史上的《新青年》”集中展示《新青年》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體現《新青年》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及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的突出作用。“陳獨秀在北京”展現了陳獨秀的基本生平及在京期間的主要活動與歷史作用。

“歷史上的《新青年》”專題展

展覽對1920年9月至1926年7月間《新青年》刊登的200餘篇馬克思、列寧著作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章,首次以仿真形式集中展示,填補了一項歷史空白。舊址內原景重現了電視劇《覺醒年代》中的部分陳列和道具,並首次彙集展出了陳獨秀、李大釗編輯《新青年》時往來書信及編者作者之間的通信手札,讓觀衆瞭解和感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初心和使命。整個展覽深受觀衆歡迎,成爲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體驗油印《新青年》封面成觀衆最愛

自開展以來,《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已累積接待參觀人數共計近3萬人次,其中個人17000多人次,團隊500多組12000多人次。青少年佔比約40%,京外遊客約佔20%。

“沒想到這麼火爆,提前一週都約不上,晚上12點家裏人用手機一起搶預約。”在“七一”前後、暑假期間,觀衆們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了《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的受歡迎程度。在此期間,除了個人,每天有七八家單位預約前來開展慶祝建黨百年主題黨日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長隊往往排到衚衕口。展館先後接待中央及北京市機關單位100多家,企業黨組織300多家。外交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將展館作爲共建基地,分批次組織支部主題教育活動。

基層黨支部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東城消防支隊官兵到展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

青少年是《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參觀者的主體,尤其是暑假期間和週末,學生能佔到半數以上。講解員針對青少年觀衆專門開發了一套講解詞,通過增強故事性,讓小朋友能夠聽得懂、記得住。現場戴耳機收聽《國際歌》也是深受中小學生喜歡的展項,展館組織工作人員、講解員先學習《國際歌》,現場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唱。

中小學生在展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上的《新青年》”專題展中,在現場體驗傳統油印《新青年》封面,是最受觀衆喜愛的一個互動活動。他們不僅能自己動手印製一份《新青年》封面,還能帶回家留作紀念。這項活動吸引了大批觀衆前來體驗。

觀衆體驗傳統油印《新青年》雜誌封面

展館開館不久即迅速成爲年輕人黨史遊學線路的網紅打卡地,在抖音、大衆點評、小紅書、嗶哩嗶哩等網絡平臺,滿眼滿屏都是《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的視頻、照片和文章,門口的《新青年》二卷一號封面更是青年人來此必選的取景打卡點。每天有相當多的外地遊客慕名而來打卡留念,《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成了全國聞名的“紅色網紅打卡地”。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學生在二卷一號網紅打卡地打卡

線上線下組織特色活動

爲增強展館的“活性”和“粘性”,更有效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

舊址院中演出《覺醒年代》電視劇片段《星火》

將熱播劇《覺醒年代》與舊址展覽充分聯動,是特別吸引觀衆並受歡迎的一個做法。小院裏配置了電視劇中的竹桌椅供觀衆感受、休息,劇中的皮箱、雨傘等道具擺進了展廳。同時,特別邀請《覺醒年代》中陳獨秀的扮演者於和偉作爲東城區黨史遊學地圖“覺醒年代”線路代言人,他充滿感情地對《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進行微博推文介紹。

陳獨秀扮演者於和偉打卡舊居並推介

6月1日,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的揭幕儀式上,《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爲學生誦讀《新青年》發刊詞《敬告青年》,並由東城戲劇社演員現場表演李大釗、陳獨秀劇情片段《星火》,現場與學生互動。6月5日,在陳喬年烈士犧牲紀念日前一天,舉辦了一場主題拍攝採訪活動,活動的傳播效果和反響非常好。

11月25日,中國音樂學院管絃系和鋼琴系師生在舊址院中舉辦的小提琴配樂誦黨日活動驚豔全場。展館將與中國音樂學院展開系列共建,定期選派優秀學生到展館進行紅色經典演奏活動。

中國音樂學院師生舉辦小提琴配樂誦主題活動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的展覽和活動吸引了大量媒體的關注和傳播,先後配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融媒體傳播平臺“京華丹心”等進行了多次線上直播活動,數十家媒體進行了上百次報道,各種自媒體傳播不計其數。

爲更好地滿足觀衆觀展需求,《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開發推出了“雲看展”,由《北京新聞》主播燕兆麟錄製語音講解,觀衆只要掃描展牆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用手機收聽收看展覽講解。同時,專題展的視聽內容也已上傳到“北京時間”APP,將專題展延伸到線上雲端,打破空間和疫情的侷限,努力擴大展館作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輻射範圍和影響力。

掃碼可實現“雲看展”

院內的桌椅藤架與《覺醒年代》場景一致

展館信息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陳獨秀舊居)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箭桿衚衕20號

★參觀預約:需要在微信小程序“黨史e起學”進行預約,或通過關注展館官方微信公衆號“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預約。本展覽免費對觀衆開放。

聯繫電話:010-65289569

掃碼關注公衆號

★交通路線:中國美術館站(8號線)、 燈市口站(5號線)、天安門東站(1號線)距展館均爲1公里左右。公交車輛:2路、60路、82路、103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