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支招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建議北京綠色交易所擴大業務範圍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爲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對此,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建議,未來北京綠交所應擴大業務範圍。

副中心發展綠色金融具備政策、人才優勢

《意見》提到,加快發展綠色金融,鼓勵金融機構依法設立綠色金融專門機構。馬駿稱,作爲北京的一部分,副中心發展綠色金融有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他說,國家的金融決策和監管部門在北京,同時,北京聚集了大量金融企業和機構,另外很多金融企業的總部也位於北京。

“綠色金融是比較專業的領域,需要有專業背景和國際視野的人才,北京的金融機構和智庫匯聚了大量這方面的人才。”馬駿說,在國際合作方面,很多國際金融合作平臺也是在北京發起,未來,副中心應該充分利用優勢擴大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

北京綠交所可嘗試綠色地票交易

去年,北京綠色交易所落戶運河商務區,是集碳排放權、排污權等各類環境權益交易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臺。此次《意見》提出,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在承擔全國自願減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礎上,升級爲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

馬駿稱,北京綠交所是區域性的碳交易所,未來應該擴大業務的範圍,不僅僅進行碳交易。“今年7月,全國碳交易市場已經落地,未來大部分現貨交易都將集中到上海的全國市場中。地區性的市場需要尋找新的產品和業務。”他說,北京綠交所應該植入更多的業務品種,比如可以進行非標綠色資產的對接、綠色地票的交易,建立跨地區生態補償機制。

他舉例說,內蒙古修復了很多沙地,使其變成耕地和林地,沿海地區想利用耕地和林地發展經濟。兩者之間可以進行綠色地票的交易,沿海地區付錢給內蒙古,使其修復更多的沙地。“這種交易可以採取市場化的機制,而非使用行政手段,從而達到雙贏效果。”他說,市場化的機制就可以通過綠交所實現,這個設想正在建議過程中,未來需要更多政策資源進行創新推動。據測算,如果這個機制能夠形成,北方生態屏障的建設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建議副中心建設碳中和示範區

《意見》提出,支持碳達峯碳中和行動及技術研發。馬駿稱,由於副中心有很多新建項目,少有污染企業搬遷等“歷史遺留包袱”,所以在實現碳中和上將面臨更小的阻力。

他認爲,副中心應規劃一個早於全國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先行建設碳中和示範區,並進行規劃。“有了規劃,副中心將產生一系列的綠色低碳項目,比如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這些規劃的綠色項目可以通過綠色金融平臺與資金進行對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