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告:疫情對第三產業衝擊較大,教育首次成民衆最擔心問題

作者:郭晉暉    

  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在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分指數上的排名比較靠前,西部省份社會環境指數排名較高。

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持續發佈16年的中國發展指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增幅創新低。疫情對我國在發展中遇到突發問題的應對能力提出了新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近日發佈的中國發展指數年度報告(2021)顯示,中國社會發展總指數增幅放緩,部分指標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總體來看,健康、教育、生活水平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持續改善。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教育首次成爲受訪民衆擔心的十大問題之首;看病、住房問題緩解,民衆對於教育的信心也在增長。

疫情對第三產業的衝擊較大

中國發展總指數由四個分指數(健康指數、教育指數、生活水平指數、社會環境指數)組成。

在15個監測指標中有10個指標爲正增長,有8個增幅超過總指數增幅,有5個呈現負增長。在正增長的指標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達到17.37,遠高於人均GDP的增幅(1.83)。

在負增長的指標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降幅達到12.91。這反映了新冠疫情對第三產業的衝擊較大;同時,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較大降幅也反映了新冠疫情對就業環境及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失業率上升以及食品消費佔比的提升,對生活水平和社會環境都造成了不利影響。

報告還顯示,2020年疫情對生活水平指數影響較大,有11個省份人均GDP爲負增長;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僅兩個省份爲正增長;但反映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城鄉居民消費比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兩個指標,呈現較好的增長趨勢,兩個指標均僅有一個省份爲負增長。這反映出農村居民收入與生活水平持續增長的趨勢。

分區域來看,中國發展指數RCDI(2021)分地區總指數中仍然是發達地區引領,其他地區發展程度相對均衡。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天津5個省份總指數分值處於第一梯隊。

從分指數各省份排名來看,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在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分指數上的排名比較靠前,西部省份社會環境指數排名較高。

教育首次成爲民衆最擔心問題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發展信心相較上年漲幅明顯,達到調查開展十年來的最高值93.4分。

由受訪民衆自主列出的百姓最擔心的問題,位居前三的是教育(佔比13.6%,比2020年上升了1.6個百分點)、看病(佔比12.2%,比2020年下降了1.5個百分點)和住房(佔比10.1%,比2019年下降了2.5個百分點)。

其中,看病和住房連續八年位居前三,是關乎民生的兩大難題。今年的報告中,這兩個問題的比重均有下降,說明我國醫療保障、醫療建設開始不斷完善,地區醫療水平逐漸提升,百姓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教育是今年的主要關注點,也是調查以來首次成爲民衆最擔心的問題。一方面, 2021年有多項教育政策出臺,特別是教育雙減政策,使得教育的民衆關注度上升;另一方面,升學壓力依舊存在。未來可能需要更多相關舉措逐步完善。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副主任、人大統計學院教授彭非分析稱,在中國發展信心調查中,民衆最擔心的三大問題,教育問題首次排在首位;看病和住房位居次列。這反映出2021年教育改革觸及到了千家萬戶;大家對教育新舉措的效果和持續性還在觀望。同時,2021年以“雙減”爲代表的系列教育改革落實了,社會各方面對此也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報告稱,教育改革是2021年的一大主題,調查顯示,民衆對2021年頒佈的各項教育政策評價不一,但依舊錶示對未來教育改革充滿信心。教育政策聯繫着生育與就業等民生的方方面面,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着力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