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萍)訊,理財子調研上市公司熱情不減。財聯社星礦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開年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超百家A股公司進行了調研,遠超去年同期。與去年12月相比,醫藥、計算機等行業仍是理財子調研青睞的對象,此外,1月以來,理財子也加大了對上市銀行的調研力度。

業內人士表示,理財子密集調研上市公司,意味着理財子正加碼佈局權益市場,長期而言增配權益類資產是大勢所趨。不過,理財子對權益資產投資的經驗和能力均處於培育階段,需後期逐步提升相關能力。

鋪路權益資產投資 理財子調研力度持續加大

財聯社星礦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1月以來,銀行理財子調研A股公司共計108家,涉及21家理財子公司,調研力度較上年同期明顯加大。數據顯示,上一年同期,共計有34家上市公司吸引理財子前來調研,參與調研的理財子公司則爲16家。

從數據來看,理財子調研力度不減。普益標準研究員秦婧表示,這意味着理財子正加碼佈局權益市場。秦婧稱,理財子公司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主要是爲了更好地瞭解上市公司運作狀況及行業板塊發展情況,從而建立健全自身權益投研框架,積累權益投資能力,爲未來開展權益資產自主投資不斷蓄力。

一位理財子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包括A股在內的上市公司是權益投資的底層資產,上市公司實地調研是理財子公司的權益投研業務的常規工作之一。銀行理財子公司需要尋找更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因而會選擇一些有成長性的公司進行調研並尋找投資機會。

從1月參與調研的理財子公司而言,招銀理財、興銀理財等理財子調研積極性較高。其中,招銀理財調研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爲45家,單日最多調研數達到7家;建信理財、興銀理財分別對23家、1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農銀理財、光大理財等調研上市公司數量也超過10家。

醫藥、計算機等行業仍是關注重點 調研銀行明顯增多

據財聯社星礦數據統計,1月以來理財子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計算機等行業。其中,獲得理財子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5家屬於醫藥生物業,屬於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子行業的上市公司則分別爲14家、13家、11家。

從單家上市公司來看,當升科技受到青睞,1月以來,共計有8家理財子公司扎堆對該公司進行了調研。另外,容百科技邁瑞醫療等也吸引了超過4家理財子前來調研。

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相比於去年12月,理財子在2022年開年以來對銀行增多了調研。 根據財聯社星礦數據,1月以來,理財子共計對張家港行、無錫銀行蘇農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5家銀行進行了調研,其中,張家港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均獲得兩次調研。而去年12月理財子則僅對張家港行、常熟銀行兩家銀行進行了調研。

“一方面,理財子公司對銀行業本身有深入的理解,對相關同業機構的運作情況也相對了解,業內資源及信息相對豐富,便於相關投研工作的開展。”秦婧分析稱,另一方面,上市銀行總體發展情況較好,在回報率等方面相對穩定,較爲符合理財子相對穩健的投資風格,因此上市銀行成爲了銀行理財子公司重要的調研標的之一。

增配權益類資產是大勢所趨 權益投研實力和經驗需加強

在秦婧看來,不論是爲了滿足客戶多元化配置需求、獲得超額收益,還是從大類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的角度來看,未來權益類資產都是理財子公司拓展布局的投資領域之一。

2020年以來,銀行理財公司積極佈局權益類產品,豐富產品矩陣,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不過,目前直投股市等的權益類產品佔比仍不高。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理財公司新發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爲主,共4952只,佔比85.29%,混合類產品數量爲840只,權益類產品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較少,分別爲12只和2只。

目前銀行理財發行的權益類產品主要包括指數增強型、主動投資型,以及投資於權益類基金的FOF等細分類型。權益類產品是居民配置中不可或缺的資產,其重要性不斷提升。光大理財近日發佈的文章顯示,長期來看股票是收益率最高的大類資產。同時,無風險利率長期預計將處在下行的趨勢之中,權益資產的配置價值提升。另外,中國居民的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相對於成熟市場明顯偏低,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理財子公司可以直接投資股票。相較於公募基金而言,理財子公司在權益投資領域存在對投資集中度的要求較少的優勢。”秦婧稱,但理財子公司本身的投研優勢在於固收類資產,對權益資產投資的經驗和能力均處於培育階段,權益投研實力和經驗的匱乏。

秦婧表示,考慮到理財子公司建立高度市場化的權益投研團隊尚需時日,因此目前可通過被動投資的方式或與其他機構合作切入權益類投資,後續在加強與母行其他資管機構及外部機構的投研合作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權益資產投研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