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楊雪梅

明晚,冬奧會將舉辦閉幕式。

據國家體育總局委託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自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爲3.46億人,冰雪運動的參與率高達24.6%,其中80後、90後是冰雪旅遊的主力軍。

伴隨冰雪產業崛起,VC/PE也蜂擁而至。SNOW 51、雪樂山、GOSKI、奧雪文化、滑唄、極限之路等冰雪類項目在兩個月內完成一筆筆融資,身後簇擁着紅杉中國、高瓴、IDG資本、鼎暉投資等一線VC機構。

那麼,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的現狀如何?冬奧之後,冰雪運動產業將迎來怎樣的趨勢?存在哪些創業機會?國內冰雪產業發展又面臨哪些不足?

2月18日下午,由新浪財經出品、新浪財經App及新浪科技聯合主辦的創投沙龍《財之道》2022年第二期,邀請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GOSKI CEO賴剛、AD Legacy China CEO黃斯沉、THE WHIP 聯合創始人李明洋,圍繞“3億人上雪道,冬奧冰雪熱能持續多久?”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冬奧會之後將有何變化?

“2022年,隨着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中國冰雪產業的元年將隨之到來。”

對話中,THE WHIP 聯合創始人李明洋拋出了以上觀點。在他看來,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成爲中國向世界展現國人年輕活力魅力的一個舞臺。中國國力的發展,到了現階段已經需要向外輸出自己的軟實力、品牌以及文化的時候,中國的新青年並不輸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化的青年,接下來冰雪產業新出來的中國品牌,將像大疆等在電子領域嶄露頭角的企業一樣受到全球產業關注。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在對話中表示,冰雪運動能帶動多個產業發展。“首先是場地,最近國際體育總局公佈的數字,冰場到現在發展有650多座,雪場將近800座左右。過去是沒法比的,幾十年以前才幾座、十幾座,2015年之後才逐漸發展。”而未來中國的雪場要增加到1000多座,冰場也要相應增加,還持續不斷地發展。

對此次冬奧會,朱承翼以幾個“想不到”做了總結,並指出:冰雪產業在冬奧會之後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第一,沒想到這次冬奧會的收視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中國有5億多觀衆的收視率,全球社交媒體有20億人關注,這是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收視率高,大家就喜歡參與,這個市場就大。”

第二,冰雪產業發展各個方面起步存在着市場不夠大的問題,“這次冬奧會舉行,很多觀衆和朋友跟我交流,他們很多人原來不瞭解冰雪運動這麼可愛、這麼吸引人,非常喜歡。”

第三,是冰墩墩的效應。”連我們自己都沒想到,冬奧會開幕後幾天冰墩墩就脫銷。爲什麼脫銷?市場大了。爲什麼市場大了?大家對冬奧會、對冰雪項目瞭解了,喜歡,市場就大了。”

第四,想不到優秀運動員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金牌一塊又一塊,鼓舞了大家,也促進了冰雪產業的發展。

實際上,冬奧期間,崇禮滑雪場因爲奧運會的原因關閉了,此外,疫情導致長三角、東三角等新興滑雪地的人口滑雪難度也提升,但GOSKI CEO賴剛看到,即使是在這種困難重重的環境下,包括Burton等在內的一些頭部企業,都獲得了50%以上的銷售額增長。

賴剛表示,“這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大家參與這個運動的熱情壓都壓不住。所以,我們對明年非常樂觀,明年不管是疫情的管控稍微放開一些,還是崇禮滑雪場的恢復運營,都會使得滑雪運動變得更受歡迎。”

THE WHIP 聯合創始人李明洋預測,未來中國市場將新增4000萬滑雪愛好者。在國際上,目前成熟的滑雪市場中,美國滑雪人數佔全國人口常年在9%,日本在7%—8%左右,法國則在13%左右,個別國家甚至能達到30%以上的參與率。但在國內,目前的滲透率依然很低,2020年滑雪人數僅在1300萬人左右。

如果中國冰雪運動的人數達到總人數的3%—5%,未來中國市場也將貢獻差不多3000到4000萬的新增滑雪人口,這將會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的數字,其中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培訓上,都將催生大量的市場機會。而且,在李明洋看來,兩屆冬奧會之後,中國整體的冰雪產業也將隨之發展起來,以後在越來越多的滑雪項目中,還將出現不再是僅僅靠一兩個偶像級運動員帶動大衆關注的現象。

“隨着Z世代以及新青年對於國貨和國潮品牌的認同感提升,冬奧會之後,下一季雪季將會迎來中國滑雪運動大爆發。”李明洋表示。

什麼纔是投資好方向?

隨着冰雪運動的爆發,這個賽道也暗藏機會。一方面,滑雪基礎設施正在完善,市場變化;另一方面,中國滑雪品牌將開始浮出水面,冰雪運動的國潮正在形成。

很多人認爲滑雪是貴族運動,門檻高費用高,但朱承翼表示,目前滑雪運動在國內好像比較昂貴,主要是因爲市場的量還不大,隨着從事滑雪人數增多,市場變大,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他表示,滑雪產業在前幾年發展起來,雪板等滑雪裝備大多數都是國外的,自然價格比較高。“這幾年我們國家大力發展國內裝備,隨着滑雪的人增多,國內裝備的生產、發展,價格要下來,而且是大衆能夠接受的。”

此外,國內在滑雪設備上,除了雪板之外,已經開始有變化了。朱承翼提到,比如造雪機,原來主要都是用意大利、奧地利的造雪機,現在國產造雪機投入使用的已經有幾個企業了,投入量逐漸增加,質量也不錯。其它的包括纜車、軋雪車等,國內已經有很多企業在研製生產。冬奧之後,包括造雪機、雪車、大型機械等設備,會陸續有企業加入,而且會很快發展。

“現在800多個雪場,真正擁有很多造雪車的雪場不多,市場缺口比較大,現在是有市場,但造雪車供應比較少。隨着供應量增大,肯定市場就大,而且價格也會降下來。現在已經有這個趨勢了。”朱承翼表示,很快有些企業的造雪車研製並且準備生產,批量生產後,價格也會下來。

朱承翼認爲,冰雪運動這些年來發展很快,特別是從2015年申冬奧成功之後,國家號召3億人蔘與冰雪,應該說是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中國的雪場還在發展中,而且市場還不是很大。冬奧會之後市場肯定是越來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參加的人數也會越來越多。”

“這項運動將來絕對是大衆運動,冬奧會之後越來越形成共識,好多人都找我說要滑雪”。他表示,從國際冰雪運動發展來講,本來就是大衆運動,“主要是我們經濟水平到了,消費水平到了,參與的人多了,就會很快發展。後冬奧時期的發展,的確是前途無量的。”

對於冰雪產業中的創業機會,AD Legacy China CEO黃斯沉表示,創業本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像雪場等涉及到重資產投入的,不太適合創業者去做,因爲投資額很大,週期也長。從投資者的角度,更好的方向是基於C端用戶的消費,包括滑雪、滑冰的消費到產品,到培訓等服務性質的東西,短時間之內是可以成規模的,並且高標準可以在消費者中做品牌和口碑的。

目前,線下有很多消費品品牌盲目擴張店面數量,並沒有盈利模型計算,“創業者如果發展線下消費需要注意一個問題,消費者的體驗跟健身房很像,甚至有很多課時的消費,它是注重運營體驗的行業,而並不是注重開店的速度。”黃斯沉建議,不要把門店數量看得太重,而是看長期經營指標,消費者復購的比例、坪效、開卡率等。

黃斯沉還談到,冰雪運動是季節性產業,中國的雪季很短,在中國要創業的創業者可能需要考慮如何做一個世界的品牌。“如果只盯着中國消費者去做,在國際競爭中可能會忽略到很多國際品牌的優勢。”

他認爲,中國的滑雪消費者甚至是滑冰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水平都不差,甚至有很多人從小就接觸國際品牌,以低價策略生存的方式,在國內尤其是在冰雪行業還是有難度的,可能會是一個價格陷阱。“並不在於你提供多便宜的東西,而是參與滑雪、滑冰,大家更注重產品的品質,包括服務,服務的質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之一。”

熱潮能持續多久?

當然,作爲一個新興產業,冰雪產業暗藏機遇,也存在較大的不足。

黃斯沉認爲,目前整個產出還不足以承載民衆的熱情。比如,春節期間有的雪場像下餃子一樣,人擠人,上高級道以後情況纔好一點。

“如果數一數國內的雪場,對比一下整個人數,我們會發現真正假設是3億人上冰雪,現有的設施肯定是跟不上或者是不能有效的釋放消費熱情的。”他認爲,這中間有大量的機會。

關於這場熱潮能持續多久,黃斯沉認爲,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第一,要看冬奧過後,夏季很多冰雪相關的消費是否能夠有一個較好的延續;另外,真正從滑雪人羣的角度來說,消費習慣有什麼變化。這兩個信號的變化可能會決定未來十年有多少人會繼續從事冰雪運動。

朱承翼還談到,冰雪運動的培訓現在發展也挺好,特別是青少年的培訓,但培訓人數還不夠,冰雪教練員的發展也還不夠,培訓的事業要發展,要大大地促進青少年和更多人羣去參與這項運動,所以今後培訓產業的發展還是很快的。

競賽方面,他認爲,現在大衆冰雪的競賽雖然每年有大衆冰雪季,但滿足不了冰雪運動開展的需要,特別是高水平的品牌競賽不足,這也是需要挖掘、發展的。

朱承翼還談到設備的問題,表示目前冰雪設備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特別是國內的設備。“今後大發展,我們直接參與的人多了,無論是場地、設備、培訓以及競賽的活動還有設備,應該說還是需要大大發展的。”

在對話的最後,朱承翼總結,今後冰雪產業、雪場的發展只能越來越好,越來越科學化,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現代化,越來越接近平民化,這是確定無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