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照川  編輯 | 雪溪

來源:霞光社

90後女孩張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她的生活十分自律,爲了保持好身材,不僅每天下班都去健身,三餐也只喫牛油果沙拉、貝果等輕食。

“每天高節奏工作,只有健身和喫輕食,才能讓我感到身體是健康狀態。”張順如此解釋。

當前,像張順這樣注重身體健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爲了減肥、減脂,他們將目光投向了輕食代餐。比起喫水煮菜,輕食的味道更好,營養更均衡,還能有效補充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商機,過去幾年我國輕食代餐企業新增數量一直呈現雙位數增長,2021年前九個月,就新增4300家企業,同比增長一倍。其中,有不少企業獲得了資本的青睞,融資數超6起,金額超4億元。

但時至今日,輕食代餐的核心痛點還沒有根本解決,依然存在營養價值有限、口味不佳、單價過高等問題,這極大影響了輕食代餐產品的復購率。爲了改變現狀,一些輕食品牌開始各出奇招,想要從內卷的市場衝出重圍。

輕食代餐痛點依然存在

最近,剛畢業一年的職場新人阿玥,把自己的頭像換成了“不瘦十斤,不改頭像。”

爲了實現減重目標,她幾乎每天晚上只喫魔芋粉做成的麪條。“喫起來像彈牙的塑料”阿玥說,“感覺胃是被佔滿了,但整個人都沒有力氣。”像魔芋面這樣的輕食雖然能實現低卡攝入,但實際營養價值並不高,無法成爲年輕人健身減脂的長期選擇。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互聯網打工人張勤告訴霞光社:“喫沙拉太痛苦了,完全不適合我身體裏的中國胃。”他爲了保持辛苦健身的效果,每天中午基本都在公司喫輕食沙拉外賣。曾經在中醫院工作的媽媽卻警告他,這類生冷食物容易導致脾胃虛寒,讓他少喫。張勤爲此十分糾結。

和張勤一起相約健身的王宇則認爲,現在輕食代餐最大的痛點在價格上,高昂的價格簡直是在收割健身人羣的智商稅:“現在無論是外賣還是成包裝的健康輕食都太貴了,好一點的蛋白棒,一根都要十幾塊錢,還不管飽,中看不中喫。”

此外,這些“低卡輕食”是否真的足夠對身體有益,也讓人心存疑慮。

丁香醫生曾經做過一期科普實驗,在把外賣沙拉蔬菜稱重後共計才90g,但膳食指南推薦的人體蔬菜攝入量是每天300-500g。這90g的沙拉只算是個剛起步的攝入量,根本達不到人體的實際需求。長此以往,很難說此類輕食是不是真的“健康”。

一方面各品牌生產的雞胸肉、蛋白補充類產品相似度過高,控卡代餐沙拉也大同小異,難以體現出獨有優勢。

另一方面,爲了片面追求“低卡”,許多減脂需求者和健身愛好者嘗試之後經常會覺得:“沒有一款真正好喫的,堅持不下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Z世代青年對輕食代餐的需求日漸增高,然而並非所有打着“低卡”、“輕食”標籤的食物,都能爭取到他們的青睞。

一些無法適應的品牌已經被市場拋棄。去年12月起,原本遍佈一線城市寫字樓周邊的網紅輕食品牌“新元素”接連關店。

新元素母公司Scott Minoie發佈通知,宣佈新元素破產清算。20年前,新元素、Wagas等國外品牌帶起了輕食健康風潮,沒想到20年後它們在中國都遇冷了。

“嚴重虧損,資金鍊斷裂”是新元素關閉門店的直接原因,這家“網紅輕食鼻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輕食市場,活得並不如意,最終倒下了。

相似模式採用“咖啡+輕食”業態的“Wagas(沃歌斯)”,日子同樣不好過。自從疫情之後,Wagas一再被傳尋求出售的消息,雖然百勝中國、快樂蜂和漢堡王母公司據說都有意向競購,但至今Wagas還是沒找到合適的接盤者。

巔峯時期的新元素,曾經創下在中國一、二線城市開店超過50家的成績。Wagas進入中國也有23年,開了143家門店,其中有接近一半開在上海。然而,如今這些舶來輕食品牌們卻不得不黯然收場,讓人不由得感嘆:輕食品牌的風口是否發生了轉變?

企業新增雙位數,市場競爭激烈

國外輕食門店品牌在中國陸續關店,並不代表着輕食代餐賽道要熄火。事實上,國內輕食代餐市場前景依然非常可觀。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國內代餐行業市場規模2021年較2020年同比增長95.6%。而歐睿國際數據則表明,預計2022年中國輕食市場規模會達到1300億元。企業數量上,最近幾年來,輕食代餐企業的新增數量一直呈現雙位數增長的態勢,僅2021年前9個月就新增4300家,同比增長一倍,總數超上萬家。

某種程度上而言,國外輕食品牌是倒在了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與其相比,國內本土輕食品牌們,更接地氣、更貼近消費者、更懂得與輕食主流消費羣體年輕人溝通交流。

自2016年開始,以減脂、輕食爲概念的代餐新消費品牌集中湧現。例如專門做蛋白棒生意的ffit8,和自有流量池銷售輕食套餐的平臺“薄荷”。

2021年前後,輕食代餐新消費品牌迎來融資巔峯。伴隨着一級市場的火熱,鯊魚菲特、ffit8、超級零、若飯、妖精的盒子、美麗營養等輕食品牌均完成了一輪或幾輪融資。據新京報報道,2021年代餐相關融資事件發生6起,總融資額超4億元。

經過短暫的蓄力期和發展期,輕食代餐賽道生態也開始發生變局。基礎品類的控卡輕食市場,已經慢慢由藍海轉爲半紅海。基於新時期Z世代人羣的需要,輕食品牌開始求變。

無論是新銳品牌和傳統老牌,都試圖在輕食領域“另闢蹊徑”,推陳出新的輕食品牌開始湧現。例如縮減體積+mini包裝,可隨身攜帶的便捷輕食開始火爆。尤其是受健身人羣歡迎的雞胸肉,成爲資本和品牌關注的焦點。

頭部品牌依然收穫了第一波新概念“輕食紅利”。比如一開業就實現天貓月銷500萬的鯊魚菲特,在字節跳動投資加持下,還獲得了抖音流量扶持;另外還有2021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2.38億元的雞胸肉品牌“優形”等,都是便攜雞胸肉賽道出現的種子選手。

一些老牌食品企業也做起了輕食生意。他們雖然“後知後覺”,但因爲本身就有完善的供應鏈、門店、後廚和銷售渠道,加入低卡健康餐食賽道也顯得輕車熟路。

例如,KFC在杭州、北京環球城市大道等地先後開設了輕食餐廳“KPRO”、香飄飄入局代餐市場之後推出代餐奶昔,主打“同樣一餐,熱量減半”等。這些傳統食品品牌旗下的代餐輕食線,也成爲行業洗牌的一部分。

一些品牌爲了照顧年輕人的中國胃,調整了輕食代餐的原本口味,讓原本年輕人覺得寡淡無味的食物,變得有滋味且符合他們對健康飲食的要求。

比如ffit8推出了火鍋味的麻辣蛋白棒,把“火鍋”和“蛋白棒”兩個品類的口味做了融合,讓不少健身人士光是看到就想嘗試。新銳輕食品牌林小生低脂雞胸肉醬,將“雞胸肉”和“辣醬”融合,不僅迎合年輕人“嗜辣”“無肉不歡”的需要,還做到低脂,成爲這款產品“賣爆”的基礎,上市第一天就售出近10萬瓶。像這種兼顧健康和口感體驗的輕食新品類,明顯更受當下年輕人歡迎,且更容易實現推廣和復購。例如低脂雞胸肉醬的復購率達到20%,有顧客前後下單3次以上。

新的“低卡食材”也備受追捧。例如前一段時間很火的“代糖”赤蘚糖醇,和升糖指數低、而營養成分高的蕎麥麪。赤蘚糖醇的低卡食材原料引入,不僅成就了元氣森林,還讓擁有全國一半赤蘚糖醇產能的三元生物,去年三季度的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都超過了200%。

鯊魚菲特則把旗下產品做了進一步細分,分成了蛋白肉食、粗糧主食、輕卡調味、元氣衝飲、減負零食、高纖烘焙等六個系列。

總之,如今輕食代餐的賽道越分越細,對輕食品牌專業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新品牌想方設法尋求突圍

對於新銳健康代餐品牌而言,想要突圍並不容易,需要下足功夫,他們想方設法在渠道平臺、價格及生產策略、起名和定位等上尋找突破點。

在推廣渠道上,抖音、快手、淘寶的直播間,早已成爲健身品牌起飛前的最強發力點。推出市面上首款低脂雞胸肉醬的林小生,就是因爲選擇了抖音、快手紅人帶貨纔在極短時間內讓品牌快速走進目標消費者的視野。

他們找到了垂類健身減脂KOC和KOL抖音和快手賬號帶貨,直接掛上小黃車鏈接。就這樣這款產品在上市還不到兩個月,就賣出了近百萬瓶。由於產品成爲爆款,一些爲該品牌帶貨的博主不僅賺到了20~30萬元的佣金,粉絲也漲了幾千。

對於新興健康品牌來說,起名也是門學問。好的名字和定位,是輕食品牌在電商直播平臺的流量密碼。

例如“低卡博士”,憑藉在低卡食物領域“專業、科學”的命名形象,迅速走紅。“低卡博士”一開始也是靠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建立起用戶黏性,他們通過熱量測試等模式,聚集起了100餘萬粉絲,爲品牌銷量鋪墊了基礎。隨後在消費者有復購需求時,就會自然而然去搜索品牌的淘寶店鋪,如此反覆。

同樣在健身博主帶貨和推廣下銷量大增的,還有健康輕食品牌田園主義、七年五季等等。尤其是主打全麥麪包等健康食品的田園主義,靠着丁香醫生等健康博主的推薦,在去年“618”期間,1小時內賣出16.4萬單全麥麪包。

除了帶貨渠道打通,新銳品牌想要“出圈”,定價策略和市場口味迎合和很重要。

比如林小生的雞胸肉醬考慮到學生消費羣體,單價降到了9.9元,最後的用戶畫像中18-24歲的用戶達50%,非常適合互聯網引流。在薄荷健康的官方店鋪自播中,最受歡迎的代餐套餐也從原來較高的近兩千元,最終把控在了1400餘元(21日)這樣一個適合帶流量的價格。

對於未來的“新概念”輕食代餐市場,某頭部健康食品品牌的前負責人仙道告訴霞光社:“能‘爆’的創新輕食,肯定是消費者心智有需求,且市面上還沒有的產品。”

不管是“傳統的產品上加上新功能,或者口味創新,亦或是工藝”,都是現在新銳健康輕食品牌尋求突破的着力點。“Z世代人羣更能接受新的想法和新的產品——抓住他們的消費心智,就是流行密碼。”

對於輕食行業的未來趨勢,另一位輕食品牌從業者則在採訪中談到“目前還沒出現超級頭部的輕食代餐品牌,這個市場還有很大機會。”

在新老輕食代餐產品激烈的競爭中想要出“爆款”,品牌方不僅需要佈局新概念產品全新的定位,還要適應Z世代更年輕化的訴求。例如當代年輕人喜愛的“國潮風”等獨特風格,最後選擇準確的推廣渠道,才能在輕食代餐品牌迭代路上突出重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