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觀察)國際糧油“菜籃子”價格走高,中國如何“穩”?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陳溯)近日,受國際食品價格攀升影響,中國多地農貿市場部分品類糧油和“菜籃子”產品價格也波動上漲,尤其麪粉、豆油等漲價明顯。本輪農副產品價格上漲會對中國人“餐桌”帶來多大影響?中國如何“穩”?

“這半個月面粉漲得很快,50斤一袋的麪粉從110元(人民幣,下同)漲到了120元。”在山東煙臺經營糧油店的劉女士在電話中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近期麪粉價格上漲明顯,同時上漲的還有供應飯店的豆油,一桶油從120元漲到了170元。

多地發改委官網數據顯示,2月下旬以來,多地面粉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如鄭州市鄭密路農貿市場標準粉3月12日均價爲每斤2.48元,較一週前上漲24%。

專家指出,本輪部分糧油價格走高,主要是受國際因素影響:一方面受去年以來國際糧價持續攀升的影響,另一方面受當前俄烏局勢影響。

“近日國內麪粉、小麥、豆油等農產品價格上漲,主要與國際形勢有關。俄羅斯、烏克蘭是世界主要的農作物出口國家,兩國緊張局勢導致國際糧價上漲,進而傳導至國內。”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極端災害天氣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持續攀升,到去年底升至近十年新高。今年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漲幅一度超過7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分別上漲約30%和超25%。俄烏爆發衝突以來,國際糧食價格繼續飆升,3月1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連續合約達到每蒲式耳10.57美元,相比於2月下旬累計漲幅超30%。

中國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中國糧油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從2月25日的113.60升至3月17日的116.05。

此外,近期中國疫情呈散發態勢,加之油價上漲推高運輸成本,一些地方蔬菜價格也出現上漲,尤其南方蔬菜價格處在高位。官方數據顯示,3月14日深圳蔬菜價格比上一週上漲4.1%。

李國祥表示,近期受國際形勢、疫情散發、原油價格上漲和炒作等因素影響,國內部分農副產品價格有所上漲。但中國農產品供給是十分充足的,口糧完全夠喫,居民餐桌總體供應無虞。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3月17日表示,16日,36個大中城市批發市場糧食價格較一週前上漲0.4%,食用油持平。豬肉、蔬菜價格分別下降2.7%和0.3%,從目前情況看,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

針對近期漲價較快的小麥和麪粉,李國祥表示,國內小麥價格上漲除了受國際價格影響,去年中國晚播了一部分小麥也調高了市場對小麥價格的預期。對此,政府正通過各種措施將減產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加上中國有充足的口糧儲備,居民口糧供給不成問題。“當前國內小麥、麪粉價格屬於虛高,更多是對國際價格信號的誤判和炒作。供求決定價格,後期小麥價格不會持續上漲。”

伴隨着國際大豆價格上漲,中國大豆進口成本增加,推動豆油和豆粕價格走高。中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有分析認爲,進口大豆價格高企可能導致國內畜牧業養殖成本上升和餐飲業成本上升。

針對大豆和豆油的未來走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表示,新季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增加,南美大豆收割進度加快,短期可供應市場數量增加,國際大豆價格回調可能性加大。從國內看,中國正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預計2022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2000萬畝以上,加上政策性大豆投放,國產大豆市場供應有保障。此外,預計中國生豬養殖產能還將繼續調減,飼料需求減少將降低豆粕消費。綜上,大豆價格存在快速回調的可能。

爲穩定農產品“菜籃子”供給,中國各地商務部門近期紛紛出臺措施,部署加強重要農產品供給,暢通運輸通道,打擊哄擡物價行爲,確保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比如,吉林市實行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日監測、日報告制度,多渠道組織貨源,啓動綠色通道,加強對蔬菜、米麪油、肉蛋奶等重要生活物資的保障力度;天津市出臺了“重要生活必需品供給應急預案”,以滿足疫情等特殊情況下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中國商務部日前表示,將密切跟蹤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市場保供的有關情況,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做好生活必需品“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百米”末端配送。

展望後期糧價走勢,李國祥表示,雖然俄烏局勢還將給國際糧價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但中國糧食供給總體充足,伴隨着國內春播完成,農業生產形勢趨於穩定,加上政府調控手段,未來幾個月中國糧食價格將有較大回旋餘地。(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