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清朗” 專項行動治理十大網絡亂象 | 財經夜行線

來源:法治日報

核心閱讀

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涉及線上線下及不同平臺,需要強化統籌,形成工作合力。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指導網站平臺強化信息共享,推動違法違規賬號跨平臺處置,同時與公安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加大打擊力度。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全年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萬條,處置賬號13.4億個,封禁主播7200餘名,下架應用程序、小程序2160餘款,關閉網站3200餘家……這是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交出的成績單。

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看來,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各類網絡亂象,是網絡生態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維護億萬網民精神家園的有效手段。今年部署開展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十方面重點任務,將更加突出回應網民關切,更加突出對症下藥,更加突出效果導向。

值得關注的是,爲進一步規範傳播秩序,今年將開展“清朗·規範網絡傳播秩序”專項行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傳播局負責人張勇透露,將嚴打重點傳播平臺違規採編、超範圍轉載、篡改新聞標題、違規PUSH彈窗推送等行爲。

推動算法綜合治理常態化

近年來,算法應用在給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的同時,算法歧視、“大數據殺熟”、誘導沉迷等算法不合理應用導致的問題也深刻影響着正常的傳播秩序、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公平公正和網民合法權益帶來挑戰。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管理技術局局長於永河介紹,去年組織開展“清朗·算法濫用治理”專項行動,對全國範圍內300餘家互聯網企業進行算法檢查。

“通過檢查和督促整改,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於永河指出,通過檢查,調研了國內算法應用情況,瞭解了企業算法安全的風險現狀,推動了算法治理的指導意見和管理規定等政策法規的出臺。一些重點企業相繼成立算法安全監管部門,加大算法安全監管資源的投入,加強了企業自律。

值得一提的是,由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於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這爲深入解決網民關注的算法問題提供了制度保障。

於永河透露,2022年“清朗·算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將於近期啓動,專項行動將持續到今年年底。專項行動將聯合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目標是聚焦網民關切,解決算法難題,維護網民合法權益。重點是落地落實落好《規定》,推動算法綜合治理工作常態化和規範化。

一方面,深入檢查各類算法應用的情況,針對違反《規定》的現象和行爲,依法依規進行懲治和處罰,嚴厲打擊算法違法違規行爲,同時督促企業開展算法備案,履行好主體責任。另一方面,督促整改算法不合理應用帶來的“信息繭房”“算法歧視”“大數據殺熟”等影響網民生產生活的問題,切實維護好網民合法權益。

推動違法賬號跨平臺處置

影視作品還未上線,“網絡水軍”就已經在點評網站上刷分;本想通過社交平臺尋找用戶產品分享,卻遇到真假難辨的水軍廣告……

盛榮華說,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是很多網上亂象的源頭,嚴重地影響網絡秩序,危害網絡生態。“去年年底,我們就這個問題開展了集中整治,納入了‘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重點工作任務。”

目前取得的治理成效是,累計清理招募水軍、推廣引流違法違規信息262萬多條,查處網絡水軍溝通聯絡賬號羣組290多萬個,處置問題商家1.2萬個、問題商品15萬多件,下架關停App、網站300多家。

不過也要看到,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涉及的環節多、鏈條長、主體多元,情況也比較複雜,特別是背後有利益驅使,很容易改頭換面、捲土重來。盛榮華坦言,“在治理工作中發現,不少信息清理以後,又通過拼音、諧音、暗語的方式冒出來,有一些羣組解散以後,又改頭換面、更換馬甲聚集起來,打擊治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今年還要繼續推進,下大力氣進行集中整治。”盛榮華指出,要加強對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全過程、全鏈條的治理,指導網站平臺要深入排查網絡羣組、社交平臺、論壇社區等重點環節,完善技術防控,升級對抗策略,防止網絡亂象反彈回潮。

同時,要督促網站平臺對影響比較大、受衆比較多的重點產品進行評估調整,想方設法剎住“流量至上、唯利是從”的風氣。通過多種手段,限制水軍參與,壓縮刷榜空間,降低刷評影響。此外,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涉及線上線下及不同平臺,需要強化統籌,形成工作合力。

盛榮華透露,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指導網站平臺強化信息共享,推動違法違規賬號跨平臺處置,同時與公安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加大打擊力度。

對網絡暴力進行重點整治

近年來,網絡暴力、網絡欺凌問題凸顯。“網絡暴力不僅侵害他人的尊嚴、名譽和隱私,也嚴重污染社會風氣,我們的態度是要堅決打擊。”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看來,網絡暴力突破道德底線,往往伴隨着侵權行爲和違法犯罪行爲,有的通過侮辱誹謗、威脅恐嚇等形式,輸出語言暴力;有的利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泄露個人隱私、個人信息;有的打着伸張正義的旗號,對他人騷擾嘲諷,實施道德綁架。

打擊網絡暴力一直是工作重點。據張擁軍介紹,今年年初,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春節網絡環境專項整治”,把網絡暴力作爲重點進行了整治。今年冬奧會期間,針對攻擊、辱罵谷愛凌、蘇翊鳴等運動員、教練員等網絡暴力行爲,同樣採取措施,懲戒不法行爲。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累計清理相關有害信息87.9萬條,處置違法違規賬號4.1萬餘個。

“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很容易反彈,也不是一打就能徹底解決問題,需要從機制上、從長遠的制度建設上來解決問題。”張擁軍說。

一是精準識別處置。指導網站平臺建立網絡暴力行爲監測模型,通過分析用戶的評論、彈幕等環節的異常行爲,綜合舉報數量頻次,準確識別網暴苗頭,努力從機制上、源頭上解決問題。

二是加大懲治力度。在清理違法違規信息的基礎上,針對參與網絡暴力的賬號,督促網站平臺採取批量禁言、暫停私信等處置措施,防止網暴升級蔓延。研判行爲性質,對其中首發、多發、煽動發佈網暴信息的賬號,採取永久禁言、關閉賬號等措施,對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是強化用戶保護。指導網站平臺進一步調整優化產品功能,督促網站平臺完善防控機制,包括上線“一鍵防護功能”,限制陌生人私信、評論和轉發,上線發文警示功能,引導用戶友善評論等措施。

四是暢通舉報渠道。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有“12377”熱線電話,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來進行舉報。下一步,要繼續細化這些舉報分類,簡化舉報程序,確保網民能夠快速、便捷地舉報網絡暴力問題,幫助網民切實維護自身權益。對那些嚴重違法的行爲,堅決進行懲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