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交易完成,雙方過去數年的合作將就此終止。

在2021年達能出售蒙牛(02319.HK)9.8%的股份之後,達能和蒙牛剩餘的幾項資產也進入最後的“財產分割”程序。

2022年5月6日深夜,蒙牛、達能發佈聯合公告,蒙牛將收回達能所持雅士利國際(01230.HK)和低溫合資公司的股份,同時達能將回購此前出售給蒙牛的奶粉品牌多美滋,一旦交易完成,雙方過去數年的合作將就此終止。

最後的交易

在今年3月14日開盤後,雅士利國際股價一路飆升,漲幅超過90%,上午10時33分雅士利國際宣佈暫停買賣,停牌前雅士利國際股價爲0.91港元,上漲97.83%,行業內猜測達能和蒙牛或將就雅士利國際的股份做出調整。

在隨後的公告中,雅士利國際證實蒙牛正就其股權及若干其他業務權益進行討論,或會導致多項潛在交易,但有關架構及詳情尚有待落實。

根據最新公告,這一系列交易包含了三個方面,一方面達能將出售與蒙牛共有的低溫業務合資公司的股權;另一方面,蒙牛將以1.2港元的價格回購達能所持雅士利國際25%的股權;同時,達能將回購賣給雅士利國際的嬰幼兒奶粉品牌多美滋。據介紹,上述三項交易無需同時完成,預計最早的一項交易可能在今年完成。

其中牽扯較大的則是雅士利國際的股權,2013年6月,蒙牛以百億元的代價收購了雅士利國際,2014年10月達能耗費43.9億港元完成增發,取得了雅士利國際25%股權,成爲第二大股東。

從雅士利國際的股權結構看,2021年年報顯示,雅士利國際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爲蒙牛持股51.04%、達能亞洲持股佔比25%,創始人張利鈿所在的張氏家族持股6.4%。

根據最新公告,按照1.2港元每股計算,預計雅士利國際25%股權的總代價約爲14.2億港元,這與達能收購時43.9億港元的代價差距較大。不過考慮到達能2021年出售蒙牛股份變現約154億港幣,盈利近翻倍,對達能而言,與蒙牛的一系列合作整體仍是一場划算的買賣。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1.2港元/股的回購價格遠低於達能收購時,但目前雅士利國際的股價尚不足1港元/股,在股價暴漲前甚至不足0.5港元/股,因此這一收購價並不算低。

對於此次交易,蒙牛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表示,公告中的相關交易是達能出售蒙牛股權後在業務層面的後續交易,不影響蒙牛的長期戰略。雅士利私有化交易、多美滋品牌出售和低溫酸奶業務全資運營後,有利於蒙牛品牌管理聚焦、營運資源優化配置、以及管理效率提升。

達能方面也回應表示,中國市場對達能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交易完成後,達能將從雅士利100%收購一家本土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工廠——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此舉將進一步提高達能在中國本土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能力。同時根據達能的資產配置戰略重點,預期收益將有助於去槓桿化。

各取所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述三項交易完成,蒙牛和達能近年來的合作就徹底劃上句號。

蒙牛和達能的正式“聯姻”始於2013年,經過兩輪談判,在2014年中糧集團、達能及ArlaFoods分別擁有了蒙牛16.3%、9.8%及5.3%的股份,並將其合計31.5%的股權由合資公司中糧乳業投資持有。

此後雙方在低溫產品、奶粉業務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合作。在低溫項目上,雙方在2013年聯姻後即成立了內蒙古蒙牛達能乳製品公司,蒙牛和達能分別持有20%的股份。2014年在完成入股雅士利國際之後,2016年5月達能又將旗下多美滋品牌以12.3億港元的代價出售給雅士利國際。除此之外,雙方還在植物基飲料和供應鏈等業務上展開合作。

經過多年的合作,雙方在低溫業務上進展較快,但在奶粉業務上卻一直存在協同難的問題。

根據達能財報顯示,近年來經過不斷調整,目前達能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飲用水及飲料業務和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而且達能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收入規模一直快速增長。在剛剛公佈的2022年一季報中,達能所在大區專業特殊營養業務收入5.4億歐元,同比增長21.5%,其中中國市場的嬰幼兒營養品業務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

相比之下,雅士利國際近幾年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作爲蒙牛奶粉業務的整合平臺,2013年到2017年,雅士利國際收入一直維持下滑狀態,從39億元下滑至22.8億元。2018年之後,雅士利國際對內部品牌和戰略進行了重新梳理,把資源聚焦重點品牌,收入逐步回升。2021年雅士利國際實現收入44.3億元,同比增長21.5%,主要由於成人奶粉銷售大幅上升,以及產品細分和渠道策略的推動。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年蒙牛和達能的合作屬於各取所需,蒙牛需要藉助達能在技術和經驗上的優勢,實現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達能也需要藉助蒙牛在國內龐大的分銷網絡和政府資源紮根中國市場,但隨着雙方業務的發展變化,這種協同效應在減弱,“分手”對於雙方都有幫助。

近年來,達能在不斷加碼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特別是嬰幼兒奶粉及營養品業務的本土化。此前達能已經完成了青島工廠的收購和改建,並在今年3月份收購了湖南歐比佳工廠,如果此次交易完成,達能在中國市場將擁有三個本土工廠,9個配方註冊資格,這意味着更大的市場操作空間。在達能新任CEO盛睿安的新戰略中,進一步本土化也是重點之一。

對蒙牛而言,2021年蒙牛實現收入881.4億元,同比增長15.9%,也創下了近5年來的增速新高,但相比於高端液奶和鮮奶等業務的快速增長,蒙牛的奶粉業務仍在調整之中,但作爲乳製品中的高附加值品類,奶粉也是蒙牛無法忽視的業務板塊。在最新一次業績會上公佈的信息顯示,蒙牛下一階段的奶粉整合方向已經基本明確——“國產的瑞哺恩+進口的貝拉米”,但兩者都還需要時間。

在宋亮看來,在完成與達能的徹底剝離之後,也更有利於蒙牛整合盤活旗下奶粉業務資源,但如何調整還需要進一步觀望。

相關文章